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翻译古文《师旷问学》中的句子。

    ①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何不秉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指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句,答不上则罚酒。在中秋月圆之夜,六(1)班同学一起玩“飞月令”,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春夜细雨》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三、四句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字用得准确、贴切,前者写出了风的__________,后者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

  • 4、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8)

    1)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

    2(  )(   )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3(   )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4(   )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5、先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写出四字词语。

    头晕目(_________    _________)知非福

    死得其(_________     翻箱(_________)柜

    1.缩小机关,精简人员。(_________

    2.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8、实验小学将在国庆节开展毛泽东诗词赏析会,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七律·长征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五岭逶迤腾细浪

    雨后复斜阳,

    乌蒙磅礴走泥丸。

    关山阵阵苍。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1】请将《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彩练”指______________,“斜阳”指______________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个事件?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七律·长征》是律诗,《菩萨蛮·大柏地》是词。( )

    (2)“乌蒙磅礴走泥丸”表现了红军很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 )

    (3)两首诗词都表达了革命者英勇顽强、乐观豪迈的情怀。( )

    (4)两首诗词都描写出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历程。( )

    【5】从以上两首诗词中,任选一句用“          ”画出来,从文字内容想开去,把从这句诗中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从诗句中我仿佛看到了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漫游。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全是要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重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   崎岖—— 

    2.亦复如是中的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诗句么?写一写吧!

     

    5.第二自然段中极其险峻 其经历亦复如是中的两个 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自然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 和两个‘‘?

     

     

    7.仿写。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  

     

     

     

  • 10、合作探究

    学习提示:边读边想象,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写什么,有了整体印象之后,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抓住重点句子或段落反复阅读体会,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思考是怎样来写的。

    (1)读课文,想一想: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你是怎样理解的?

     

     

    (2)通过自读全文,思考: “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

     

     

     

    (3)文章描写生动形象,我想与同学练习朗读,感受那里的美。

     

  • 11、阅读

    持之以恒

    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1】通过文中划线句子,可以看出陶宗仪的性格特点是(

    A.勤奋刻苦

    B.聪明绝顶

    C.勤俭朴素

    【2】陶宗仪后来受人欢迎的原因是(

    A.考上了进士,受到人们的爱戴。

    B.心得装满了十几个瓦罐

    C.编了《南村辍耕录》的书。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身边的资源。

    B.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C.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

  •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当时,郑成功的驻军厦(shà  xià)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坐、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kǎi gài)激(昂、抑)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hèng  héng)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写近义词。

    眺望——( )   慷慨——(   )   允许——( )

    3.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4.人物语言、动作等能突出人物的品格与精神。从本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3、赏读故事。

    小战马(节选)

    西顿

    一个冬天的清晨,天快亮的时候,小战马正悠闲(的 得)在三叶草地里散步。这时,他碰到了同样正在闲逛的灰狗,灰狗一看见小战马,就朝他扑了过来。

    小战马和灰狗在雪地上飞奔(bēn  bèn)起来,摇摆、转弯、闪躲,你追我赶,脚掌与雪地接触时发出噗噗噗的声音。与灰狗相比,小战马更害怕寒冷的天气;地上柔软的雪给小战马造成的阻力更大;还有一点,因为小战马刚吃了很多三叶草,肚子沉沉的,灵活度有些下降。尽管如此,小战马在雪地上还是跑(的 得)很快,每次他的脚与雪地接触就会朝后扬起很多雪花。他们还在你追我赶着,一路上都没有能让小战马可以一下就钻(zuàn zuān)进去的树篱,而且每次当他试图靠近看上去能通过的树篱时,灰狗就机敏地拦住他。突然,小战马朝东边一个空旷的牧场跑去,看来聪明的他有了新的主意。看到小战马朝东边跑去,灰狗也马上掉转(zhuǎn zhuàn)了方向。在他们相距50米时,小战马突然一个急转弯,成功地与灰狗拉开了距离。然后,小战马左冲右突,把灰狗搞(的 得)晕头转(zhuǎn zhuàn)向。这时,小战马来到了一个农舍。那里围着高高的木栅栏,栅栏上有一个像母鸡那么大的洞,但小战马的另一个劲敌—— 大黑狗就住在这儿。

    小战马穿过栅栏上的洞进了院子,藏在了某个地方。灰狗发现自己钻不过去,于是就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用力往前一跳,越过了栅栏。可由于他用力过猛,一下子掉进了母鸡堆里。母鸡们被这从天而降(jiànɡ xiánɡ)的不速之客吓到了,扑扇着翅膀咯咯咯(的 得)乱叫,四处逃窜。母鸡们的动静惊动了她们的看管者—— 大黑狗,大黑狗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就在这混乱中,小战马又从刚才钻进来的洞钻了出去,顺利地逃走了。至于掉在母鸡堆里的灰狗怎么样了,小战马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灰狗就再也没有找过他(的 得)麻烦。

    1小战马指的是(

    A. 一匹马 B. 大黑狗 C. 一只兔子

    2括号中拼音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A. bèn zuān zhuàn zhuǎn xiánɡ

    B. bēn zuān zhuàn zhuǎn jiànɡ

    C. bèn zuàn zhuǎn zhuàn xiánɡ

    D. bēn zuān  zhuǎn zhuàn jiànɡ

    3文中(  )内的、地、得运用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A.  

