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宝库。照样子,进行趣味填空。
例:溜之(大)(吉)大利 身无( )( )不取 一如( )( )不咎
只争( )( )相处 蒸蒸( )( )三竿 自相( )( )重重
2、请根据提示填写合适的名言。
1.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
“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2.陶渊明的《杂诗》中有这样两句话:
“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其大意是: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 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3.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这样两句话:
“居安思危,__________。”其大意是:身处安逸,应当考虑到潜伏的危机,从而戒除奢侈、倡导勤俭。
4.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有这样两句话:
“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其大意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中“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一句既表现了伯牙________,又表明了钟子期是伯牙的________,我们可以用成语“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琴声。
我还会仿写: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2.表哥大学刚毕业,常常感叹创业艰难,对前途感到迷茫,外公便用“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鼓励他勇敢去闯。
3.根据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路牌上“穆家湖”的拼音标注应该是“__________”。
4.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一“暖”一“寒”再现了巧夺金沙江的喜悦和飞夺卢定桥的惊心动魄。
5.本学期学了很多诗,对《______》这首诗我尤为喜爱,因为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暂别书桌,走出zhái yuàn( ),揉了揉快要hún zhuó( )的双眼,与朋友们驱车追寻诗和远方……推开车窗,映入yǎn lián( )的是yí bì qiān lǐ( )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是无边的lǜ tǎn(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面面相(____) 慢条(____)理
滥(____)充数 (____)头(____)气
画蛇(____)足 手舞足(____)
喜出(____)外 披(____)斩(____)
⑴来自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写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写的。
【2】画线句中“移舟”指的是_________,该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沙白的《秋》令人称奇,你最喜欢我国现代或当代诗人的哪首小诗?请说说原因。
8、品读诗中的环境描写,悟湖阴先生的形象。
书湖阴先生壁
,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诗人______写在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
【3】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一水”对“_______”,“护田”对“_______”, “将绿绕”对“__________”。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写了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后两句写了___景色的自然幽雅,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的___。(填序号)全诗表现了湖阴先生的_________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5】后两句诗除了对偶,还采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___的感情,令整幅画面显得___________。
【6】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推开 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 鲜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旧 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括号里用“—”画去不恰当的词。
【3】文中的“小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大树”是指_________________,“小草”变成“大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生:历练后的飞翔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一个故事:有一年,上帝看见农夫种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很开心。农夫见到上帝却说,50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风雨、冰雹,不要有干旱、虫灾。可( )我怎样祈祷( )不能如愿。农夫 吻着上帝的脚道:“全能的主啊!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灾?”上帝说:“好吧,明年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因为没有狂风暴雨、烈日与虫灾,农夫的田里 结出许多麦穗,比往年的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可等到秋天的时候,农夫发现麦穗竟全是瘪瘪的,没有什么好籽粒。农夫含泪问上帝:这是怎么回事?上帝告诉他:( )你的麦穗避开了所有的考验,( )才变成这样。
一粒麦子,尚离不开风雨、干旱、烈日、虫灾等挫折的考验,对于一个人,更是 。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而我们每个人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总会 发现,点燃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当时被视为磨难和困苦的境遇或事件。一个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历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苦难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但( )当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了苦难,苦难( )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才是你人生中经过历练后的飞翔!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择合适的含有“然”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欣然 诚然 突然 果然
3.第 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麦穗竟全是瘪瘪的”是因为 ;而点燃我们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被视为 。由此我感受到: 。
5.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毛泽东看戏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来到上海。
晚上,我随毛泽东来到干部俱乐部礼堂,准备看《白蛇传》。观众都已坐好,大家一见毛泽东走入,都起立鼓掌。毛泽东一边招呼,一边由工作人员引导走向前排。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又向后面的观众招了招手,便坐下了。
毛泽东一坐下,锣鼓便敲响了。他稳稳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全身一动也不动,只有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
当金山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泽东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甚至浮现出一种紧张的恐慌。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口。
终于,许仙与白娘子开始了曲折痛苦的生离死别。我有经验,忙轻轻咳两声,想提醒毛泽东这是演戏。可是,这个时候提醒已失去意义。现实不存在了,毛泽东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神话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圈里累积凝聚,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顺脸颊扑簌簌滚落在胸襟上。
糟了,今天观众不少啊。我忧心地用目光朝两边看,身体却不敢有大动作,怕吸引别人更注意这里。还好,观众似乎都被戏吸引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台下的“戏”。
可是,毛泽东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我有责任保护主席的“领袖风度”。我又轻咳一声。这下子更糟糕,咳声没唤醒毛泽东,却招惹来几道目光。我不敢作声了。
毛泽东终于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怎么行?”
