1、下列可能与“搏”的读音相近的是哪一项?( )
A.捋
B.镈
C.埔
D.捕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C.琥珀是一种化石,它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D.范仲淹、杜甫、陶渊明、戴望舒都是古代的文人。
3、下列告诉我们要及时穿上棉衣的一条谚语是( )
A.二八月,乱穿衣。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夏雨少,秋霜早。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谨慎 布置 瞧不起 豪不可惜 B.枯萎 蜗牛 鹅卵石 整耳欲聋
C.叶柄 钳子 抛出来 奋奋不平 D.挖掘 犹如 强有力 横七竖八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不懈努力 舍己救人
B.引吭大叫 左顾右盼 形态各导
C.手不释卷 势不可当 前赴后仰
D.不胜奇烦 悬梁刺股 豪不相干
6、下列哪两句诗蕴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挨揍 严历 富饶
B.红暑 芥菜 海棠
C.地址 教授 阀门
D.优其 发颤 抱负
8、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初夏,房前麦花如雪,屋后梅黄杏肥,我不由想起了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诗经》里“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两句描写了桃花开满枝头、艳丽娇美之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写出了春天桃花怒放之姿;而梅花自古以来就有很高的地位,毛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借“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赞美了革命者面对困难坚贞不屈的精神,王冕在《墨梅》中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坚守内心的追求,不向世俗献媚的志向。
2.古人对读书写下许多名言警句,“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要趁早;“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坚持读书;“____________,只要迈步总不迟。”让我明白了读书不怕基础不好,只要坚持就不晚;“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刻苦。
3.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水和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物质。故人要多喝水,一天大约要消耗____________杯水,常吃____________类食品,因为它富含蛋白质。仅此,人也是活不下去的,摄入的____________不足时,人很容易生病,甚至死去。而牛奶富含____________,能让人更快成长。所以,我们是不能挑食的。
4.阅读《飞尘的旅行》,我知道火山灰是天然飞尘,烟尘是____________灰尘,花粉是____________灰尘;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我了解地球最外的是气圈,我们居住的是石圈的表面,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____________,其余的都是海洋,称为____________圈;阅读《人类起源的演化进程》,我懂得人是从____________进化来的,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的第一个____________人头盖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9、阅读古诗《元日》,完成习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元日”是指________________。“瞳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具体的意象,描绘了新春的景象。诗句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是指春联。
【3】你还读过哪些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试着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身体本就羸(yínɡ léi)弱的父亲,因焦虑过度,也随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黢(jùn jùn qū qū)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号(háo hào),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shào sào)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我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zōnɡ zhōnɡ)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坐着,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敲击出铿锵(kēng qiāng jiān j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都会响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词的错误读音。
【2】“哨”字换偏旁可以变成哪些字?并组词。
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这句话中的声音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亲们晚上来陪“我”和妹妹,总是带着锄头,这与陪“我”和妹妹有关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表现了乡亲们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求学,一年后跑回家。//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织布,就取了一把剪刀,把织机上的丝线剪断了。乐羊子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妻子不慌不忙地说:“这布是一根丝一根丝织成的,现在把它从中间剪断,前面的功夫就算白费了。你在外边求学若是中途就放弃,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乐羊子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妻子的用心。//于是,他再次告别妻子,离家求学去了。乐羊子这一去,就是七年,直到学成后才回来。//
【1】选段已用“//”分为三层,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层意。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选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中乐羊子妻以织布做比喻来规劝丈夫求学。
B.乐羊子妻想告诉丈夫要注重品德的修养,洁身自爱。
C.这个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过人的才识。
【3】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选段,回答问题。
我一直没查出来那个小偷是谁,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很庆幸。如果那天他在教室打开我的午餐盒而触动警铃的话,他就有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
【1】上面片段选自《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我”鲍雷伊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我要做好孩子》,你觉得金铃是好孩子吗?结合情节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综合学习。
我最佩服的人是我的老师。有一次在学校运动会长跑比赛场上,老师勉励运动员。
比赛开始前,老师鼓励我说:“ ”
比赛中途处于领先位置时,老师又说:“ ”
比赛中途处于落后位置时,老师加油说:
“ ”
比赛结束取得好名次时,老师说:“ ”
14、阅读与理解
蟋蟀的住宅(节选)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③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短文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2】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__________。
【3】下面对第③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交代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B.介绍蟋蟀挖掘的工具。
C.介绍蟋蟀建住宅的过程。
D.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和过程
【4】作者能把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写得这样清楚主要因为__________。
【5】一位同学读了短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采用拟人手法?这个问题是从_____的角度提出来的。如果让你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你会这样告诉他__________。文中这样的拟人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但是有温和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即就会干的。(用加点的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老师打手势让大家平静下来,点名让我来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那个小林子里有座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淘淘第一个首先站起来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只有小华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改错。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厉。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承认和鼓厉;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常常把我抬不起头来批评得,让我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
19、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有色彩斑斓的肥皂泡,有午后墙壁上嫩绿的爬山虎,也有旋转不停的陀螺。想一想,在你的童年时光里,有没有让你记忆深刻的事情?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把这件事情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