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塘江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 )
A.八月十五日
B.八月十八日
C.农历八月十五
D.农历八月十八
2、“这个书房不大,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张小书桌,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文具和几本书籍。”下面句子中的“桌面”与例句中的“桌面”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已经帮妈妈把美味的饭菜摆在了桌面上。
B.洒在桌面上的墨水已经被我清理干净了。
C.电脑桌面上的文件,被他分类整理得很规范。
D.厅当中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了红桌面和绣花桌围。
3、下面词语或词组都写正确了吗?按要求把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道德、屏嶂、辨论、领袖 B. 依据、损赠、凯旋、照例
C. 和谐、概念、肝脏、率领 D. 敏锐、起图、贡献、沉浸
4、关于阅读策略,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时我们不仅要积极提出问题,而且每个问题都要深入思考。
B.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入。
C.我们要养成主动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代表作。
B.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喜爱之情。
6、柴斯特的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它却突然做出的决定是
A.继续帮玛利欧一家赚大钱
B.暂停表演,休息一段时间
C.找一家公司合作
D.回归康涅狄格州的老家
7、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恭勤不倦:疲倦
B.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C.过是溪:这
D.还卒业:归还
8、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段(______):了解原因,摸清真相。
第二段(______):将计就计,惩办首恶,揭露骗局。
第三段(______):兴修水利,年年丰收。
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____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读了这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10、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 chèn)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mó mú)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B. 叶圣陶先生接见我,教诲我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写作。
【4】你喜欢叶圣陶先生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我们家的男子汉(节选)
他的眼泪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比如不给他吃某一种东西啦,没答应他某一种要求啦,碰疼了什么地方啦。他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他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因此,挨打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地笑,两颗豆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姐来信说,他看了这句话时,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1】选文的小标题是“他的眼泪”,请结合选文内容,再拟写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
【2】“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一句中,“从未”突出了他的______性格。
【3】在“我”写信给他后,他“先是大笑”,后来又“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的原因是( )。
A.因为“他”心里很难过。
B.想起两个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因激动而流泪,但又不愿意让别人看到。
C.因为“他”知道害羞了,赶紧去洗脸。
【4】文中的“他”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智取礼物
有一年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考考孩子们的智力。他拿了两个装水的小木桶,把十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领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桥旁边,说:“孩子们,谁要是能双脚不沾水,把两桶水提过桥去,我就送给他一包礼物。”
“好!”孩子们欢呼雀跃,但看着这座桥,都不吭声了。原来,这座桥桥身很软,贴近水面,一个孩子只有拿不超过三五斤的东西才能勉强过桥,否则,桥身就会弯沉下去碰到水面。
徐文长见大家一声不响,就走出来说:“我来试试吧!”
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在装满水的木桶桶柄上,然后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对岸。
大家纷纷拍手叫好。伯父点头称赞,把礼物取出来。这礼物不是拿在手中,而是吊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伯父拿着竹竿,对徐文长说:“礼物就吊在上面,你要拿必须做到两个要求:第一,不能把竹竿横着放下来;第二,不能踩凳子拿。”
徐文长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放到跟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取下礼物。
【1】短文写了两件事,请用小标题列出。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短文中“形容十分快乐的样子”的四字词语( )。
(2)勉强在文中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能力不够,尽力去做 ②不是心甘情愿地 ③将就;凑合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徐文长从伯父手里( )竹竿,( )一口井旁边,将竹竿慢慢从井口( ),当竹竿放到跟他身子一样高时,他就( )礼物。
我从徐文长取礼物的连串动作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徐文长为什么说“我来试试吧!”而不说“我能提着两桶水过桥!”呢?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娇嫩的昙花
我曾见过娇嫩多姿的荷花,目睹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那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花。
它是爷爷搬家时抱来的,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经过风吹日晒,碧绿色的叶片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自从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发现了在“庐山云雾”背后的昙花,才真正了解了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那是在六月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昙花仿佛受不了那种受冷落的感觉,决定把这几年积累的营养释放出来——开花,让大家刮目相看。这一件我们从没见过的新鲜事儿顿时引起全家人的关注,我们一眼不眨,耐心仔细地观察着昙花的一举一动。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见昙花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渐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柔软得好像丝绸一般,真可谓“天下第一奇景”。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犹如玉制的紧口杯。从顶部看云,里面仿佛飘着薄薄的轻纱,一颗颗芝麻大小嫩黄的花蕊伸出来,独具风姿,同时微微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第一次发现它的香味比什么花香都好闻,我深深地陶醉了!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瓣就萎缩了,真是“昙花一现”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特——(________) 关注——(________) 微妙——(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昙花一现:________________
【3】“我曾见过娇嫩多姿的荷花,目睹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那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花。”这句话作者运用了______的手法,突出了对昙花的___之情。
【4】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自从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发现了在“庐山云雾”背后的昙花,才真正了解了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1)“自从那件事以后”中的“那件事”指_______________。“庐山云雾”在这里指昙花__________。
(2)“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表现在哪里?请用“_ ”画出相关的句子。
【5】根据作者观察到的景象,介绍昙花开放的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说书人》,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作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筐,这便是他的一切。
②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成,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学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键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③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我不知道别人对于这种职业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人教我填志愿书,我宁可放弃为人敬仰的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说书人!
④我们全被他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仰——______ 踌躇——______
【2】根据说书人说的这些人物:“武松”“李逵”“鲁智深”,你能猜测出说书人说的是哪一本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意思保持不变。
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是什么意思,请选择( )
A.社会地位不高的职业
B.卑鄙低贱的职业
【5】作者想要选择什么职业?为什么?根据短文内容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历史回眸。
【1】根据以上三幅图片的提示,请任选一人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此,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能举了一个“死重于泰山”的事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战争时代是铸造英雄的时代,和平年代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你对此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
19、小练笔。
[写倡议书]班上很多同学眼睛近视,这都与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同学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