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①(____)(____)同舟 ②三(____)五(____)
③与(____)(____)共存 ④与(____)(____)同辉
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____)。
A.木已成舟 B.同舟共济 C.顺水推舟
2.和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谊手牵手。请根据提示填空。
(1)打破年龄、辈分界限的朋友叫 之交。
(2)心意相通,无所违逆的朋友叫 之交。
(3)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叫 之交。
(4)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 之交。
(5)结拜的兄弟、姊妹的交情叫 之交。
3、阅读句子,完成练习。
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引用当地县志的记载作用是表明了风沙的______、环境的______,突出了老人改造山林的____之大。
4、根据横线句子的意思写成语。
1.敌人害怕到了极点,乱作一团。( )
2.跟随郑成功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
3.荷兰侵略者企图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 )
4.台湾同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欢庆胜利。( )
5、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6、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看出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后两句在结构上有两两相对的特点,写出你积累的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望大陆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故乡;
( )不可见兮,永不( )。
葬我于( )之上兮,望我大陆;
( )不可见兮,只有( )。
( ),( );
山之上,国有殇!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望大陆》的作者是()
A.于右任 B.杜甫
3.本文以( )字统领全篇,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充满着浓郁( )、期盼回归的眼睛。
4.想一想,诗人为什么在第一、二两小节写到要“望我大陆”“望我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仿写例句补充比喻句。
小鸡画家们兴高采烈地走在雪上, 。
(2)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①“夕阳亲吻着西山”点明了此时的时间是 。“亲吻”这个词的妙处于: 。
②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太阳落山时的情景。请你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太阳升起的情景。
10、阅读公交站牌。
【1】你从三个站牌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列出四个来)_________
【2】家住全福镇的小林,要去乐山大佛游玩,请你帮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_________
【3】你认为你选择的乘车方案是不是最佳?简要说说理由。_________
11、阅读。
①哑巴女人在药店的廊檐下支着一把大伞,遮风挡雨。她五十来岁,几张皱了的纸,一支圆珠笔,揣在粗布袋里,需要与顾客交流的时候就写,写不出来就画。有人说,她生过一场大病,病好了,却聋哑了。残疾后,她的丈夫就和她分手了,她一个人过到现在,一直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
②大雪里,我去菜场买菜,顺便修拉链。虽然,她的声音无人能懂,但无论如何你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热情,眼眸有神,一脸的微笑。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捻了几下,问多少钱?她竖了四根指头。我点了一下头,她就拿起剪子干起了活。
③等我从菜场返回时,她已笑着在等我了。显然,在我走后,她没有接到别的活。我很随便地给了她一张十元的票子,摇摇手,表示不用找了。她也摇摇手,埋头在缝纫机的小盒子里找零钱。当我把她找的钱又塞回到小盒子中,她却“呼”地站了起来,把零钱塞在了我的手心,轻轻地但坚决地推我离开。我立刻感到自己误伤了她的自尊心,我甚至看到了她的脸生气得有些扭曲。
④我立刻回家,找了几件衣物给她修改织补。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此时,我也报以微笑。
⑤天色渐渐地暗了,雪还那么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大伞下就是一台缝纫机,还有一些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哑巴女人走开了一会儿。我走近一看,发现缝纫机前立了块硬纸的牌子,上面写着“来取衣物”,下一行写着她的手机号码。原来她一直在等那些忘了领取衣物的人。现在她站在药店里面的橱窗前打量着过往行人。药店的女孩告诉我:前几天,她就立起了牌子,可一直没多少人来,那些人要么早已忘了,要么忙过年一时顾不到。外面太冷了,我好说歹说把她拉了进来。
⑥我在大伞下站了良久。大伞已经很旧了,原先伞面上的红黄蓝已褪得近乎模糊,但骨子还在,硬铮锋地立在风雪电。
【1】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2】哑巴女人“一直在巷口以织补为营生”,“营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我把她找的钱又塞回到小盒子中,她却“呼”地站了起来,把零钱塞在了我的手心,轻轻地但坚决地推我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中写道“她望着我笑,笑我懂了她”,“我”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多次写到风雪,对其作用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环境。
B.以环境的恶劣表现哑巴女人生活的不易。
C.以自然界的风雪比喻生活的苦难,衬托哑巴女人的自强。
D.说明哑巴女人宁愿在风雪中辛劳,也不愿一个人孤单待在家。
【6】读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竹颂
如同诗人从感情和真理深处写出诗句,我描画从大地深处长出来的劲竹。
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压在你头上僵石般的硬土。转眼间长得同你的先辈一样粗壮,发出一样的萧萧金石之声。啊!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你的纯洁,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你的青竿碧叶显示着大自然中最朴素的美,无数人的坦直、忠诚和坚贞的爱情都保留在你的世代传说中,
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攀附他物而生存的紫罗兰,还有那以高贵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独有劲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上有千仞高峰,下临百丈深渊,经历着风云的变幻。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耀着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在生活的烈日下,你又给人们送出暑天的凉风
每当我踏着野草掩没的山径,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扫掉积聚在我内心的尘埃,清新的晨雾里叮咚的泉水声,和着那鸟儿悠扬的叫声,我的心消融在无边的沉静中
我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描绘着潇洒而又挺拔雄健的劲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竹笋 ( )的山野 ( )的云海
【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竹子分别与____、____、____相比较,写出了竹子傲然挺立的英姿。
【3】这篇文章既写了竹子的外形,也写了竹子的品格,请概括出来。
竹子的外形:____
竹子的品格:____
【4】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
14、课外阅读。
鹦鹉鱼的睡衣
①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所以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分别找出第①、②、③自然段中能概括段落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1)(它们)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别的鱼类,而是同伴鱼类的互相嫉妒。
B.因为平时鹦鹉鱼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者,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C.鹦鹉鱼织的睡袋太结实,它们自己有时候就出不来,作茧自缚。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第①自然段先写鹦鹉鱼的全身色彩艳丽,又写身体各个部位的不同颜色,所以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也就是逻辑顺序。(____)
(2)第②自然段采用从结果到原因,又从原因到结果的逻辑说明顺序。(____)
(3)第①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第⑤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6】你是如何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结合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到了正午,天安门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仿写一个人物入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大观
1.凡卡 嘴,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18、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20、句子训练营。
1.我和小精灵聊天。(扩句)
2.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小精灵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两句合成一句)
21、习作。
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巍巍高山,涓涓细流,是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美;求知的眼神,执着的精神,是美;捡起废纸时的轻轻弯腰,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美……
请你以“ 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