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C.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D.它要是高兴,会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2、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1)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2)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不正是印证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吗?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4)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A.拟人 反问 夸张 设问
B.比喻 反问 夸张 设问
C.拟人 反问 比喻 设问
D.拟人 疑问 比喻 设问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即使 系着 湿漉漉 归根到底
B.屹立 恢复 盐官镇 摇摇欲坠
C.静寂 运栽 钱塘江 半明半眛
D.苍蝇 任何 障碍物 腾云驾雾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句是( )
A.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B.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C.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D.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5、下列选项中“气”的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
A.气愤难平 B.生气勃勃 C.气急败坏
6、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我家的杏熟了》是按照说杏→数杏→打杏→分杏→送杏的顺序记叙的。
B.《小木船》的结果是“我”和陈明和好并一直珍藏着他送给“我”的小木船。
C.《我家的杏熟了》一文中对奶奶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详细描写。
D.《小木船》在写矛盾持续的过程时一笔带过,未把事情写清楚。
7、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老年人的一项是( )
A.鹤发童颜 B.眉清目秀 C.慈眉善目 D.老态龙钟
8、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
(________)马 (________)位 (________)赛 (________)有
9、阅读
菊 花
________________似陶家,________________日渐斜。
________________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更无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似陶家”中的“陶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具体描写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更无花”中的“更”是________的意思。
【5】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写景抒情),后两句是________(写景抒情)。整首诗通过对________的歌咏,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二)课外阅读。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她美丽贤惠,心地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急速,猛烈;②痛苦;③疾病。“疾步向前”中的“疾”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想象的神奇?试找出相关的情节或句子,画上“____”。
【3】读嫦娥吃仙药飞向月亮这一情节时,我想到了李商隐《嫦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嫦娥、逢蒙、后羿各是怎样的人?
逢蒙:_______________
嫦娥:_______________
后羿:_______________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断,按要求作答。
(一)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 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视 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给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写进括号里。( )——( )
4、从哪里看出鸟的天堂有许多鸟,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5、我能用片断中的“ ”这句话来解释“应接不暇”的意思。
6、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句拟人句,再自己仿写一句。
12、课外美文欣赏
地平线(节选)
小时候,我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跑。庄稼收割完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散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房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那里天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不再平行,而是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时,发现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有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在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也是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出神地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也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所以跑了一程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吧?
【1】解释词语
无拘无束:_____
【2】“咀嚼”原意是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
【3】“地平线”的位置是_______,颜色是_______。
【4】为什么说:“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
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朋友说。“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大约一小时,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yīng yìng)声道:“进来吧。”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zhē zhé)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个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 )是刮风下雨,( )大雪纷飞,次次不落(luò là)。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
靠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
突然,我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chōng chòng)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1】给加点字选择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罐”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第九笔是( )。
【4】短文主要讲哥儿俩想用___________买__________,为此,他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5】作者对哥儿俩的称呼为什么从“小家伙们”变为“男子汉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练习。
绿色千岛湖
①千岛湖山水秀丽,湖边群山环绕。湖面上有众多的岛屿,犹如颗颗绿珍珠散落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岸上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间。它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这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②所谓“千岛”并不夸张,实际上这里还不止1000个岛呢!即使水位最高时,湖面上也有1078个岛屿,大的几十平方千米,小的两三平方千米。这些岛各有特色,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
③“鱼跃千岛湖”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自千岛湖形成后,八十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鲢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捕鱼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网下去,少的几十千克,多的几百千克。
④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出现才不到70年。这里原来是一片山地,1957年政府动工兴建水电站。1959年,100多米高的大坝建成,江水被拦住储蓄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工湖。它的蓄水量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由于水库淹没了不少山岭,露出水面的山巅形成了无数的小岛,所以水库叫千岛湖。
⑤千岛湖有开阔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湾。在湖的周围和岛上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正是这大面积的森林,才使千岛湖更加秀美。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闻名遐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千岛湖比太湖________,比西湖________,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称“绿色千岛湖”。
【3】读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③段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④段第一句话,再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富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千岛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15、品读优美生动的句子。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句子的前半句采用( )修辞手法,赋予稻穗人的动作是( ),后半句采用( )修辞手法,把稻田比作( ),让我们看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仿写这样的句子: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可天气再冷,我也要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听到老师的指令马上立刻开始表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8、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9、习作。
我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在一起,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想一想,写一个小故事。注意语句通顺清楚。题目自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