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幅 辐
这里的风景真美,像(____)美丽的风景画。
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______)的行星。
班 斑
周末,妈妈要去学校(_______)。
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______)。
2、选出下面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选项。
1.A.彻底B.书藉C.炊烟D.截然不同_____
2.A.徘徊B.念叨C.耽隔D.奄奄一息_____
3、按课文填空,完成练习。
(1)“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_______;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_,从我脚边______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__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____了。”这段话出自_______(作者)写的《匆匆》。从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我们_______有缺点,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行。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改正。”这段话,让我明白共产党员正确对待批评的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的儿童诗篇,描写最多的是儿童的快乐生活,表现他们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杨万里在《舟过安仁》中写道:“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______。”诗人感到奇怪,这船中的两个男孩,没有下雨居然撑着伞,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形象地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道:“_______________,飞人菜花无处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刻画道“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
4、填一填。
“瞬”字的部首是______,音节是______,总笔画数是______。含有“瞬”字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
5、课内阅读与积累。
(1) 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长江之歌》
(2)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作者乘船的感受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记金华的双龙洞》
(3) “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中词人“不知归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
(4) “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中“不须”的意思是_________。《渔歌子》
(5)在中国古诗中,一花一叶一物皆可入诗,农具也不例外。如“春种一粒粟”中隐含有农具___________;“秋收万颗子”中隐含有农具_______;由“犁”我也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
6、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7、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吾曹:我等,我辈,我们。③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1】下列对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的困难和痛苦。 B.因为疾病引起的痛苦。
C.对敌人的憎恶厌恨。 D.指心中的悲伤之情。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稍微 B.微小 C.少许 D.一些
【3】你觉得牵动作者心情的是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这首题画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1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走遍天下书为友”系列阅读活动材料1,回答问题。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走遍天下书为友”系列阅读活动。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书的类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比如《科学家故事100个》属于人物传记,《草房子》属于长篇小说。
请给这两本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阅读《科学家故事100个》的方法可以是( )
②阅读《草房子》的方法可以是( )
A.阅读小贴士:反复品读精彩的语段,想象书中描述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B.阅读小贴士:标注作者描述的事例,圈画作者评论的语言,思考对我们的启示。
10、阅读下面课外语段《爱,竟如此感天动地》,完成练习。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好。”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茫茫一片。公交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我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手机短信来了,是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忽然想起两句话: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1】关注划线句子,结合上下文想象妈妈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试着体会一下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我”收到爸爸的手机短信后,马上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为什么要写小伙子和他父母的事?对主题表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瓶盖上的童年
①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不但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强大的整个过程,两且亲身感受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②我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根本就别指望父母会花钱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任凭物质再缺乏也抹杀不了孩子的天真和童趣。
③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字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④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似的,玩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于是四处琢磨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⑤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想到了瓶盖。当时在农村,夏天流行“格瓦斯”——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2角钱一瓶,大人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⑥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⑦由于人多,大家都想玩,我们就先后用瓶盖做了三副象棋。从此在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肆无忌惮、快快乐乐地玩着我们的象棋。痛痛快快玩了一段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不再慌着下棋了,兴趣又转到别的方面了,童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如斯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⑧回想过去,尽管贫寒的日子曾带来许多遗憾和沮丧,但“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童年也不乏快乐。其实,穷也罢,富也罢,生活总不是圆满的,快乐要靠自己去找。
【1】如果阅读目的是“象棋的制作”,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是第( )自然段。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2】作者和小伙伴们制作象棋的直接原因是( )
