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加线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播种(bō bē) 手册(chè cè) 槐树(huái gǐ)
2、与“是谁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个句式一样的是( )
A.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C.蝴蝶的家在哪里呢?
D.是谁将雪花撤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C.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D.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4、下列词语中“结”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结婚 B.结实 C.结束 D.打结
5、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因为这道题很难,所以小魏还是把它做出来了。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C.如果人们乱砍树木,生态环境就会遭到很大破坏。
D.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6、下列成语中,与李白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一个是( )
A.囊萤夜读
B.手不释卷
C.铁杵成针
D.程门立雪
7、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比喻)
B.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设问)
C.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夸张)
D.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拟人)
8、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尚书》中的“________则裕,_____________”一句告诉我们勤学好问知识才会更丰富。
2.《礼记》中的“博___之,审___之,慎___之,明辨之,笃___之,”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时要多思多问、明理导行的道理。
3.“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但要勤学,而且要好问。
4.平时,我们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_________,孰能无惑?”
5.《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用了一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个世纪的科技成就。
9、课外阅读。
听春
金波
春姑娘摇响了雨铃。
天空飞过雁阵,
湖水睁开了亮眼睛。
我听见蚯蚓在耕耘,
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
蛋壳裂开了,
小鸟呼唤着母亲。
树枝上绽开新芽,
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
啄木鸟飞来飞去,
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
在热闹中,在宁静中,
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
【1】第1小节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第1小节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节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蛋壳摔碎了。
B.小鸟出壳了。
C.小鸟在寻找母亲。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 )之情。
A.对小动物的喜爱
B.对大自然的热爱
C.对春天的热爱
10、课外拓展
快乐是一种角度
①快乐是什么?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一种角度而已。
②在沙漠中艰行而久渴的人,只要看到一丝绿意,就会感到快乐;在逆境中挣扎而伤痕累累的人,只要听到半句鼓励的言辞,快乐感便油然而生。
③荆(jīng)棘(jí)划伤了手指,可幸运的是没有伤着眼睛;登山时不小心,金项链落下了悬崖,可幸运的是没有危及性命。这些不幸之中的大幸,只要仔细去品味,就会感觉到它们像拨子一样拨动着你快乐的心弦。
④快乐,不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⑤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天,上帝带教士去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只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柄太长,所以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然后,上帝又带教士去另一个房间,也有一群人围着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起来又饱足又快乐,而他们的汤匙也是一样长。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境况,这个房间的人快乐不已,而那个房间的人愁眉苦脸呢?”上帝微笑道:“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⑥一个人不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与他人互惠互存。你付出了爱,别人会感激你,你也会感激别人接受了你的爱,这样,你永远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而且,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快乐也越多。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挣扎(zhā zhá) 心弦(xián xuán) 角度(jué jiǎo)
【2】找出文中的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文中的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不幸之中的大幸”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并照样子写句子。
(1)沙漠中艰行而久渴的人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快乐,不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拓展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亮,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精妙绝伦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1】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_____)
(2)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_____)
(3)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_____)
(4)不甘心比别人差。(_____)
【2】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分别描写田野的绿和竹林的绿,但是它们绿得各有特点,田野绿得________,远远望去,__________;月光把竹的绿映照得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4自然段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交响曲”都有谁在演奏呢?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最准确的一句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1)短文描写了家夜晚美丽的景色。(_____)
(2)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思念之情。(_____)
(3)短文描写了家乡秋夜美丽的景色和美妙的声音。(_____)
12、课内阅读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鸫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
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_____)的鹅卵石
(_____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_____)的小水塘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是无感情的自然之物,但作者将自己(___________)(A,乐观积极;B,欢快、幸福)的情绪寄托在它们身上,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月夜的美。
13、课外阅读。
钱塘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
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
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引潮力特别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
【4】文末“潮水更加汹涌”的原因是( )。
A.江面束狭,沙坎阻拦
B.水量丰富,海潮顶托
C.江面束狭,海潮顶托
D.水量丰富,沙坎阻拦
【5】这段文字主要写( )。
A.壮观的钱塘潮汹涌奔腾的景象
B.壮观的钱塘潮给人的深刻印象
C.壮观的钱塘潮与气象天文的关系
D.壮观的钱塘潮形成的原因
14、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少儿图书馆读者须知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我们倡导文明阅读。
①本馆实行无证阅览,凭证外借。借阅证只限本人及监护人使用,儿童可由家长代借代还。
②请爱护各类文献资料,不得涂抹、污损、撕剪、摔砸,违者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丢失或损坏文献致无法阅读的,按书籍原价赔偿。
③请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勿将饮料、零食等带入各借阅室内;勿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
④图书馆开放时间:8:30——17:00。逢周三上午闭馆,进行内部整理。
亲爱的小朋友,
【1】阅读“少儿图书馆读者须知”,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同桌拿着我的借阅证到少儿图书馆借了一本书。______
(2)周三下午,妈妈去少儿图书馆帮我还书。______
(3)小东在少儿图书馆借阅室页边喝饮料一边看书。______
【2】图书馆书籍被人撕剪、涂抹了。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在上方横线处帮少儿图书馆写一段温馨提示。
15、课文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请举出文中例句:
①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校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
2.我闻着菊花散布出来的香味。
3.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嘱咐我说,“阴沉沉的天气,可能要下雨,你代上雨伞吧?”
18、修改病句。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适。
_________________
2.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和一件蓝色的大衣。
_________________
3.《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信息技术这门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丰富知识天天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
19、表达与交流
题目: 真让我着迷
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