    B.  

    C.  

    4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为贴切的是(

    A.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和灰狗斗智斗勇,让猎狗吃尽了苦头,表现了小战马无与伦比的毅力和勇气。

    B.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遇到凶猛的灰狗巧妙脱身的故事,表现了小战马的机智和勇敢。

    C. 本文讲述了灰狗追赶小战马,最终并未如愿的过程,表现了黑狗的凶猛和忠于职守。

    5灰狗在与小战马的较量中有比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你用   在文中勾一勾,并试着从语言、内容、表达、句式等方面作简要批注。

     

    6展示了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了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西顿是加拿大著名的动物作家,除了《小战马》,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部作品《__________》。擅长动物文学的作家我还知道_________(谁)以及他的著名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试着讲一讲其中一本书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我怕把你弄丢了

    ①母亲七十岁了,患了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事都不记得。趁着她身体还好,还有些记忆,我打算带她到上海旅游,那是她一直向往的城市。买了两张卧铺票,带上相机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和母亲上路了。

    ②一路上,母亲都很开心,像一个跟着父母出远门的孩子,看着窗外疾驶而过的风景,不停地发出惊叹声。夜幕降临,其他乘客都躺下来休息了,母亲依然趴在车窗边,兴致勃勃地看万家灯火的夜景。直到凌晨一两点,母亲才似乎是真的累了,疲倦躺到床上,很快,就发出了轻微的新声。

    ③列车到达杭州南站时,天刚刚泛亮,再过一两个小时,就到上海了。我打算叫母亲起来洗把脸,吃点早餐,可是看她睡得那么香,我不忍心叫醒她,就蹑手蹑脚地下床,独自来到了洗手间。

    ④洗脸,刷牙,再补补妆,这一切做好时,列车正好启动,载着一车的人赶往下一站。我走到卧铺旁,往床上一看,上面空空如也,旁边的座位上也没有母亲的影子。旁边的乘客问:“你是在找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吗?刚才在杭州南站时,她已经下车了。”怎么会这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找到乘务员说明情况时,我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

    ⑤但是列车不能停,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杭州越来越远,离母亲越来越远。那一两个小时里,我坐立不安,脑子里不停地闪现母亲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她会不会迷路?她会不会被坏人骗?她会不会饿着渴着?

    ⑥在一寸寸的煎熬中,列车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我拿上行李,跳下车,拦了辆出租,直奔杭州而去。一路上,我不停地催促司机快一点,再快一点。

    ⑦幸运的是,通过乘务员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已经找到母亲,此时,母亲正站在进站口等待我的到来。

    ⑧看到母亲白花花的头发和佝偻的身影,我终于如释重负,火烧火燎般的焦急化作了一句埋怨:“妈,你怎么一声不吭就下车了呀?你知道我有多着急吗?”母亲忽然往前一步,紧紧抱住我,哽咽着说:“我怕把你弄丢了。”

    ⑨原来,母亲醒来后看不到我,就赶紧随着人流下车寻找,她怕晚一分钟,就把我弄丢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我在车上心急如焚,她在车站一定比我急十倍百倍。在拥挤的人群里,怎么也找不到女儿熟悉的身影,母亲的心,该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啊!

    ⑩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刀子般割着我的心,我的眼泪瞬间就汹涌而下。

    那一刻,我决定一定要让母亲随时掌握我的动向,让她随时可以看见我,听见我说话,不然,母亲会一直生活在害怕弄丢我的恐惧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作者关爱母亲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那一刻,我决定一定要让母亲随时掌握我的动向”一句中“那刻”指的是什么时刻?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母亲随时掌握我的动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点的“抓过”一词能否改为“拿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觉得“我怕把你弄丢了”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 17、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 秋天来了。(改为拟人句)

     

      (2)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3)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 19、按要求写句子。

    1. 蜥蜴参观住宅。(扩句)

    2. 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像 (写比喻句)

     

  • 20、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让你感到温暖的事,选一件让你感触较深的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任选一题:A、 温暖了我

    B、有你,真好

    C、照片里的温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