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bào lù wú yí______ niàn niàn yǒu cí______ jǔ sàng______
wàng hū suǒ yǐ______ xīn mǎn yì zú______ qīng shǒu qīng jiǎo______
tuí rán______ chōu tì______ huō kāi______ diāo kè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竹节人》以童年时的玩具---_______为线索,展示了童年的________。你们现在也正处于少年儿童时期,你会做______玩具,会玩______。
2.《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告诉我们科学家猜测宇宙中除地球以外肯定存在着________ ,但以目前科学技术还没有找到另一个________。对于我们地球的生命起源,英国著名生物学家______写过一本书叫___________。
3.《故宫博物院》一文写道:“紫禁城的城墙______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_____,北面______,东西面______ 、______。宫城呈长方形,占地_______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____多座、房屋____多间。城墙外是____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________,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________。”故宫是我国封建统治的象征,但它的建筑艺术却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________。
3、填空。
1.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各自的首领是_____。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_____的_____,使_____的_____和使_____的_____。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过五关_____、水淹_____、败走_____。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下面是几句关于勉励的句子,先填上关联词,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1)( )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 )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 )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3)(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 )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你能用两句古诗或一句名言勉励人要用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起来,并改正。
(1)聊天 橱房 耐心( )
(2)悦耳 解释 摩法( )
(3)召换 嗓音 谋面( )
(4)联系 修理 蜜语( )
6、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关于这首词,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中读出来的。
8、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鉴赏
狼牙山五壮士
①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②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很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呕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③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④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⑤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跳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⑦“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⑧“中国共产党万岁!”
⑨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读一读,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绷得紧紧的(bēng běng) 抡一个圈(lūn lún)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
(2)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下面的句子,抓住加点词语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再写下来。
(1)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__________________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请思考后作答: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暇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文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波粼粼的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_______一词写出了月光照射的范围。皮鞋匠在想象这一画面时,音乐家所弹的音乐曲调应是_________________的。
【3】“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中写的主要事物是_______________;句中描写月亮动态的词是________,描写微云形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表现了《月光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致命的母爱
①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②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③“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唯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④“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⑤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⑥“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抽出了刺刀。
⑦敌兵一边收回刺刀,一边喃喃自语着:“亲爱的妈妈啊!幸亏您在梦中护佑,我被惊醒了,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从文章体裁与主题看,这篇文章和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_》最为接近。
(2)这篇文章写到了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另一位是________;也写到了两个儿子: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3)文章两次写到月光:第一次营造了宁静的氛围,第二次却带给读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3】文章第⑤⑥段已经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第⑦段敌兵的喃喃自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写女主人因给敌兵盖军毯招来杀身之祸,而是写女主人仇恨侵略者,趁敌兵熟睡之际,不声不响地杀死敌兵,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村庄唢呐咏叹调
在村里,奎三叔是很有威望的人,这种威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是“最好”,而不是“之一”,有多好?有人夸张地说,他的唢呐能使花溅泪、鸟惊心。鸟有没有惊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让我惊心。奎三叔吹唢呐是祖传的,到他这一代是第七代。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就将奎三叔请去,他吹唢呐不收钱,主家只是管一顿酒,完事后奉上一条烟就行。
在红事上,奎三叔的一把唢呐吹得风生水起。婚娶的人家热热闹间,大红的对联贴起来,人们进进出出,忙并喜悦着,村庄不大,都沾亲带故的,一家的喜事,是大家的喜事,都来帮忙,分工明确,迎客的、炒菜的、端菜的、搬桌椅的、打杂的……各担其青,井然有序。奎三叔别的不忙,只吹他的唢呐。很多孩子围着他,嬉闹着。他用唢呐模仿各种鸟叫,惟妙惟肖,像是一只只鸟藏在了他的唢呐里。新娘子接来后,他的唢呐吹得更响了。《百鸟朝凤》《抬花轿》……一曲接一曲。这唢呐声,像一尾快乐的鱼,游动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的田野上空,山听了含情,水听了含笑,路上奔跑的狗听了,会停下来朝空中多汪汪几声,喜鹊听了,喳喳得更欢。
老人们听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山村从此多了一个媳妇,她在这里扎下根来,与与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一起,栽下一柱新的炊烟,将山村本来就悠长的日子,抻得更长。
在白事上,奎三叔的唢呐低沉,声声带泪。办丧事的人家,院外墙上贴着白纸,上面三个字“当大事”,是的,这是逝者最后的一件大事了。逝者家人着素服,鸣鸣咽咽,哭得无比伤心。村里人都来为逝者送行。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他或她,将归于一生劳作的泥土,如田野上的一棵草,寂寂然活过,又寂寂然逝去,来和去都无声无息。奎三叔的唢呐呜咽,怆然,让悲者更悲,让病者更痛,即使是一个路人听了,也会心生酸涩。这是给逝者的最好的安魂曲。
在奎三叔的唢呐声里,来的来着,去的去着。在村庄生态的天平上,红事和白事,是两颗质量差不多的砝码。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村庄,在城市里定居下来。奎三叔也老了,把唢呐传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唢呐吹得行云流水。
唢呐声声,那是吹给村庄的咏叹调。在这咏叹调里,村庄矗立成岁月原野上的一棵老树,一些树叶新生着,而同时一些树叶掉落着。村庄,就这样永远苍老且年轻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
行云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
【2】奎三叔的唢呐声音变化多样,红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白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为“村庄唢呐咏叹调”中“咏”的是___________,“叹”的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奎三叔在村里的威望很高,这全因为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
B.奎三叔喜爱吹喷呐,红白事时人们请他去,不收钱,表现了奎三叔善良淳朴的品质。
C.“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一种悲凉的情感透过字里行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D.在村子的红白事里,村民们共欢喜共悲伤,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13、读下面倡议书,回答问题。
全民阅读倡议书
亲爱的读者朋友: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2016年寒假即将到来之际,沧州图书馆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让我们走进图书馆寻觅精神的食粮,让我们阅读经典书籍汲取成长的营养,让阅读伴随你度过休闲的时光,让尘封已久的经典书籍重新绽放光芒。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滋润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亲近图书,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品位,在阅读中成长成才。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和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亲爱的同学们,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6年寒假,沧州图书馆与你不见不散。
沧州图书馆
2016年11月19日
【1】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出两条阅读的益处。
益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4自然段的话句话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倡议书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沧州图书馆,迎面便是巨幅“全民阅读签名墙”。请你在签名墙上写下自己的读书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人,少年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迈进院内,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是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 )走到哪里,老和尚( )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始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腻烦了,画起来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子。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 )风天雨天,( )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吴道子这样有志气,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院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心里有底,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的画成功啦!”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中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章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哪些句子能看出《江海奔腾图》画得逼真?请用横线画出来。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吴道子的《江海奔腾图》,请写出两个。
________ ________
【4】我能提取文章重要信息,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吴道子成为“画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缩写与扩充句子。
1.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2.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3.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4.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5.《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6.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7.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17、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我怀念母亲。
(2)缩句: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
(3)修改病句: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4)改成反问句:一个人不能没有信用。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选择以下任一题目写作。
1.题目:美丽的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写字要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情,有的事情过去了也就淡忘了,但有的事情即使早已过去,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请以“一件令我_______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