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吕梁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了解节日习俗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例如春节贴春联、吃团圆饭。请你分别列举出下面节日的两个习俗。

    (1)元宵节:___________        (2)清明节:_________

  • 2、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 )热 ( )号 ( )住  ( )着

     

  • 3、课文回顾。

    (1)《夏天里的成长》开篇以“_______”引领全文,分别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生长来说明这个意思。

    (2)《盼》中,“我”盼望的是_______,为了表现“我”心中的“盼”,作者分别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

    (3)俗语说:“不热不长,_______”这里的“长”读作______,“长大”“长度 ”这两个词语中的“长”分别读作______________

    (4)农谚中包含了丰富的农业常识。如“六月六,______”,“处暑不出头,______”。我还知道很多农谚:“清明前后,______”,“庄稼一枝花,______”。

  • 4、比一比,组词语。

    帕(     抹(     脊(     硕(  

    怕(     沫(     背(     烁(  

  •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温文尔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笑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说明了____________,“绿映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读古诗的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诗歌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逶迤:_________

    (2)磅礴:_________

    【3】“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______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5】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

  • 8、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____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____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____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选段中画线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胡喆、彭韵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欢呼、拥抱,互致祝贺。

    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回”这一步的主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采样返回。

    探月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自立项以来,国家航天局组织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六次探测任务,实现“六战六捷”。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材料二

    11月24日嫦娥五号顺利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从2004年月球探测工程启动以来,嫦娥家族在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下,让奔月神话一步步成为现实。

    有网友翻出15年前中国制定的探月计划。

    2004年2月,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领导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将分“绕”“落”“回”三步。

      3年内,一颗屬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

      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材料三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城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 诚挚)的祝贺和(热烈 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标志 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 实现)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对你们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习近平强调,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1】材料一是一则新闻,共有七个自然段。请你用“    ”画出中心段。

    【2】“嫦娥五号”的太空之旅经历了哪几个难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它带回来的“土特产”是______

    【4】请把材料三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画掉。

    【5】“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请结合材料内容写出“绕、落、回”具体指什么。

    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三是习近平向“探月工程”指挥部和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发的贺电。贺电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简短语言分别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

    【7】“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收官”是围棋用语,表示到了最后阶段,已接近结束。“奠基”指奠定建筑物的基础。从三则材料中我知道了“嫦娥五号”是______的收官,又为______奠定了基础。

    【8】习近平强调的“探月精神”是指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这几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丁香结(节选)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究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说一说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下列诗句,说说丁香结有着怎样的文学意象。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香结”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香结引发了作者的人生思考,哪种植物曾引发过你怎样的人生思考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 , 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________

    ②寸草不生:________

    【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_______》这个故事。

    ②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_______精神。

    【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花脸阿坤

    孙丹

    ①阿坤扮花脸跳黑马,在浙北地区名号响亮。换上灰黑布大襟长衫的阿坤,把黑马往腰间一吊扎,用白裙子一围,头上盘龙髻一梳,毛线红绳一扎,小花一插,涂红额骨部分,在鼻子中间涂上厚厚一层白色粉膏。

    ②阿坤拎起马头,扬起马鞭。他左腿长,右腿短,一脚深,一脚浅,好似马在走步,跳起来,摇头晃脑,肩膀一高一低,步伐幅度大,动作夸张有趣,像骑着马在驰骋。

    ③“竹马跳一跳,福气盈门多平安。竹马跳一跳,寿比南山高……美妙的吉利彩词从阿坤嘴里一句句唱出来,如蜜糖船直甜到围观乡亲的心尖。阿坤全神贯注、满面红光,动作自如,倾情出演,不知情的完全看不出他瘸了腿。阿坤觉得他唱得越开心,跳得越起劲儿,撒给大家的祝福也越多越真诚。那架势,俨然当年舞台上神采奕奕的赵云又回来了。

