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知识知多少。(选做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______、金星、________、火星、木星、土星、________、海王星。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___________。
(2)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_______,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_____色。
2、形近字组词。
毯(___________) 蹄(___________) 裳(___________)
毡(___________) 谛(___________) 常(___________)
3、古诗七彩园。
(1)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总是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4、多音字组词。
供gōng________ gòng________
佛fó________ fú________
削xiāo________xuē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_____在87岁高龄给________的回信。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爱惜___________,好好____________。
2.“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巴金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欣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江畔独步寻花
,
。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______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_______》。
【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__
【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第三句的“__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5】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
8、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直接描写下雨的季节并赞美这场及时雨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含有“潜移默化间对事物产生影响”意思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锦官城”是指现在的城市( )
A.锦城。
B.官城。
C.成都。
D.德阳。
【5】下面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句句是“雨”,处处是“喜”。
B.诗人抓住这场雨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
C.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D.诗中颈联五六句只写了夜的黑,与“雨”“喜”毫无关联,实乃败笔。
9、阅读赏析。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直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一段中,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炊事员们为什么不让给炊事班补充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炊事员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着写一写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含英咀华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ó 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biăn piā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 ”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川剧变脸
川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变脸,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绝活”。√
川剧变脸,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变脸的手法主要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三种和传说中的“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於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就采用了“抹脸”的手法。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著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还有一种方式是“运气变脸”。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引人注目:_________
如释重负:_________
【2】短文可以分成三段,已用“√”在段尾标出。请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
【3】填空。
(1)吹脸时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2)扯脸的表演要成功,必须做到两点: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句话,你认为第一句可以改为第二句吗?为什么?
变脸的手法主要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三种和传说中的“运气”变脸。
变脸的手法主要分为“抹脸”、“吹脸”、“扯脸”和传说中的“运气”变脸四种。
_________
【5】仔细读第3—8自然段,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
12、阅读与欣赏
杜小甫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准备从福州鼓西路到火车南站坐高铁。现在有几个出行方案可供选择:
方式 | 时间限制 | 路程 | 费用 | 耗时 |
乘公交车 | 6:00~18:50
| 家→鼓楼公交车站→白湖亭车站→火车南站 | 2元/每人 | 1小时20分钟 |
坐地铁 | 6:30~23:00
| 家步行→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 | 5元/每人 | 50分钟 |
打的 | 随时 | 家→火车南站 | 80元(最多4人) | 30分钟 |
【1】从上表中可知,费用最便宜的出行方式是_____, 每人的费用为__________;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_,耗时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出行方式中最不受道路交通状况影响,能按照预估的时间到达的是_____________。
【3】杜小甫一家人订的高铁票是22 :30,杜小甫爸爸打算在高铁发车前30分钟进站,还希望选用的出行方式既省钱又省时。为此,你建议他们最迟____________(几点)出门,选择__________(方式)出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首播收视情况
【材料三】节目响应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先锋文化,开创文化节目2.0时代
【1】材料一为我们推荐的中国大型文化节目是《_____》。节目的宣传语是_________。
【2】要想知道大家是否喜欢这档节目,要看哪则材料?从首播收视情况来看,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档节目的优点,要求:分条而列,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南的歌会(节选)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已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警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串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烂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晴,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森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滚瓜烂熟: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描绘了两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分析其描写方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用了许多笔墨写自然风光,这些内容与“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19、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身边的人各有特点,例如:闲不住的奶奶、勤劳的妈妈、幽默的爸爸、受人尊敬的老师、调皮的弟弟、可爱的妹妹……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再围绕他(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