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B.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这次可一定要小心啊!”
C.通过反复研究,使科学家们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D.我情不自禁地为她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宁静 宁可
B.签订 园丁
C.要挟 邀请
D.香港 小巷
3、“成熟的谷穗低垂着头。”与这句话中“熟”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本单元要求积累的古诗,他已经背得很熟了。
B.你看,小弟弟在妈妈的怀抱里睡得多熟哇!
C.这条巷子是我去学校的必经之路,我对这里很熟。
D.果园里的桃子已经熟了,可以摘下来吃了。
4、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是( )
A.刘禹锡
B.艾青
C.屈原
D.苏轼
5、下列句子中是疑问句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C.是谁把窗户打开了?
D.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6、关于“发明”和“发现”,下列句子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爸爸发现了电灯开关。
B.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人们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底部,其实就是紧贴着墙壁的小圆片。
D.科学家仔细研究鲨鱼,发明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7、仔细观察“绲”字,你来猜一猜“绲”的意思可能是( )
A.棍子
B.织成的带子
C.动作词
D.一种昆虫
8、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提心(______)胆 眉清(______)秀
短(______)精悍 提(______)挈领
9、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全诗紧扣一个“_____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从“丰年留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_______的特点,全诗表现出________的气氛。
【4】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之情。
10、阅读
第三只眼睛
①我小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位邻居是设计机器的老教授,我经常到他家里去玩。有一次我在他的房间里看到一棵白色的小松树。那树是用一块乳白色的木头加工而成的,用刀从下面往上削,木皮就自然地弯曲翻卷起来,成为树的枝叶。我非常喜欢。看到房间里没有别人,我就悄悄把小树带回了自己的家。到了晩上我开始后悔、害怕起来,想把小树送回去可是小树已经被我的手弄得黑乎乎了。
②第二天上午,教授的大女儿忽然来到我家,我害怕地躲进了卫生间。客人走了后我知道我要倒霉了。母亲把我叫出来,却微笑着递给我两样东西,说是人家送给我的礼物——一只上了弦就可以跳跃的铁皮小鸡,还有一本图画书!客人根本没有和母亲提到我偷拿人家小松树的事情。我松了一口气,不明白人家为什么送我礼物。直到长大之后我才明白了教授的用心,非常感动,但是这感动迟到了好多年。我如今想来,他们以这样的宽容和细心关爱一个幼小稚嫩的心灵,这是我的运气。
③我小的时候很少能吃到糖。但姐姐很有办法。那会儿她是小学生,我只有5岁。大人们不在的时候,她将家里的白砂糖放到一个大铜勺里在炉火上加热,等糖融化以后,再将它们倒在一块早已准备妤的玻璃上,糖自然地流淌成云彩一样的形状,趁糖还没有完全凝固,她用刀划上小格子,以便一会儿分着吃。那糖是琥珀色的,不但甜,还有一丝很香的糊味儿。有一次她又在做糖,我为了看清楚她的“工艺过程”,就搬了一个小凳子站了上去。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从凳子上翻倒下来,前额磕在凳子脚,流了很多血。至今我的两眉之间还有一道小疤。这小疤是我馋嘴的纪念,也是我好奇的纪念,也是我今天体谅孩子观察孩子的第三只眼睛。
④今天当我以成人的身份给孩子们写书的时候,我仍然没有丢掉我童年的记忆,因为那是一种财富。
【1】作者围绕“童年的记忆”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第三只眼睛”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指的是看待孩子时应该具有体谅之心、宽容之心、呵护之心。
B.指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世界、发现世界。
C.指的是新发现的人类的眼睛。
【3】第②自然段中写道“教授的大女儿忽然来到我家,我害怕地躲进了卫生间。”请运用“我”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这一情节写具体。(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一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你能说说教授的“宽容”和“细心”分别体现在哪里吗?
(1)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详细描绘了姐姐制糖的过程,有同学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细致地描绘,你认为呢?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在下面横线上。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两袖清风:______________
哈哈大笑: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3~10自然段中描写于谦言行的句子,说说于谦进京带的是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3~10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读文章,你认为文章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一。
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飞速______ 展开______ 壮实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该句用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
【3】文段中对金奎叔进行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金奎叔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阅读。
海滨的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高而远的天空便出现了启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我会填词语。
(________)的夏夜 (________)的晚霞 (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光辉 (________)的珍珠 (________)的沙滩
【2】本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海滨夏夜的。
【3】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表现这种顺序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用“△”标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一处美景。
【5】你到海边玩耍过吗?你发现人们的哪些行为正在破坏这美丽的海滨?请你写两三条保护海滨的小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特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循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个军人,上身穿褪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着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双拐杖,依靠着他那仅存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里回荡。
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奔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会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粗气,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挥动着双臂,用力地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的一根拐杖用力太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准备俯身扶他□不□我自己能站起来的□他的话语中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着身子。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我觉得它显得格外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1】给短文第2自然段中“□”处加上标点。
【2】读第2、3自然段,完成练习。
(1)回答声“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是指军人说话_____________,反映出他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画“ ”的句子中“有节奏的触击声”指________,“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指_______________。
【3】文章表面上是写军人的“腿”,实际上是为了突出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5、综合演练。
(1)小乐因为生病请假缺了不少课,养好身体重返校园后发现自己跟不上课进度,急哭了。你作为好朋友会怎么安慰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在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神祇和英雄:有衔西山木石填东海的女娃;有拣五色石补天的女娲;有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你还知道哪些中外神话故事的人物,试着各写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1处语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通过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专题片,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戴领人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浴血奋战的光辉厉史。我看了以后,不禁忍不住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1处,病句1处)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开展拨河,套圈圈、抢凳子、吹乒乓球等活动。我最喜欢的套圈圈是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着修改下面的句子。
(1)比赛结束了,观众们连续从体育馆里走出来。
______
(2)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苹果、金桔、冬瓜、樱桃等等。
______
19、成功习作
“双减”以后,我们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回家可以读课外书、做家务、玩游戏……请写写自己课余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要求:1.书写工整,题目自拟;2.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