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写诗句。
(1)《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有关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牛郎和织女,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有情的画面。
(3)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和日丽的美好景致。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青青的cǎo pínɡ_____中间是一条长着tái xiǎn_____的石板路,一直通向一个农家小院。院里的pénɡ jià_____上爬着碧绿的瓜藤,为小院zēnɡ tiān_____了生趣。小院背后的山崖上,一道pù bù_____飞流而下,带来缕缕清凉。
3、按要求写诗词。
领略诗词中的四季风情:
春夜,自有一番情趣:__________________,处处闻啼鸟。
夏夜,田间的稻子散发出幽幽香气: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秋夜,有一位爱国诗人不能安睡,心中始终惦记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万里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冬夜,严寒无比,但有人还在回家的路上: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1)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______、______、______。
(2)《宇宙生命之谜》围绕______来讲述,主要讲述了_______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3)《春日》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1.《七律·长征》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红军喜悦心情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西湖夏天云翻雨泻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日出的美景。
6、课内赏析
迢迢牵牛星,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擢: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诗中的叠词有:迢迢、_______、_______、札札、_______、______ 等,其中只有“______”是属于拟声词,其他几个都是状态词。
【4】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表现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有虚实之分,眼之所见为实,心之所想为虚。哪些诗句描写的是眼前所见的“实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7、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古诗练习。
示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示儿》。
【2】解释字词。
①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警告”
“吴老师,你要小心点!”——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
吴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历的教师,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出这样被学生威胁的事情呢?教导主任蹙着眉头思索着,他把那张字条收起来,没让吴老师看到。
校长接过字条大为震惊,怎么可能呢?吴老师可是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德育典型,怎么会出现被学生威胁的事情呢?校长望着那个触目惊心的“!”——吴老师治班严格,管理规范,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受不了他的高压政策而图谋“造反”,校长想了想,还是把吴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吴老师接过字条,血直往头上涌着——怎么可能呢?没有理由的,几十年来自己就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难道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孩子思想复杂,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吗?
吴老师定了定神,把那字条又看了一遍:这是一张普通的作文稿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吴老师还是从字迹里认出来了,一定是小强写的。
他把小强叫到办公室,小强在办公室老师目光的注视下瑟瑟缩缩地走到了吴老师身边,脸涨得通红。其实,在班级里,小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成绩也很一般,平时也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字条是他写的,吴老师真的不能把他和写这张恐吓信联系起来。吴老师压制自己心头的怒火,平静地问:“你为什么要写这张字条?”
“昨天,您和我谈话时,我看您嗓子沙哑,又不断咳嗽,这几天又有冷空气,我想提醒您注意一下,不要感冒了……”小强嗫嚅着,眼神惊恐不定。
满办公室的人都愣住了,只有吴老师的眼睛红红的。他想自己一直把目光投向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把精力和心血花在那些调皮的成绩差的同学身上;而小强,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己只不过和他随便交谈了几句……
泪水盈满了吴老师的眼睛,掉在那张字条上……
【1】“恐吓”的“吓”在文中应该读_______(xià hè)。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能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么可能呢?”这是文中人物见到“恐吓信”时所发出的疑问。请各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面人物当时的心情。
教导主任:
校长:
吴老师:
【4】小强并不知道吴老师为了“恐吓信”的事情找他,但进入办公室时,他却“瑟瑟缩缩”,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数第2自然段末尾用省略号省略了吴老师的一段心理描写。请问,此时吴老师会想些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吴老师的眼睛里为什么盈满了泪水?他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强的字条因为意思表达不明确而导致一场误会。你认为这张字条应该怎样写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吴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③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④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⑤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⑥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⑦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⑧“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⑨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①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是“精神病人”,主要是因为她的哪些表现,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中读出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的情节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病人”为题,你认为是指谁?病人得了什么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在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物 | 事件 | 心理反映 |
女儿 |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 爸爸想教育女儿 |
爸爸 | 捡回瓶子 | 女儿( ) |
女儿 | ( ) | 爸爸惭愧 |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这一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至少从两个方面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学与问》(节选)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 ”的句子从________对鸟儿不可或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
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在这些时候我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真的就死去了?我不能够相信。但是这些悲戚的面容,这些悲痛的哭泣却明白地告诉我,这个老人绝不会再坐起来,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我们高谈阔论了。
二十一日夜里,已经过了十一点钟,我和几个朋友准备动身回家。灵堂里很静。我一个人走在灵柩前面,静静地站了四五分钟的光景。我借着黯淡的灯光,透过了那玻璃棺盖,痴痴地望着我们所熟悉的那张脸:眼睛紧紧地闭着,嘴也紧紧地闭着。一种温和的表情笼罩在这张脸上。没有死的恐怖。仿佛这个老人就落在深沉的睡眠里。这四周都是鲜花扎成的花圈和花篮,晚香玉的馥郁的香气一股一股地沁入我的心肺。我不禁想着:这难道不是梦?我又想:倘使这个老人一翻身坐起来呢?但是一个沉重的声音在我的心上叫起来:死了的不能够复活了。
【1】短文中的“那个老人”是指_______。短文中一再强调“我的耳朵不会误听”“我的眼睛不会受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不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对画波浪线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老人的逝世让“这一切的人”悲痛,正是“这一颗心”牵引着这些人来到这里。
B.老人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这一切的人”是在老人的精神感召下来到这里,为老人送行的。
C.老人逝世后,有人组织“这一切的人”来这里吊唁,来表达人们的悲痛之情。
14、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攻无不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无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廉颇心中“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是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把”字句)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书城看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我走出家门。
②老妇人坐在木椅上,双眼望着我。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有人盼着长大,因为,他们觉得长大了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把玩具赛车变成真正的赛车去驰骋,可以独自出去旅游,可以做许多现在没办法做的事情。也有的人不希望自己长大,因为,他们觉得童年可以玩沙,可以在父母怀里撒娇,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你呢?是想快点长大,还是不想长大?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习作要求:
1.题目自拟。
2.表达要有条理,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例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