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抚顺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山海关的城楼雄伟。山海关的城楼坚固。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藐视——______   歌颂——______   要挟——______

    宽敞——______   发抖——______   缄默——______

  • 3、填空

    《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______;《西游记》中与孙悟空有关的含数字“三”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看拼音写词语。

    dàng yàng líng luàn qín jiàn dǐ y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ōu lǜ gòng xiàn háo mài bèn zh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理思路,文意自明。

    “我的心紧缩着,……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写出了“我”看到战友被_____时极度痛苦的_____描写,既心疼爱战友烈火烧身的痛苦,又担心战友忍耐不住会跳起来或叫起来暴露潜伏_____,所有心里非常难过。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词语。

    护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

    ①后两句诗采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水人的感情,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新幽雅。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以改为主人开门见青山,意思的主人打开了门,就会看见青翠的山峰。______

    ③诗人写出了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了人的高洁。______

  • 7、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 8、读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辛酉正月十一日,东园桃李盛开

    [宋]杨万里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注释】①辛西正月十一日:指嘉秦元年(1201年)正月十一日,②东园:泛指园圃③见(xin):同“现”,出现,显现。④还:读“huán”,再,又。⑤锦:指桃花,桃花似锦。⑥雪:指李花,李花如雪

    【1】填一填。

    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作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诗的第一句写山峰,第二句写_______,第三、四两句写_______________

    【2】“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是一组对偶句,其中“千万重山”对“____________”,“见复遮”对“____________

    【3】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直通车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 )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 )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 )远古大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1】选择下面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看到 听见 嗅到

    【2】给文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它们”是指______

    A.落花 B.落叶 C.落花和落叶

    (2)“别有深意的仪式”是指______

    A.花朵盛开和落下的盛大典礼,极为隆重。

    B.“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有深意,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别有深意”是指花朵落下有自己的目的,别有用心。

  • 10、课外阅读。

    营救周运兰

    1998年7月24日晚上,安乡县安造垸突然被凶猛的洪水冲溃。小天才幼儿园就位于kuì  guì)口的地方,周运兰老师领着30多个孩子迅速撤到了楼上。不久,长沙警备区的冲锋舟劈波折浪开过来,解放军将孩子一船一船救上岸,最后只留下周运兰。洪水越来越急,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前来营救的冲锋舟被浊浪掀翻,派来的另一艘船也被卷进了旋涡。

    楼房倒了,周运兰被急流冲走,可她奇迹般地抓住机会,jìng  qíng)住了另一幢楼房。她孤身一人,只听见洪水发出猛兽般的咆哮,只看到附近的房屋在一栋一栋地坍塌。

    周老师被困的消息揪着人们的心。湖南省委和省军区的领导下达了命令:“绝不容许在洪水中留下一个人!”空军派来了直升飞机。可是,风大雨急,建筑物摇摇欲坠,直升机不能接近。

    一个又一个营救方案都没有zòu  còu)效。26日晚,已经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周运兰陷入绝境。她思念两岁的女儿,思念正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她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不愿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

    7月26日晚,抢救周运兰方案会商在前线救护指挥部紧急进行。解放军某舟桥团接受了任务:“营救周老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周运兰所困的建筑物离溃口处第一栋建筑物之间有七栋楼房,构成斜坡梯形,楼与楼之间相隔30至50米。舟桥团首长经亲自查看,决定以七栋建筑物为支撑点,通过分段漂流,用缆绳连接建筑物的办法去营救。

    7月27日,舟桥团几名水性好的共产党员组成了“敢死队”。舟桥团首长担任现场指挥。

    营救行动开始了。敢死队员们带着绳索登上了一号楼。接着,通过绳索越过急流,漂到二号楼。当他们向三号目标进军时,被一排恶浪压在水下。经过两个小时的生死搏斗,终于攀上了周运兰所在的七号楼。

    没吃没喝,等待三天三夜的周运兰哭了,敢死队队员也哭了。

    敢死队队长李长志毫不犹豫地将救生衣脱下替周运兰穿上。带着体温的救生衣温暖着周运兰。水急浪高,处处是xuán  xuàn)涡。李长志背起周老师,由唐学荣扶持着,沿着楼与楼之间的生今之绳,艰难地在沉浮中前进。李长志体力不支了,唐学荣顶了上去。无论绳索怎样飘荡,无论手心中的血泡怎样疼痛,郑海彬总是紧紧拉住生命之绳。经过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周运兰终于得救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敢死队”指___________,这里使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表示讽刺   B.标示语段中有特殊含义而需特别指出的成分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需要强调说明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描写的?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说解放军战土是“最可爱的人”,读了这篇短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

    【2】“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1请为选段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

    2在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中,文中的这棵柳树曾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柳树却成长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它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词语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表达出作者对柳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奇异的琥珀(节选)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推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中可知,那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科学家想象它们在松脂里挣扎的情形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丁香结(节选)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选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

    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文中描写雨中丁香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呢”?写下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作用是(   )

    A.作者经历的春光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D.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4阅读时,我们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丁香结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 18、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训练营。

    1.我和小精灵聊天。(扩句)

    2.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小精灵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两句合成一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我真

    要求: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典型事例中选取一件,或烦恼、委屈、幸福、伤心、快乐……,选择词语,补充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