他沉浸在剧情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在我的记忆中 他是用两只手同 青蛇 握手 用一只手同许仙和 白蛇 握手 始终没有理睬倒霉的 法海
【1】联系上下推想词语的意思。
任其自然:____________
毫无顾忌:____________
【2】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3】还好,观众似乎都被戏吸引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台下的“戏”。台下的“戏”指____________
【4】随着剧情的发展,毛泽东的反应也在不断变化,法海出场——毛泽东 ______,许仙与白娘子生离死别——毛泽东______,法海镇压白蛇——毛泽东______
【5】读文填表。
描写方式 | 例句 | 作用 |
动作描写 | ____ | ____ |
语言描写 | ____ | ____ |
神态描写 | ____ | ____ |
【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
13、精彩片段:
第五章 红门(一)(节选)
正式选举没有如期进行,因为蒋一轮必须集中精力去对付春节前的全校文娱比赛。这种比赛每年进行一次。桑乔很精明。他要通过比赛,发现好的节目和表演人才,然后抽调到学校,再经他加工指导,去对付全乡的文艺汇演。弄好了,其中一些节目还有可能代表乡里去参加全县的文艺汇演。因为设立了比赛的机制,各个班都面临着一个面子的问题,不得不暗暗较劲。桑乔看到各班都互相盯着、比着,都是一副很有心计的样子,心中暗暗高兴。
蒋一轮有个同学在县城中学教书。一天,蒋一轮进城去购书,去看同学,恰逢那个同学正在指挥班上的女孩子排练表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同学见他来了,握握手,说:“等我排练完这个节目。”蒋一轮说:“我也看看。”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了。二十几个女孩子,穿一色衣服,衬着一个穿了更鲜亮衣服的女孩子,各人左手拿了一只好看的小碟子,右手拿了一根深红色的漆筷,有节奏地敲着,做着好看的动作,唱着“手拿碟儿敲起来……”在台上来回走着。一片碟子声,犹如一片清雨落进一汪碧水,好听得很。那碟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聚拢忽散开,声音竟变化万端,就像那片清雨是受着风的影响似的,风大风小,风急风徐,那阵清雨落进碧水中的声音就大不一样。同学看了一眼蒋一轮,意思是:你觉得如何?蒋一轮朝他点头,意思是:好!好!好得很!排练完了,同学和蒋一轮往宿舍走,一路走,一路说这个节目:“我是从《洪湖赤卫队》里化过来的,但,我这个节目比它里头的那个场景耐看。你知道怎就耐看?”蒋一轮感觉到了,但无奈没有语言。同学说:“我量大。我二十八个学生,加上衬着的一个,共二十九人。一片碟子声敲起来,能把人心敲得颤起来,加上那么哀切切地一唱,能把人心敲碎。二十九个人,做一色动作,只要齐整,不好看也得好看。”蒋一轮说:“我知道了。”
现在,蒋一轮日夜就想那个二十九个女孩同台敲碟子的情景,觉得他的班,若也能来它这么一下,即使其他节目一个也没有,就它一个,就足以让人望尘莫及。他算了一下,这个班共有三十三名女生,除去一个过于胖的,一个过于瘦的,一个过于矮小的,还剩三十个,个个长得不错。蒋一轮脑子里就有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站着的,就是他的三十个顶呱呱的女孩儿。蒋一轮甚至看到了台下那些叹服并带了几丝嫉妒的目光。但当蒋一轮回到现实里来时,就丧气了。首先,他得有三十只一样精巧好看的碟子,三十根漆得油亮亮的筷子,另外,三十个女孩还得扎一样的红头绳,插一样的白绒花。这要花一笔钱的。学校不肯拿一分钱,而班上也无一分钱。他想自己掏钱,可他又是一个穷教书的,一个月拿不了几个钱。他去食堂看了看,食堂里碟子倒有二十几个,但大的大,小的小,厚的厚,薄的薄,白的白,花的花,还有不少是裂缝豁口的。筷子一律是发乌的竹筷子。那样的竹筷子,不需多,只一根上了台面,节目全完。他发动全班的孩子带碟子筷子,结果一大堆碟子里,一色的碟子凑起来不足十只,一色的漆筷,凑起来不足十根,油麻地是个穷地方,没办法满足蒋一轮的美学欲望。至于三十个女孩的红头绳、白绒花,那简直是天堂景色了。蒋一轮仿佛看到了一片美景,激动得出汗,但冷静一看,只是个幻景,就在心里难受。
【1】第五章的标题是“红门(一)”,在小说中“红门”象征的是( )。
A. 富有 B. 喜庆 C. 革命 D. 吉祥如意
【2】下面与“精彩片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蒋一轮的同学指挥班上的女孩子排练表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他觉得这个节目很好。
B. 蒋一轮准备也排演一场《手拿碟儿敲起来》参加全校文娱比赛。
C. 蒋一轮想让政府出钱买三十只碟子、三十根筷子、三十个女孩的红头绳、白绒花。
D. 油麻地是个穷地方,凑不齐这些道具,蒋一轮的愿望不能实现,心里很难受。
【3】品读画横线句子,你体会到这个节目精彩、耐看的原因是( )(多选题)
A. 它是从《洪湖赤卫队》里化过来的。 B. 声音变化万端,如清雨落进一汪碧水般好听。
C. 唱词哀哀切切,能把人心敲碎。 D. 二十九个人的动作齐整,场面宏大。
【4】蒋一轮老师觉得排演这个节目必须“得有三十只一样精巧好看的碟子,三十根漆得油亮亮的筷子,另外,三十个女孩还得扎一样的红头绳,插一样的白绒花”,对于他这个“美学欲望”,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开国大典》节选,完成要求。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述上文后两个自然段,完成填空。
(阅兵式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文中“分号”隔开的句子前后内容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其中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侧重对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
【5】仔细品读文末一句,聚焦“欢喜和激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你的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1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17、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仿写句子。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从秋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从冬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桑娜站起来。
②浪花高。
21、习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你一定有过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如在学校和同学合作参加比赛、做实验、排演课本剧……和家人合作采茶叶、包饺子、打扫卫生……在社区与人合作进行公益宣传、猜灯谜、参加文艺汇演……请你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400字以上,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