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诸儿竞走取之。( )
A.争着走过去。 B.争着跑过去。
C.竟然跑过去。
【2】取之,信然。( )
A.的确如此。 B.相信是这样。
C.不相信是这样。
2、选出下列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
A.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浪头。
C.春风送来了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
D.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
3、下列选项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A.韭菜 莲藕
B.花蕊 牡丹
C.盘古 精卫
4、测量是一项( )的工作,因此一定要十分仔细,绝不能粗心大意。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剥莲蓬(bāo) 枝折花落(shé) 卜落卜落(bŭ)
B.应和(hè) 松脂(zhī) 崭新(zhǎn)
C.细菌(jūn) 膝盖(xī) 徜徉(cháng)
6、《繁星》一课,重点写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象?( )
A.海上
B.飞机上
C.菜园
D.庭院里
7、由“凿壁偷光、铁杵成针、悬梁刺股、囊萤夜读”等成语你分别想到了哪些人物?下列选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车胤、匡衡、李白、孙敬
B.孙敬、李白、匡衡、车胤
C.匡衡、李白、孙敬、车胤
D.匡衡、李白、车胤、孙敬
8、句子加工厂。
友情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友情好比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这三句话是______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分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A.梅和雪
B.梅和诗
C.雪和诗
D.梅、雪、诗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 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 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此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 。
【2】划线的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请你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备见到了诸葛亮后,诸葛亮分析了_______的形势,提出了_______、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学完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 (请填上相关的成语)的人。另外,有关“三国”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
11、诺亚方舟(节选)
上帝后悔自己当初造了人,懊悔使他最终做出了严酷的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和大地上的飞禽走兽。但他又舍不得将自己创造的生命全部毁掉,他决定保全个别生灵的性命,日后由他们重建一个和平、安宁的新世界。
诺亚一家受到了上帝的恩典。诺亚是一个正直、本分的人,他( )能够与人为善、严格教子,( )经常告诫身边的人不要作恶。上帝认为,诺亚是重建新世界时,人类是最合适的传宗接代者。上帝吩咐诺亚一家建造一条长三百英尺,宽五十英尺,高三十英尺的船,并收集一定数量的飞禽走兽。
诺亚和他忠实的工匠们用歌斐木造方舟(那条船的名字),白天黑夜地干。
然后,诺亚及其全家(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漫山遍野地搜寻动物,将它们安置到船上。
诺亚夫妇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儿媳一起上了船。
这天半夜,天开始下雨,连续下了四十个昼夜,大地都被淹没了。
诺亚及其家人,还有船上的动物是这场可怕的洪水过后所有幸存的生命。
后来,上帝大发慈悲。狂风吹散了乌云,阳光重新照耀着翻滚的波浪,如同创世之初一样。
一个星期过去了,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第二天,诺亚登上陆地,立即建起祭坛,向上帝献上祭品。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彩虹,这是上帝给他忠实的仆人赐福的信号。
这样诺亚及他的家人再次成为农民与牧人,他们的生活平静而恬适。
(选自《悦读悦好 外国神话故事》)
【1】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形容词。
_______的彩虹 _______的生活
_______的波浪 _______的仆人
【2】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诺亚方舟”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诺亚方舟”是一条长三百英尺,宽五十英尺,高三十英尺的船。
B.诺亚及其家人,还有诺亚他们搜集的动物在“诺亚方舟”上逃过了可怕的洪水,成为幸存者。
C.“诺亚方舟”是上帝赐给诺亚一家人的。
D.“诺亚方舟”是诺亚工匠们用歌斐木造的。
【4】诺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诺亚一家受到上帝什么样的恩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③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⑤魏校长听了 高兴地连声赞叹 好哇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当效此生
⑥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给选文⑤中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动作 语言 心理 外貌)刻画出周恩来是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选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一样的。( )
(2)林同学在“为之一振”旁批注:魏校长不相信同学的回答。( )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是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很多事实,从而立下的伟大志向。( )
【4】如果老师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样回答? 并简要说清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巴学园的运动会
巴学园的运动会别具一格。
“钻鲤鱼比赛”要先跑到校园当中的用布做成的大鲤鱼面前,从鲤鱼的嘴里钻进去,再从尾巴那儿钻出来,然后跑回到起跑点来。运动员在鱼肚子里拱来拱去时,鲤鱼看上去直就象活了似的。
接力赛更是独一无二。要先跑上台阶,再跑下来。这里台阶的每一级都比一般的台阶低,不准一步跨过几级台阶,只能一级一级地登上去,再一级一级地下来。所以对那些腿长和个高的孩子来说,反倒困难了。孩子们每天吃午饭时都要跑上跑下的台阶,居然可以作为运动会的比赛设施,想想都格外新鲜和有趣。大家嘻嘻哈哈地跑上跑下,从远处望去,那情景美极了,简直像是美丽的万花筒。
令人吃惊的是,每个项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四肢最短的高桥同学拿走了!真令人无法相信。当大家在鲤鱼肚子里拱来拱去时,他已经唰唰地穿过去了;当大家还在笨笨磕磕地上台阶时,他短短的腿简直就像活塞一样噌噌地跑了上去,然后又像电影里的快镜头那样嗖嗖地跑了下来。高桥微微地抽动着鼻子,满怀激动和喜悦,领回了冠军的奖品。
运动会的奖品也具有巴学园的特色。冠军是一根萝卜,亚军是两根牛蒡,第三名则是一捆菠菜。以至于小豆豆长大以后,还一直认为运动会的奖品一律都是蔬菜呢!
校长发现有孩子不太愿意把奖品带回去,就说:“怎么,不喜欢吗?用你们的努力得来的蔬菜,做全家晚饭的菜肴,不是很好吗?肯定很好吃!”
听到校长这么一说,确实也是这么回事。校长也许希望一家人一边吃着蔬菜奖品做的菜肴,一边高高兴兴地谈论白天的运动会。校长也希望在饭桌上摆满一等奖奖品的高桥,能够记住此刻的喜悦心情,不忘得到第一名的自信。而且,谁知道呢,巴学园的运动会也许就是校长为使高桥同学获得第一名而故意这样设计的。
【1】一边读一边提出问题,并记录。
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想知道: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往下读,针对短文内容;我还想知道: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后发现,你所提的问题一最能帮助你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再读短文,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短文的写法和启示,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处留心皆学问。本文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可从多个地方看出来,请摘抄一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不一会儿,白白的大米饭,香甜的红薯,几碗新鲜蔬菜,一盘喷香的腊肉,就放到了我的面前。“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竟是这么美的午饭!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的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
(1)这段文字通过对女人( )和( )的描写,表现出了女人
的品质。
(2)“竟”在这里说明什么?
(3)你从划横线的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如此强烈的民族精神,如此深厚的爱国情意,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纪昌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把句子长话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她听到了树上小鸟的叫声和枫叶火红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一开,跑进来了,快得像一阵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安静的树林宁静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看了这部电影,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8、修改下面语段(4处语病)。
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在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级代表表示,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前夕,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不可,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学校文艺队还表演了五颜六色的节目。
_____
19、笔下生花
你遇到过助人为乐的事情吗?请选择一件写下来。
要求:
1、叙述要清楚、明白。语言生动、具体。
2、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