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课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带着_______,带着________,壮烈地跳下了山崖。
2、课文回顾。
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鞠躬尽瘁,______的诸葛亮;______的桑娜;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的少年闰土。
3、看拼音,写词语。
hé ǎi jīng yíng kāng kǎi tiān y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āo guǒ jī chǔ gòng xiàn làn yò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谚语填空。
百万买宅,__________________ 千军易得,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堤,__________________
5、用你知道的名句名言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
2.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司马迁的文学家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身居美国的钱学森是多么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啊!
4.焦裕禄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近。
【注释】六盘山:指的是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接处的六盘山山脉,海拔3500米,山势险峻,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征服的最后一座高山。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屈指:弯着指头计算。
长缨:这里指的是人民军队和工农红军武装力量。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___,“苍龙”指的是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画面。
_________
【3】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毛主席表达出了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 )牵牛星,( )河汉女。
( )擢素手,( )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一水间,( )不得语。
【1】选择恰当的叠词填入诗句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盈盈 B.迢迢 C.脉脉
D.札札 E.纤纤 F.皎皎
【2】按要求写诗句。
(1)这首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首诗中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刻画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首诗中写出织女因思念牛郎而备受折磨,很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 B.刚正不阿 | C.虚心 | D.坚韧 |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严格的自律,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苏轼不受影响继续写字。这份从容是因为他多次历经生活变乱,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害怕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作者宋威,有删改)
【1】理解积累。
联系上下文理解:“涵养几分静气”中“涵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短文中与加点词“于事无补”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
“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涵养几分静气,我们可以从_________、可以从_________、还可以从_________中来。
【3】内容探究。
本文列举三个事例说明“涵养静气”,仿照示例填表。
故事顺序 | 主要人物 | 主要故事内容 |
一 | 父子 | ______ |
二 | _______ | 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 |
三 | _______ | ______ |
【4】语言表达。
第⑤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_________”时、“_________”时、“________”时、“________”时这四种情况来写的。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种“涵养静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八女投江
①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按照上级的命令,深入敌后去开展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军。这支部队里面有一个妇女团。别看妇女团都是女战士,可她们跟男战士一样英勇坚强,跋山涉水、行军打仗,什么事情都不落在后面。
②部队在战斗中牺牲了不少战士,妇女团也一样,最后只剩下了八个人,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凤善。冷云是妇女团的指导员,那时候才23岁。另外七位女战士大都在20岁上下,王惠民只有13岁。
③10月的一天晚上,部队来到乌斯浑河下游西岸的一个地方。乌斯浑河是黑龙江的一条支流,当时正在涨大水,河面很宽,水流湍急。部队首长让战士们准备渡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部队首长决定让八个女战士先过河。八个女战士来到河边,先下水试了一下深浅。就在这个时候,“啪啪啪”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接着就出现了成群的敌人。不好,敌人把抗联部队包围了。枪声一响,冷云赶紧把女战士分成三个小组,作好了战斗准备。
④冷云仔细一看,敌人正在追赶部队,还没有发现她们,她想:现在我们这里已经跟部队隔开了,但是也最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对,把敌人引过来,让部队突围出去。想到这儿,冷云对战友们大喊一声:“快,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女战士们一听,立刻一齐朝敌人开了火。
⑤敌人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抗联部队趁着这个机会发起了冲锋,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撤到了山上。部队首长往河边一看,敌人正朝冷云她们猛扑,她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他又带领部队往山下冲,想把她们救出来。冷云看到这种情况,急忙和女战士们一块儿喊道:“同志们!不要管我们,快点儿冲出去,保住手里的枪,抗战到底!”她们喊了三遍以后,又继续朝敌人射击。部队首长听到她们的喊声,又带着部队连冲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如果跟敌人硬拼下去,整个部队可能再一次被包围,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部队首长只好含着眼泪,带领部队向山上的密林里撤去了。
⑥日本指挥官一看没能消灭抗联的大部队,气得嗷嗷直叫,命令士兵全都朝冷云她们扑了过来。
⑦太阳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硝烟。女战士们的枪里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现在她们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要么被敌人抓住。冷云静静地看了看战友们,好像在说:“同志们,怎么办?”战友们也默默地看了看冷云,点了点头,好像在回答:“指导员,你就下命令吧!”冷云把手一挥,果断地说:“同志们,下河!”
