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顾。
1.唐代诗人____________在《浪淘沙》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主要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诗人____________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堪作修辞名句。诗人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句式,又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3.《江南春》一诗中描写江南景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四近:____________ 2.膝髁:_____________ 3.皱蹙: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碧草话斜阳!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运用互文手法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故人庄》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中的人物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激励,像《_______》中的________不徇私情、舍己为人、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令人佩,像《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都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们。而有的课文中的人物,像《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更是有着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伟大革命精神。
4、日积月累。
(1)诗句中的动物别有一番情趣,虫声传递着夏夜的勃勃生机,“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鸟鸣声里,谱写着江南春季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诗词中的风多姿多彩,西湖上有驱散满天乌云的风,“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黄河上有掀起巨浪的风“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和锺子期是一对知音,无论伯牙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子期都能听出来:“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正如李纲所说:“__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
生字 | 拼音 | 部首 | 组词 |
迥 |
|
|
|
乾 |
|
|
|
冕 |
|
|
|
6、请从下面的九宫格中识别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再完成练习。
【1】我识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所识别的诗句与《浪淘沙》(其一)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源远流长、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写得出神入化。
【3】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共__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上,其中五岭山和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4】写五岭山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可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
【5】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6】《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8、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
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懊丧”的“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请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语段一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语段二
①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②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③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④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⑤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⑥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⑦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语段一选自小说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一侧重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写出了桑娜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桑娜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感受到了桑娜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用“ ”画出语段二中描写木桥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结合语段一、语段二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知道我们家穷,都10元、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收拾行李。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是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有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过去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一直珍藏着。在我眼里,它不是普通的1元钱,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文章题目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③段的画线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 ),两只眼睛( )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 )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波农丁皱着眉头,伤感地说:“它要离开我们去象冢了。”
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列词语:
摩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是对嘠羧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嘠羧在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
③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第①②段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映衬着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憧憬和追求。
【2】细细品读第③段,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下面( )不是作者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的原因。
A.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C.丁香花拥有美丽的外形,令人陶醉
【4】文中的丁香结象征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片段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瞭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声音”指的是( )
A.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从这声音里,我体会到( )
A. 五位壮士不怕牺牲,渴望胜利。
B. 五位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5】给这几段话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按给出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这种修辞仿写句子)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及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奇妙的夜晚。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秋天的美,在于丰收的喜悦;人生的美,在于收获的快乐。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在不断收获着,收获快乐、收获感动、收获亲情、收获智慧、收获才能、收获坚强、收获成功……这些收获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美好。当然,所有收获之前必须有付出。在你的记忆中,哪一件事情让你全力为之付出并且有了别样的收获?想一想,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