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说新闻时,要注意说清新闻的来源,不随意更改内容。
B.“炊烟袅袅”“鸡犬相闻”“静谧”三个词语一般用来描绘乡村景致。
C.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一万分之一米。
D.“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清波的清响?”这几句诗用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2、把下列句子按照顺序排列起来,顺序正确的是( )
( )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霭像轻纱一样笼罩山野的时候,青蛙便逐渐热闹起来。
( )蛙们纷纷跳入稻田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
( )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 )但是人刚一走过,他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
( )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A.24351
B.23451
C.34251
D.24531
3、下列诗句不属于景色描写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D.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爸爸打算写一部小说,正在搜集材料。”对这句话中“材料”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供参考的信息
B.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C.写作、创作、研究等所依据的信息
5、下面各组词语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低声细语 人声鼎沸
B.神机妙算 手舞足蹈
C.明眸皓齿 眉清目秀
D.精忠报国 刚正不阿
6、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拳头(chuán) 胳膊(bó) 无所谓(wèi)
B. 窝囊(nānɡ) 羡慕(xiàn) 豁虎跳(huō)
C. 旋转(xuán) 荣誉(yù) 哄堂大笑(hōnɡ)
8、组词。
竭 ______ | 普 ______ | 坚 ______ | 掩 ______ | 降jiàng ____ |
渴 ______ | 谱 ______ | 竖 ______ | 淹 ______ | 降xiáng _____ |
9、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她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她想,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该多好啊!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后来女娲嫌太慢了,就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的“人”加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女娃造人的过程。
【4】这篇神话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找到了煤。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迹。这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的冰雪世界中呢?
科学家们继续寻找。不久,他们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两亿年前南极洲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也不是现在冰封雪盖的样子,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一个山峰的悬崖上,发现了冰碛岩。冰碛岩就是冰川携带的岩石,它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科学家们发现,南极的冰碛岩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岩,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上面的擦痕显示,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标下划线的“那里”指________,“这”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碛岩是在哪里发现的?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 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比尔•盖次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比尔•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点儿也找不到了。
比小•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妤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比尔•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比尔•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到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比尔•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着这样一句话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读中学以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比尔•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他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1】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的第____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4】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想一下,那只小鸟得了冠军后,会对那只鹰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草房子(节选)
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
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怨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怨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怨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
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怨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批注:“锯了”“敲了”写出了桑桑做鸽笼时的迫切和果断。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星期天,桑桑和小伙伴们用碗柜改造成了一个大鸽笼。( )
(2)妈妈看见残废的碗柜觉得儿子很能干。( )
(3)鸽子们的“新家”有三层,一层四户人家。( )
【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 __________ |
经过 | __________ |
结果 | __________ |
【3】读短文最后的批注,这个批注是从哪个角度批注的?( )
A.有疑问
B.写得好
【4】用“ ”画出一处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在右侧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批语。
15、请你给大家推荐一个神话故事吧!
中国神话故事推荐卡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课外)
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形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讨论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的三处错误。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欢迎不小沙这样的顾客,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不喜欢的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18、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会上,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下午,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练笔。(选做题)
本文人物较多,却各有不同之处:普罗米修斯善良,坚定,勇敢;火神胆小,软弱;宙斯冷酷无情;赫拉克勒斯敢作敢为。你所在的班级,一定也有个性鲜明、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吧?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具体描述一下吗?注意写好人物的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