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kāng kǎi chōu ti dǐ y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ù fù shùn jiān tuí rán dǒu pé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那位老党员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一把jiū_________住年轻人的衣领,shā yǎ_________着sǎng zi________吼道:“少fèi_______话,快走!”
3、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新词。
(1)现代科技与通信的发展把世界变成了“地球就像一个村庄那样联系紧密”。(_______)
(2)一条条新建的公路成为新疆民众的摆脱贫困路、致富路、发展路。(_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_____
(2)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 _____
(3)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_____
5、请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自______##dot##自受 斩钉______铁##dot## 余音绕______##dot## 热血沸______
(1)请你解释下面的词语。
斩钉( )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两个具有加点词语特点的词语(ABA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衔”、“喷”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 )牵牛星,( )河汉女。
( )擢素手,( )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一水间,( )不得语。
【1】选择恰当的叠词填入诗句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盈盈 B.迢迢 C.脉脉
D.札札 E.纤纤 F.皎皎
【2】按要求写诗句。
(1)这首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首诗中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刻画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首诗中写出织女因思念牛郎而备受折磨,很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你能从诗句中提炼出三个成语来概括石灰制造的过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石灰来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山上漫步
徐志摩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傍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地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地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yū)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地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xià)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1】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1)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 ( )
(2)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 )
(3)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 )
(4)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 ( )
【2】短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把去山上漫步比作去赴宴,请你列举出该自然段写到的三样“美味佳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短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把去山中漫步说成是赴一个美的宴会了吗?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只椰子
“生日快乐,卡尔!”外公说着,送给卡尔一件礼物。
“一只椰子?”卡尔惊讶地问。
“一只椰子能成为一件很好的礼物啊。”外公说。他在叶子钻了几个眼儿,将椰子汁倒进一只杯子。
“好甜!”卡尔喝了一口。
“一只椰子能成为一件很好的礼物啊。”妈妈说。她把鸡蛋、牛奶、糖和椰肉混合、搅拌,再放入锅里煮。很快,椰子蛋奶冒起了气泡。
“好味道!”卡尔吃了一口。
“一只椰子能成为一件很好的礼物啊。”爸爸说。他将椰子壳切成一只碗,打磨光滑,还在碗侧写上了卡尔的名字。
“多谢!”卡尔很高兴,“一只椰子能成为三件很好的礼物啊!”
【1】卡尔收到了______件生日礼物,它们都是_______做的。
【2】选一选(填序号)
外公从椰子里倒出了_____,妈妈用椰肉做出了_____,爸爸把椰子壳做成了_____。
①一只碗 ②椰子蛋奶 ③椰子汁
【3】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只要_______________,一件普通的东西也会变得神奇。
11、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已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④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作,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
______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______
(3)选文第②段如果删去,直接写第①段和第③段,可以吗?
______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
(5)从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
(6)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______
______
12、课外阅读。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节选自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1】请根据短文内容,为短文起个标题,并把标题写到开头的横线上。
【2】根据短文第⑤段内容,选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通过触觉感受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的轻柔和温暖。
B.作者娴熟地通过人体感官来感受春风,把春风写得有情有感。
C.春风会传来繁花嫩叶的声音、鸟鸣、流水声、短笛吹奏出的嘹亮的声音。
D.春风会带来青草味、花香、新翻的泥土气息。
【3】有人认为,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因此三个排比重复了。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春天的景色,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它与写春景有什么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朱自清眼中的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青年。在你心中,春天还会像什么呢?请结合实际生活,用几句话描写你心中的春天,或者你曾经在春天里做过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衷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璀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标出选段中的两个比喻句。
【3】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草和大树》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1】短文中的“夏洛蒂”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以长篇小说《___________》著称于世。她是逆境成才的典范,该作品也几乎成为全世界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
【2】仿照例子各写出2个词语。
惴惴不安(AAB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大名鼎鼎(ABC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假如你是夏洛蒂,收到诗人骚塞的回信后,会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夏洛蒂三姐妹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9、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台。
变!变!变!想一想都觉得好玩!如果让你变成另一种事物:一只小鸟,一辆汽车,一部手机……会发生什么呢?想象一下,把你的经历写下来,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