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许昌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提示写谚语。

    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庄稼就成熟得较慢,这就是俗话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老农看到过了处暑之后,田里的稻谷还是没有冒出头来,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关于农业的谚语还有:_____________

  • 2、按要求填空。

    (1)我们学习了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的知识,我知道_______________、徵、_____、这五音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相当于哆do、来re、咪mi、索suo、拉la。

    (2)本学期的课文中,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__________;鲁迅忆起儿时伙伴闰土,印象最深的是“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______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老舍面对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_________,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作者)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爱国;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爱国;鲁迅面对黑暗的社会,发出的“惟有__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也是爱国。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填空

    “我今天还要准备下周的演讲比赛,不能和你一起去踢球了。”李明_________了我的邀请。

  • 3、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   _____________

    2)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窜出来 _____________

    3)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_____________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安慰自己。”这句话出自小说______,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小说主人公流落荒岛后做的一些事情,请按照顺序用小标题形式写出来: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读来或让人感同身受,或引人思绪万千。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贺借马抒情,因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对远方友人回归江南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3)跟一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对这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等方面都很了解,正如《增广贤文》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六年级两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______的闰土,______的郝副营长,______的李大钊,______的鲁迅……我们还感悟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如《学奕》告诉我们_________

  • 5、指出下面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一眨眼,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就过去了。(   )

    (2)长城静静地躺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一切。(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4)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文中的“远方“和“大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________,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_____(填两个词)表现了诗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2】写写你对“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理想

    穆旦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

    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

    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的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1】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句子,用“______”标出。

    【2】“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以第2节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 我说 您怎么会碰壁呢 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 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划“___”线句子加上标点。

    3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周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是_______描写。

    6这段话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

    【1】我能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2】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着这幅作品,我感慨万千,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把头埋得低低地。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歧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谨慎: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声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两股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小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①“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句中的引号表示:______

    A.提示这是特别重要的词语;B.引用父母的话;C.反话;D.双重语

    ②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A.解释说明;B.话题的转换;C.语意的跃进;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4】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谨慎地把我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1】张媛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她应该阅读材料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1)张阿姨昨天意外受伤接种了破伤风疫苗。今天单位安排接种新冠疫苗,她今天可以接种疫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叔叔早上接种了新冠疫苗,晚上和朋友聚餐,朋友向他敬酒,这酒他能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明对妈妈说:“妈妈,你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得新冠肺炎了,以后出门也不用带口罩了。”这种说法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灯的数目,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是“三英战吕布”。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我”屋墙上挂的是“_________”,上面画的是“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家乡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热闹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文本性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材料一】百家争鸣

    近年来,阅读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新闻等成为时尚。人们习惯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工具上进行阅读。像这样的通过网络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权威调查

    2010年、201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2010年

    4.25本

    0.73本

    32.8%

    2018年

    4.67本

    3.32本

    76.2%

    备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指的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进行阅读的人占总阅读人数的比率。(摘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材料三】相关报道

    “不在书店”位于厦门最出名的公园——中山公园西门附近。“不在书店”2011年开业,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书店”。老板麦子曾说:“独立书店,选书也要有独立精神,你在这里找不到畅销的成功学书籍。”近日,书店老板在微信留下消息:“不在书店,将于2019年1月1日永久关停。”据了解,书店关停,或与亏损有关。浪漫和文艺背后,是数年间日益上涨的租金和其他各种杂费。(节选自《海峡导报》)

    【材料四】补充事例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书籍。

    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摘自《现代金报》)

    【1】材料一中的“碎片化阅读”指的是(  )

    A.阅读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新闻等。

    B.用手机阅读所有文字。

    C.通过网络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

    D.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来进行阅读。

    【2】关于“碎片化阅读”的“忧愁”,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带来了海量的信息。

    B.碎片化阅读知识来源有随意性。

    C.碎片化阅读容易造成思维的惰性。

    D.碎片化阅读不利于构筑精神家园。

    【3】关于材料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的人均纸质书阅读量,相比2010年的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没有上升。

    B.2010年—2018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从0.73本提升到了3.32本。

    C.人们越来越喜欢阅读纸质图书,大多数人不喜欢阅读电子书。

    D.用网络、手机等方式来阅读的人,从2010年到2018年越来越少了。

    【4】阅读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

    B.日本、韩国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平等竞争。

    C.西方不少城市有文化基金为一些书店提供资助。

    D.以色列几乎每座图书馆都设置了儿童读书区。

    【5】选文选了来自互联网、报纸的有关阅读的相关信息、调查结果、相关报道与真实事例,这样的四种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有什么妙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开展了读书节活动,你想向全校同学介绍哪一本书籍呢?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要求说清楚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推荐理由。(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 16、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 18、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 20、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微笑、诚信、梦想、创意……)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