A.生活在农村
B.家里非常穷
C.象棋被带走
D.爱玩的天性
【3】“夏天流行‘格瓦斯’——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提示下文
【4】如果将“找瓶盖自制象棋”这一情节插入文中,应处于( )
①永然的叔叔带回象棋②和永然的叔叔下象棋③永然的叔叔带走象棋④和小伙伴们下象棋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5】对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篇末点题,点明中心
B.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C.篇末点题,首尾呼应
D.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6】对本文以“瓶盖上的童年”为题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瓶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透露了情感主旨,表达了童年时期虽然贫穷,但生活充满了快乐的情感
D.透露了情感主旨,表达了童年时期很贫穷,生活没有快乐的情感
【7】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改为“在任何地方”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材料,完成练习。
在福建省泉州市,古代建筑的各类桥梁共有609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00余座。
【材料一】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跨海梁式大石桥。在近千年前造这样一座大桥,不仅需要有雄厚的财力,还必须有精湛的技术。
洛阳桥首创了“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在建桥时先向江底沿桥梁中线抛掷大石块,形成一条江底矮石堤,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有效地防止桥墩基础被急流冲走。这种船形的桥墩不仅造型美观,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以分流海浪,最大限度减少海浪对桥梁的损害。
此外,洛阳桥还独创了“种蛎固基法”。在桥下大量种植牡蛎,利用牡蛎无孔不入地在海边岩礁间密集繁殖的习性,把松散的矮石堤与桥墩石胶结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桥基。洛阳桥还最先采用了浮运架梁法。把重达七八吨的石梁置于木排之上,利用海潮涨落把石梁架在桥墩上……
【材料二】安平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与南安市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桥墩用条石纵横相间筑成,有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桥墩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净跨最大达8.6米。
【1】材料一中“精湛的技术”不包含( )
A.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
B.圆弧拱形式建桥
C.种蛎固基法
D.浮运架梁法
【2】“筏形基础”的造桥技术是指( )
A.桥墩造得像船筏的样子。
B.把松散的矮石堤与桥墩石胶结成一个船筏形的整体。
C.沿桥梁中线抛掷大石块,先建一条江底矮石堤,然后在此基础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
D.利用海潮涨落把石梁架在船筏形的桥墩上。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座桥有什么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采用了一模一样的建造技术,毫无区别。
B.二者都是跨海梁式大石桥。
C.二者都是梁式石桥,都采用了船形桥墩。
D.二者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桥梁长度都差不多。
【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同样是说明性文章,在介绍桥梁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泡桐花开不寂寞
①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天就来临了。以往很不在意的那株泡桐开花了,从窗口望去,开得十分张扬十分热闹。对面花园角落里的这株泡桐树,如撑开了一把白色的大伞,一嘟噜一嘟噜的泡桐花,像一串串用丝线串起的铃铛。 白色中还有几许紫色。在迎春花尚未绽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盛开了,好像是用一串串铃铛敲响春天的序曲。
②【甲】漫步唐诗、宋词文苑,有吟咏牡丹、樱花的,有礼赞菊花、海棠的,有赋诗腊梅、君子兰的,就连草儿也有诗人歌吟——含羞草、薰衣草……就是泡桐花几乎无人问津。在百花家族中,泡桐花是很不令人瞩目的,她没有牡丹的贵族气,没有君子兰的优雅风,也没有茉莉花的暗香涌动。泡桐花属于百花中的平民女子,不搔首弄姿,也不摇曳多姿,她如伫立池塘边的一块普通石头,丝毫不惹人注意。
③泡桐属于繁殖易、生长快的落叶乔木。其材质好、用途多,成为许多地方扩大绿化的首选植物。泡桐花还可以入药,常被用于祛风散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④【乙】一场春雨后,对面花园的那株泡桐花开得更盛了。我推开门拾阶下楼,独自来到花园角落上的泡桐树前,一树泡桐花经过春雨的洗礼,更加繁茂,更加清新。在金钟般的花骨朵上,紫色更加分明了,遗留的几滴露珠在阳光下如珠似玉。高大的泡桐树下,掉落了一地的泡桐花花瓣儿。徘徊在泡桐树下,泡桐花的香气隐隐约约,像谁用一管羽毛撩拨你的心扉,内心痒痒的、酥酥的。
⑤【丙】篱笆上的几枝迎春花已经绽开了嫩黄的花。这株泡桐无论有没有人关注,有没有人欣赏,它一直都在静静地绽放,既不想炫耀什么,也不想获取什么,绽放就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一个步骤。
⑥【丁】望着满树的花朵,看着满地的落英,我突然想到,泡桐树年复一年就这样默默地生长:春来悄悄地绽放一树甜香,夏来默默地滋生一树阴凉;少时默默站成一道风景,壮时任人裁锯成材。或许很多人就像这不被人瞩目的泡桐花一样,默默地生长,悄悄地绽放,只有在人们特意关注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
【1】解释加点词语
迫不及待: ______
无人问津: ______
【2】阅读第①②段的内容,泡桐花具有 ______ 和 ______ 的特点。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为第①自然段画线句子写上批注。
【4】下面这句话出自原文,你认为它应该在文中哪一位置?并阐述你的理由。在百花丛中,泡桐的花大概是很不起眼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我认为它应该在文中 ______ (填写序号),理由是: 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由泡桐花想到了白衣天使,你会想到哪些人?请举一例,仿照本段画线句子写一写。
______ ,他们不就像泡桐花吗?
【6】下列关于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泡桐花开不寂寞”喻指生活中许多像泡桐花一样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即使不被关注,也不感到寂寞。
B.文中第②段列举了许多花草,目的是为了突出这些花草的美,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C.泡桐花开不为被人欣赏,不为获取什么,开花是它要完成的一个生命步骤,也实现了它的生命价值。
D.文章结尾由对泡桐花的赞美,引出对社会无私奉献者的歌颂,升华了主题。
14、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zháo zhuó)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rēng réng)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 bē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五位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并拖住他们,是为了_______;从“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敌人伤亡惨重。
【3】《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本段描写中主要抓住了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______)描写。
【4】这段文字从(______)方面来表现五壮士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可贵品质。(可多选)
A.语言 B.神态 C.心理 D.动作
15、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18、句子训练营。
(1)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用“喜爱”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将句子变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 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注意格式要正确,表达要清晰,书写要工整,习作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