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轩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还来就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1)任( ),( )不稍亏。
(2)转眼( ),群雁( )。
3、形似字组词。
晴( ) 喊( )
倩( ) 减( )
靓( ) 缄( )
悄( ) 赚( )
峭( ) 谦( )
俏( ) 嫌(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暴( )无( ) ( )来( )去 絮絮( )( )
泼泼( )( ) 喜( )望( ) 念念( )( )
(1)脾气暴躁,时常变化。( )
(2)水散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得茂盛。( )
5、美妙的乐曲,读拼音写词语。
(1)贝多芬按起了qín jiàn(_____),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这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听着这首曲子,mánɡ ɡū niɑnɡ(_____)仿佛也看到了月光zhào yào(______)下的bō tāo xiōng yǒng(_______)的大海。
(2)《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令人táo zuì(______),听着这曲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wēi é(_______)的泰山、奔流不息的江河。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凸显黄河的壮阔,赞扬它一往无前的顽强。
B.前两句写黄河曲折和风浪之大暗示诗人仕途坎坷。
C.诗歌后两句用典,主要表达诗人隐居避世的渴望。
D.诗歌想象浪漫,表现诗人的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7、古诗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渔歌子》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
【2】这两首词都采用了_____(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的写法,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8、阅读《浪淘沙·其七》,完成习题。
浪淘沙·其七 ①
〔唐〕刘禹锡
八月涛②声吼地来,头高数丈③触山回。
须臾④却入海门⑤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
①〔《浪淘沙·其七》〕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③〔头高数丈〕数丈高的浪头。
④〔须臾〕片刻。
⑤〔海门〕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南边龛山,北边赭山,两山相对耸立于江海汇合之处,就形成了海门。
【1】“头高数丈触山回”中“触”应解释为哪一项( )
A.接触
B.触摸
C.撞击
D.感触
【2】诗中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的是哪一句(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3】诗中能体现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的词语是哪一项( )
A.雪堆
B.卷起
C.却入
D.须臾
【4】诗人由远而近,由动及静地描写了钱塘潮涨潮退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八月钱塘潮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令人震撼。请选择潮涨或潮退其中一个镜头展开想象写下来。
_______
9、祝福(节选)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 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 每月工钱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连续 陆续) 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 严肃)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意 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用“√”表示。
【2】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
【3】四叔为什么皱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她姓卫。( )
(2)祥林嫂的丈夫本来打柴为生,比祥林嫂大十岁。( )
(3)祥林嫂非常能干。( )
(4)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虽然很忙,但是祥林嫂觉得很快乐。( )
【5】从文中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 )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 )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 )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激动 连忙 格外
【2】第一段主要写贝多芬向______说明来意,要______。
【3】对画线句中的两个“您”理解正确的是( )
A.第一个表示猜想,语调稍长一些,第二个表示肯定,姑娘已经做出了判断。
B.第一个表示肯定,姑娘已经做出了判断,第二个表示猜想,语调稍长一些。
【4】第四段中词语“清幽”的意思是______。
11、阅读下面关于京剧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
京剧,又称京戏,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人喜爱。
1790年(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轮美奂。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韵律优美,字正腔圆。在京剧舞台上,常常借助虚拟的布景和道具,给观众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行当 | 简介 |
生 | 扮演男性角色,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一般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如: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
旦 | 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又分为青衣、花旦等。如:青衣,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女性。 |
净 | 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角色。勾画脸谱,重施油彩。脸谱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等。 |
丑 | 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 |
【材料三】
京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内涵。许多优秀剧目,都是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表现了家国情怀,赞美了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编排了现代京剧《风华正茂》。观众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材料四】
2022年举办的“少儿京剧展演”公益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了京剧交流、展示的平台,据统计,此次活动长达3个月,超3000名选手报名,遍布全国30个省会城市,超1400个优秀报名作品,关注投票用户超60万人次,直播实时浏览量达近200万人。少年儿童是京剧艺术的喜爱者、支持者和传承者。
(1)选出对材料概括不恰当的一项( )
A.【材料一】介绍了京剧这一剧种的形成及影响。
B.【材料二】重点介绍了京剧艺术的四个行当。
C.【材料三】重点介绍《风华正茂》的主要内容。
D.【材料四】介绍2022年少儿京剧展演活动及其意义。
(2)【材料二】“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中“主要”一词不能去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图片对应的京剧行当排序正确的一项选出来( )