    ④阿坤12岁学唱戏,20岁进县剧团,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当了长靠武生。阿坤身着金靠,头戴银盔,脚穿三寸多厚底黑靴,手持一柄红缨梨花枪,粉墨登场。阿坤一抬腿,脚尖踢到脑门儿,跑起来身上四面靠旗纹丝不动。阿坤大喝一声:“马来——”右手扬起一根白色马鞭,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一气呵成。“剑光如霜马如飞,单骑冲开长坂围。保定怀中一幼主,子龙今日显神威……”边唱边跳,铿锵有力,威风凛凛。凭这身功底,阿坤演活了《长坂坡》的赵云。《长坂坡》演遍大半个县城,唱响了武生阿坤的名头。阿坤成为台柱子。

    ⑤命运在阿坤不惑之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那次演出,阿坤正演着,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下台。卧床休养半年后,阿坤瘸了右腿,不想被人说闲话,离开了县剧团。

    ⑥瘸了腿的阿坤回到村里,把自己闷在家,很少出门。一年后,乡亲们惊讶地发现村竹马队里又出现了阿坤的身影。

    ⑦都说“瘸子演戏——下不了台”,阿坤的出场却让乡亲们眼前亮。

    ⑧乡亲们放鞭炮,撒果子,喝彩助兴,好不热闹。

    ⑨整个春节,竹马队能挣不少钱。阿坤把分到的钱全添置了装饰品,把几匹竹马打扮得漂漂亮亮。没有演出时,阿坤喜欢待在排练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⑩毕竟有大舞台经验,阿坤不断琢磨着改进跳法,加入了戏剧骑马的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等动作;设计出甩鞭、打鞭、摇鞭、耍鞭一系列新动作;排练了不少新阵法:磨盘阵、梅花阵、鸳鸯阵。队友不理解,说他瞎折腾。“磨刀不误砍柴工。”阿坤乐呵地说。

    竹马队再次登场表演时,一马争先、双马对峙、五马奔腾,令人眼花缭乱,轰动全县。不起眼的竹马队相继被邀请到市里省里演出,还出国去了新加坡。当年的武生阿坤在乡亲们嘴里改称花脸阿坤,名号越叫越响。竹马队的人都拿“花脸阿坤”当作队名。

    八十三岁的阿坤不再演出,但竹马队常常邀请他去把关。阿坤背着手,一瘸一拐踱着方步,边看边点头,那神情像极了一位功成身退的将军再次检阅部队。

    但凡有竹马队演出,不论多远,阿坤仍喜欢去捧场凑热闹。

    看到阿坤来了,乡亲们纷纷围上前去。有乡亲好奇地问起当年是谁请他出山跳黑马的,阿坤微微一笑,眯着眼,带着戏腔戏调,慢悠悠地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

     

    [补充材料]跳竹马是流传在浙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相传朱元璋的御马在西天目山丢失,变成一匹神马,常出现在千山万壑间,替百姓驱妖灭灾。为感谢神马护佑,每逄新春佳节,百姓用红黄绿白黑五色布缠在用竹子扎制而成的马身上,跳竹马相庆,以祈吉祥。跳竹马也分生、旦、丑等角,正生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丑角也就是花脸骑黑马。大家都喜欢抢着演生角旦角,却没人愿意扮花脸跳黑马。花脸是个逗乐活儿,难度大、要求高,跳不好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演出效果。

    1如果把“补充材料”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应该放在( ) (只填序号)。

    A.第①段之前,作为文章开头

    B.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C.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

    2这则补充材料对理解文章内涵起到什么作用,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A.让读者知道什么是跳竹马,什么是花脸

    B.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阿坤

    C.让读者了解花脸这个角色在跳竹马中的重要性

    3文章结尾,阿坤说:“做人嘛——晓得进退还是很要紧的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畅飞想象的翅膀,走进张钰哲。

    (1)年仅26岁的张钰哲,在接到中心站的工作人员的回信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起了一个最为亲切的名字----中华。

    满分5 manfen5.com

    A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反复思考的他会想什么呢?

     

     

     

    B 为什么说中华这个名字最亲切?

     

     

    (2)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的准确性,张钰哲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冒着严寒又连续观察了15个夜晚。

    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会想什么?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老师组织了比赛。(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

  • 1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儿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子。(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 19、“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幸福是什么?人们一直在追问、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热牛奶;幸福原来就是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请以“幸福原来就是 ”为题写一个片段。简单写出自己感到幸福的具体经历、感受,表达出真情实感,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