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赏析。
(1)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此时母亲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这里的五个句号说明________,从而也说明巴迪对父亲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父亲对“我”的诗的评价是“________”,这与母亲的“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扔”字充分说明了________,也说明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里的破折号起________的作用,“精彩极了”指的是________,“糟糕透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开国大典》内容填空。
这_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__的声音,经过_________广播,传到__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__________的心一齐欢悦起来。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画线成语。
沧海一(____) 心惊肉(____) (____)手画脚
心(____)意足 前功(____)弃 弄巧成(____)
(____)不可当 井然有(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年来,我积累了不少优美的古诗词: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郑燮《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下面八字成语。
眼观六路,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_______________
书读百遍,________________ 人同此心,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都未有芳华”一句中“_____”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表现作者对早春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7、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都
B.只有 只有 只有 才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也
D.即使 也 无论 都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9、阅读理解
回忆鲁迅先生
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热情”。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
【1】把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用“______”画出来。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时弊_________________
②泰然_____________
【3】短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写出来。
____
【4】短文表现了鲁迅的什么思想品质和精神?请结合材料说一说。
__________
10、快乐积累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______,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格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瞠目结舌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应接不暇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语句。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乐曲声:_____ 武打:______
舞蹈:_____ 唱腔:______
【4】“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
【5】作者是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
1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选段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
A.指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2】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中鲁滨逊他所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问题。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的人。
【4】联系课文,鲁滨逊的经历给你什么启发?遇到困难时,你应该怎么做?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热天”是指人的________时期。
最后一句中的“长”不仅仅指________的成长,________的增长,________的增加,还要看________的积累,________的提高。
【2】请你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的美好的世界。
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不顺心的时候常会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 )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 )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呵护和关爱。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我们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之情,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拿放,生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呵护”“关爱”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3.用简明的话概括本文列举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到,( )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文中的“余”字的意思是什么?试写两个与它意思相同的字。
2.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
3.写出“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句话的大意。
4.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了吗?请任意写一句。
5.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你对读书一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请谈一谈你的读书体会。
15、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6、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18、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21、用写列词语造句。
1.举世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