⑧八个英勇的抗联女战士互相搀扶着,昂着头,一步一步坚定地走进了激流翻滚的乌斯浑河。子弹呼啸着从她们头上飞过,河水冲着她们的身体,她们坚定地朝前走着。这悲壮的情景,把敌人一下惊呆了。这些家伙万万没有想到,跟他们激战了半天的竟然是八个女战士!
⑨敌人的一排炮弹在八个女战士身边掀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白色浪柱。浪柱消失后,八个女战士的身影不见了,只有乌斯浑河的水还在不停地奔流着……
(有删改)
【1】解释下列词语。
(1)果断:___________
(2)跋山涉水:___________
【2】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3】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对八个女英雄的___________的描写,这句话在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中是对___________的描写,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女战士们___________时的样子,体现了她们___________的精神。
【4】本文和《狼牙山五壮士》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___________
11、阅读。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去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刹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个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
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为什么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美丽
1984年,她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她从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优秀的歌手,但是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根本就没有能力让她读太多的书。
读完初中后,她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名的成绩,考取了康定市的一个中专,还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没能继续升学。在知道自己不能接着读书的那个晚上,她哭了整整三个小时。“我们家穷,你就认命了吧,穷人家的孩子不能有太大的梦想!”她的父母含着泪劝她。
几天后,她来到县城一家酒店里打工。有一次,在酒店里驻唱的乐队人手不够,她就自告奋勇地上去凑了一回人数,结果让乐队的人一下子就惊呆了,他们向酒店老板请愿,希望能带走这个唱歌奇才。酒店老板听了她唱歌,觉得让她做服务员真是屈才了,但老板考虑到她毕竟年龄太小,不放心让她跟着乐队的人到处漂泊,就回复乐队的人说:“你们可以请她唱歌,但只能在我这里唱!”
此后的她更加努力勤奋,最终考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而后又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深造。
几年后,为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她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并最终以一曲《走天涯》红遍大江南北!她就是如今被誉为“妙音仙女下凡来”的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玛。
回想往事,降央卓玛经常会这样感慨:“我不认命,因为梦想是人生的土壤,只要有土壤,再孱弱的花朵也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一个四字词语填入括号里。
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
【2】文中的“她”是____________,她不能接着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老板为什么不让她跟着乐队的人到处漂泊?
_________________
【4】降央卓玛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练习。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
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根据《食物消化时间表》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毁坏一(_____)灾难一(_____)
【4】从加点词语“几百万年”“几亿年”中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
【5】“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列举的再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7】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有( )(多选)
A.生态灾难 B.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C.自然灾害行 D.人类滥用化学品
【8】文段中“本来”的意思是____,“本来” 强调了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
【9】从加点词“随意毁坏、不顾后果”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你一定感慨万分,请你就此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变魔术,改句子。
1.鲁本准备礼物。
扩句:
2.我用彩色笔在诗作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缩句:
3.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为陈述句:
4.填词语。
我还和姐姐争论过,( )是我们老师有知识,( )村长、区长有知识。
5.修改病句。
(1)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2)如果张佳佳成绩优秀,又肯帮助同学,大家所以都选她当班长。
16、按要求写句子。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见人很害怕。闰土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0、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21、作文:任选一题。
1.题目: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开头:在我心中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憋在心里又很难受。我真想找一个人,只能一个人,谈谈我心中的秘密。于是,我想到了你,因为你是我信得过的好朋友。咱们是无话不说,你说是不是?结尾:我已把我心中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你,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告诉我好吗?
要求:(1)根据题目和文章的开头、结尾,续写中间一段。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2.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一件事、一个人等),并把它记录下来,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定。
3.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的?选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
4.根据开头,自己命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浙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