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水神是谁? ( )
A.共工
B.祝融
C.后羿
D.刑天
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处(chěng) 徒弟(dú)
B.生锈(xiù) 嘶哑(shī)
C.照相(xiàng) 酒瓶(píng)
D.闪烁(lè) 归还(hái)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发谁家翁媪(老翁和老妇)
B.最喜小儿亡赖(不务正业)
C.四时田园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D.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4、读句子,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一只漂(piāo piào)亮的纸船静静地漂(piāo piào)浮在湖面上。
(2)这只瓦砾似(sì shì)的贝壳,和我以前在海边捡到的那只贝壳样子很相似(sì shì)。
(3)这种面粉是用石碾磨(mó mò)反反复复的磨(mó mò)制而成的。
5、选一选。
【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____。
A. 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 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C. 以人物的语言命题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听伯父说中华不振。
B. 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6、我能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面带点字部首和音序都正确的是( )
A海峡(山 J) B 移植(禾 Y) C 空旷(日 G) D 暂停(日 ZH)
(2) 没有错别字的是( )
A、里所当然 B、人影卓卓 C、杏林春满 D、 青波漾漾
(3)选词填空。
关切 关心 关怀
A、妈妈( )我的成长。 B、周恩来爷爷很( )下一代。
C、小鸟受伤了,我们都用( )的目光默默地看着它。
7、下面每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屏息(pǐng) 负荷(hè)
B.倔强(jiàng) 祈福(qǐ)
C.纸屑(xiè) 解剖(pōu)
D.焚烧(fěn) 慰藉(jiè)
8、根据诗句的意思写出有关的诗句。
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外比较阅读。
雪梅
[宋]卢钺
梅雪_____未肯降,骚人阁笔____。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①凌寒:冒着严寒。②遥:远远地。③知:知道。④为(wèi):因为。⑤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
(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
(2)在诗人笔下,“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_____,雪没有梅______。
【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
(1)“_______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______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
(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
B. 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C. 《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D. 《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
10、阅读理解。
一天,伯乐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雨露,慢慢地长出了嫩枝绿叶。
五月,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果实。果实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走进果园,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贪婪:________________ 媲美: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的雨露 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
______的银梨 _______的银梨 _______的银梨
【4】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银梨的。
【5】照样子,写句子。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喜爱家乡的银梨?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蟋蟀的住宅》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①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②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③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④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⑤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⑥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③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④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⑤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⑥这就是蟋蟀的平台。⑦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里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柔软 柔弱 柔和
(1)妈妈在(______)的灯光下看书。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______)
(3)杂技团的演员们身体都很(______),表演时似乎可以随意弯折。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再进行比较。
(1)原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吗?没有。
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比较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出名的原因是什么?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已经标出序号,其中第(______),(______)和(______)句具体写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2)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是(_______)
【5】一边读书一边批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请结合加点词和上下文,在第五自然段选择两个句子,从写法角度批注出体会。
第(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几段课文,做后面的题目。
在鲫(jí jì)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 鼓励)我,我还下不了(决心 决定)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jí jì)取力量!”
——《爬天都峰》
【1】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课文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爬山的过程,说说你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这几段课文内容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_______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______成小圆片,___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_一把,使它紧____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_______。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把下面这些词填写在文中合适的地方。
拉 触 变 爬 巴 贴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用“______”画出来。
【3】“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说明了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种你观察过的东西:如果你仔细看_________,你会想起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4】请给文章加上标题。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他的眼睛多神奇,嵌着两颗蓝宝石。
(1)我们的老师多和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儿的田野多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在各门工课中,语文我最有趣,学得也好。其他工课,如数学、历史、课外活动就显得差了。老师多次对我
进行批评教育,鼓励我认真踏实地学好每门课。听了老师的话,我明确了学习态度,坚决努力学好工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语段。(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今天是儿童节,小敏穿着黄裙子和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上台表演,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随后,同学们表演了独唱、舞蹈、魔术……等许多精彩的歌舞。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纳米技术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厚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帮助”,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词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当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一定伸出过援助之手。请选择一件别人帮助你或者你帮助别人的事写下来,把感动的芬芳播撒到四方吧!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