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陈述错误的选项是( )
A.要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
B.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C.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要内容,尽可能说得详细一些。
D.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利于我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在正确的读音下画“_____”。 (5分)
3、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哪个文明?( )
A.爱琴文明
B.罗马文明
C.希腊文明
D.埃及文明
4、“拒”字的第五笔是( )
A.
B.
C.一
D.
5、能恰当填入“_________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的词语是:( )
A.如果
B.假如
C.假设
6、“以堙于东海”中的“以”的意思是( )。
A.以为
B.所以
C.用来
7、共工氏是( )
A.火神
B.水神
C.雷神
D.灶神
8、人生追求。
1.《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______。这首诗中借“龙城飞将”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绝句》一诗中,表达不论生还是死,都应该具有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周恩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4.梅兰芳蓄须是为了表明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5.为了使国家富强,科技发达,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__________,毫不犹豫地丢掉了__________,但是绝不能失去_________________的延安精神。
9、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____________ 飞将: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
【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_____
(2)“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_____
(3)“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时间久远,关塞坚固。_____
(4)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_____
【4】诗歌的主题是( )。
A.赞美国家将领英勇
B.说明边塞生活艰辛
C.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
D.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10、课外阅读。
最后的姿势
①2008年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②天空阴沉沉的。
③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是为集体着想,是为国家着想……”
④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⑤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⑥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⑦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⑧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⑨“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身上。”获救的同学这样回忆。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⑩在学生们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根据文中的画线句,仿写句子。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是成功时真诚的祝福,是_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⑥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填空。
(1)第⑥自然段中“立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谭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从第⑧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救援人员对谭老师深深的敬意。
(2)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的方法不同。第⑥自然段是从______直接描写了谭老师的英雄行为;第⑧自然段则通过救援人员的话,从_______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3】用横线画出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猫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1.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选文,总结小猫的特点?
3. “小猫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多次出现表现了什么?
4. 发挥你的想象,此时小猫突然出现,“我”会怎样做?怎样说?
12、课外类文阅读。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1】解释下列词语。
(1)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这句话中的“这个问题”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请阅读后完成33-35小题。
兴趣小组 | 活动时间 | 参加条件 |
围棋小组
| 周二、五下午 |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
游泳小组 | 周五下午 |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
足球小组 | 周一、二、四下午 | 报名后,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三次活动都须参加 |
科技小组 | 周五下午 | 仅限四年级以上同学参加 |
【1】刚上三年级的小明也想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但是他只有周五下午有时间。根据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明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呢?( )
A. 围棋小组 B. 游泳小组 C. 足球小组 D. 科技小组
【2】一年级的小刚有一定围棋基础但怕水,周二和周五下午都有时间。根据课外小组活动时间,你认为小刚能参加哪个兴趣小组?( )
A. 围棋小组 B. 游泳小组 C. 足球小组 D. 科技小组
【3】刚上一年级的王军的妈妈想让王军参加多一点的体育锻炼活动,他可以兼报下面的哪组兴趣小组?( )
A. 围棋小组、科技小组 B. 足球小组、游泳小组
C. 游泳小组、科技小组 D. 围棋小组、足球小组
14、课文回顾亭。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样”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得优美生动)
哟,小河里有多少可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下列两句话看看哪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2)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病句。
①教室里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川、河流、森林把朝霞染得一片通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姑姑买了香蕉、梨子、茄子、苦瓜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作坊。(修改病句)
1.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和蔡桓侯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一: ,我真
当你取得成功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嘿,我真棒!”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也会喃喃自语:“哎,我真后悔!”生活中不同的经历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清楚。
题目二:我和 的故事
童话故事中乐观勇敢的丑小鸭,神话故事中坚韧执着的精卫,历史故事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相信爱读书的你,一定有自己喜欢的童话、神话或者历史人物。如果你有机会和这些书中人物相遇,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习作。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把故事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