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屹立(yì qì) 沸腾(fèi fú) 鼎力(dīng dǐng) 崩裂(péng bēng)
2、哈切塔用鸡蛋换得了昂贵的钢琴,男孩杰逊创办了小镇图书馆,他们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A.梦想
B.勤劳
C.刻苦
D.坚持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掩护 求绕 敬佩 严肃
B.纪念 仍然 住址 澳秘
C.顽皮 媳妇 幼儿 灌溉
D.大概 撤换 枯委 稻谷
4、下列关于“观察”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一事物,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B.叶圣陶观察很细致,他只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就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
C.在观察某一事物时,我们不仅要用眼睛仔细地看,还要用耳来听,用心想。
D.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全过程。可见有时候为了弄清楚某一事物的特点,我们不但要细致观察,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5、“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句话应使用哪种语气朗读?( )
A.犹豫
B.担心
C.疑惑
D.坚定
6、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是 ( )
隆鸟,又叫大象鸟,身高大约4米,几乎是两层楼高,足足有450公斤重。它不会飞,翅膀也退化了,腿却短而有力,以水果和树叶为食。
A.打比方 作比较
B.列数字 分类别
C.打比方 举例子
D.列数字 作比较
7、爸爸在我们家是( )的,大事小事都由他做主。
A.敲边鼓
B.挑大梁
C.破天荒
D.打头阵
8、看图片,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古诗鉴赏。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度”的意思是
A.程度
B.法制、法度
C.度过、越过
D.计算
【2】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一带)。
B.《凉州词》表达了诗人看到西北壮阔风光后的喜悦之情。
C.“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D.王翰也曾写下《凉州词》,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①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个军人,上身穿褪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双拐杖,依靠着他那仅存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②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地,却情不自禁地奔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地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的跑着,跑着。突然,他的一条拐杖用力太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 正要俯身扶他 不 我自己能起来的 他的言语中有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着身躯。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③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我觉得它显得特别的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1】在短文中的横线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文章选一个恰当的题目,用“√”标出。
西湖的早晨
不屈的腿
我爱军人
【3】找出文中军人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各一处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是用 来比喻 。
【5】面对这样一位军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有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从此,我收起玩心,努力学习。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小学升初中我考了全乡第一,初一、初二成绩均是全届第一,参加数学竞赛获乡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台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
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挺起胸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A.只要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就会有收获。
B.付出了汗与泪,没有收获,就说明之前的付出白费了。
C.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D.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和喜悦。
【3】短文中所说的“名片”实际是指( )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4】细读短文的首尾两个自然段,根据父亲之前的表现,从写作的角度想一想,这两段采用了( )的写作手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A.前后照应
B.对比
C.说明
【5】读了短文,你觉得作为子女,应该如何表现才是父母的骄傲?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
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作火烧云,又叫早霞或晚霞。
那么,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靛、蓝、紫光最差。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靛、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反射得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所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靛、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走不了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色、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空染成红色和橙色。
1.解释词语。
筋疲力尽:
2.什么是火烧云?用“ ”画出有关句子。
3.火烧云常出现在 和 ,又叫 或 。
4.火烧云为什么是红色和橙色的?
13、阅读空间: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先生的《_______》
【2】“几朵小梅花“在文中指__________,从这个比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之情。
【3】文中概括猫叫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它写一句话。
【5】体会文中冒号的用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树上有一只活泼的鸟儿: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捅了马蜂窝
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子,准备从村后划船到有野鸭的湖边去。大人们去找小船,我在村里闲逛着,看见一群孩子围在一个板棚前,都抬着头往上看。他们的活动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往前凑了凑。
“那儿有个马蜂窝。看见了吗?”一个胸前斜挎着一条武装带似的皮带的孩子,指着板棚对我说。
“你是跟猎人一起来的吗?”孩子们的消息很灵通,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是的。”我很轻松地回答,就好像对我来说,打猎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似的。
一个头发淡黄的孩子发出了一声嘲笑:“既然那么勇敢,那就让他用竿子捅吧!”
“怎么,不敢?”
“谁?”我假装没听懂。
“谁,谁?”淡黄色头发的孩子做了个鬼脸儿,模仿我的口气说,“你干脆就说不敢得了。还装什么?当然是你呀!”
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抄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那群孩子见我动了真格的,忙四下奔逃。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嗡”的一声巨响,无数个黑黄色的马蜂向我扑来,我本能地两眼一闭,双手抱住了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使劲儿刺了我的脑门一下,痛得我一屁股坐在地上——马蜂窝“爆炸”了。无数马蜂像枪弹一样,在我头上飞过。
“快逃命!”淡黄色头发的孩子说,“不然能把你蜇(zhē)死!”我不顾一切地转身就逃,跌跌撞撞地跑进另一个院子里。
过了没多久,我的脑门上就肿起了一个大包。我的眼睛也看不清了。头疼得要命,还直恶心。我的脸肿得变了形,爸爸和爷爷回来时,都不认识我了。
【1】“我”在村子里闲逛,发现____________围在一个板棚前,那儿有个____________。
【2】读画“____”的句子,“我”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我”经常和大人一起打猎。
B. “我”很喜欢打猎,也很会打猎。
C. “我”想在这群孩子面前显得十分勇敢。
【3】短文主要对“我”的______和______进行了描写,表现了“我”是一个______的孩子,结果吃了苦头。
【4】日常生活中,你做过或看过类似“捅马蜂窝”的事情吗?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万花筒。
1.我们班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性格却有些古怪。
(用画横线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是一道彩虹,有着丰富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是一杯清茶,飘散着淡淡的清香。(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3.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用画横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朝我们走过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三处病句,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符号)
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上课专心至志,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很多东西的形态将会发生变化,也会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你最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请你大胆想象,将你想发明的东西写下来吧。要求语句流畅,内容完整,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