A.生 旦 净 丑
B.丑 旦 生 净
C.丑 旦 净 生
D.生 丑 旦 净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京剧舞台上,必须使用真实的布景和道具。( )
②曹操生性多疑,在京剧表演中,脸谱应是白色。( )
③现代京剧《风华正茂》,使观众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
(5)【材料四】中有许多数据,选出对其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说明少儿京剧展演活动持续时间长,参演人数多。
B.说明少儿京剧展演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C.说明此次少儿京剧展演活动影响力大,关注度高。
D.说明宣传力度大,少年儿童的参与率远高于成人。
12、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回答问题。
(一)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倒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
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她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二)
一年暑假,我去外婆家玩,外婆伸手给我摘下一颗似圣女果那样的小果子。它并不诱人,软软的外壳青上发紫,好像刚被打了一顿,却依然露出了“白白的牙齿”。我一尝,啊,真好吃。
我问外婆:“这是什么?真妙,味道棒极了。”外婆告诉我:“这是无花果。”我看那无花果树,它不像杨树那样高大挺拔,也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更不像梅花那样美丽多姿。它默默无闻地生长着,从不炫耀自己,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奉献出了自己的爱。
(三)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这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1】品读这组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物
| 物的特点
| 想到的人
| 人的品质特征
|
|
|
|
|
|
|
|
|
|
|
|
|
【2】这组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各种事物都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美,善于观察的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帮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⑥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画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⑦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在我的印象中,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⑧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⑨于是,我说:“你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⑩“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这是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下列最不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 尊重生命 B.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C. 鱼的故事 D. 一次买鱼的启示
【2】下列符合“我”在买鱼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 意外——疑惑——震撼 B. 疑惑——震撼——意外
C. 疑惑——意外——震撼 D. 震撼——疑惑——意外
【3】联系上下文,对“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他是商人,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B. 他的话让“我”感悟到应当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C. 他的话有些高深莫测,令“我”受益匪浅。
D. 他的话让“我”觉得在他面前的“我”无比渺小。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 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C.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
【5】文章第⑥段和第⑧段两次提到“我”“疑惑”,“我”当时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卖鱼的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他卖鱼的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巍巍昆仑,天神哨卡,养有一鹰,体小,常栖而少飞,少鸣而多眠,试无云天搏击之志。
刚过十月,大雪就下得无休无止,山路雪封而电线中断。哨卡唯一的一部电台也出现了故障。至此,山上山下联系中断。
就在这个季节里,战士小刘患了肺水肿。这是“高原癌症”,不脱离高原,绝难治愈。抢救小刘,成了哨所的头等大事。连长、指导员彻夜未眠,连队歌声中断,伙房顿顿剩饭。
就在这个时节,有人想到了那只鹰。一排长把鹰带到连长办公室桌上。连长像面对他的战士一样,认真地说:“人命关天,大家有意派你下山传信,你能搏击这漫天的风雪吗?你能浮载着百里的气流吗?你能找到团部办公楼上的那面国旗吗?如果能,你就点点头“话刚说完,鹰“刷”地一个敬礼,点头鸣叫。连长被感动了眼圈发红,揽鹰在怀里。
鹰从连长的手里飞起来,出人意料地发出一声很悲壮的鸣叫,在空中盘旋一周之后,箭一般地朝山下窜去。鹰去而不归,第七天头上,小刘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时……
通讯员从连部冲出来,连哭带叫:“鹰!观察镜里发现了鹰。”高倍的观察镜里,蚂蚁似的一个小黑点在缓缓地上升着。终于,肉眼可以看到了,脸盆大小,直奔国旗而来。
“鹰”轰鸣着。在训练场上徐徐降落。团长跳了下来,直奔小刘。小刘很快被送上直升飞机。团长打开一个盒子,哨卡的鹰就在里面……团长很动情地说,鹰落在办公楼顶上的时候,已成血鹰,声声呼唤,凄厉而又悲壮……
(1) 为短文添加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 从“连长、指导员彻夜未眠。连队歌声中断,伙房顿顿剩饭。”中你读出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文中画线部分的三个连问表达了连长什么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 鹰在行进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 鹰最终被战士们厚葬于哨卡旁的松树下,请你为鹰写一段碑文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7、(1)这个“怪人”是谁呢?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这是一个 句,我来仿写一个:(3分)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1分)
蜗牛不是爬行。 蜗牛是滑行。
(3)说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并用其中一个作用写一个句子。(5分)
破折号的作用:1解释说明 2表示递进 3表示延长 4表示转折
①西里克已经能够吞下整条鱼了——但是得靠卡特琳帮忙才行。( )
②研究一种蓝黑色的甲虫——地胆,花了二十五年。 ( )
③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当前的不幸处境,难道不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4.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请你根据提供的环境、人物,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写一篇小小说,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提示:关注情节、环境,出人意料的结尾能让故事更精彩。
环境:周末的早晨,乌云密布。
人物:小明
小明的同桌小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