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_______________ 汤汤乎若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鲁迅原名_______,浙江_______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_。从第八单元所学的课文中,我知道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自栽。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3、原文填空。
(1)芭蕉不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殷勤解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丁香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香空结雨中愁。
(5)《宿建德江》作者是 __________代的 ____________。诗句最后两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素养提升
有一群牛马在大草原上奔驰,由此你一定会想到描写内蒙古草原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吧,下面请你背一背,写一写。
敕勒川,______,天似穹庐,_______。天苍苍,______,____________。
5、好朋友,拉拉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寻常—— 心爱——
虔诚—— 美好——
6、阅读理解。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现代]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给下列诗句用/画出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体裁)诗,全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8、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上阙描写的景物有 、 、 、 。
【2】下面关于上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3】“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__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4】“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吻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阿尼帕妈妈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在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困难——( ) 团圆——(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说话断断续续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来
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
4. 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
5.读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最想对她老人家说:
10、 做出自己的泥模
童年时,我很喜欢在村头的青石碾盘上,和几个伙伴坐在一起(1)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地玩泥巴。抟泥模时,我总喜欢模仿别人:看阿三捏了只小狗,我也捏只小狗;看阿四捏成手枪,我把“小狗”揉掉,重新再捏成手枪模样……如此改来改去,最后什么“作品”也没有捏成,手里只空攥着一把湿泥巴。有一天,父亲下地时路过村头,看到了我抟泥模的整个过程。回到家后,父亲严厉地对我说:“你玩泥巴,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干嘛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呢?你就不会捏些自己想捏的东西吗?”说完,父亲坐下来,递给我一团湿泥巴:“来,你现在就捏,看能不能捏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来。”
身边没了参照物我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捏,三下五除二就捏出一只山羊来——家里的几只山羊一直归我养,我对它们的形态真是太熟悉了。尽管我捏的山羊没有达到(2)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程度,但起码父亲能辨认出那是一只山羊。“不跟别人学,你自己不也能捏出来吗?看,这只山羊捏得多好呀!那犄角、那肚子、那四个蹄子,多像啊!”父亲手托着我捏的那只泥山羊,对我大加赞赏。
捏出属于自己的“泥模”,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事都力争“独创”,力求避开模仿。
【1】将画线句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代替。
(1) ______ (2) ______
【2】父亲看到了“我”抟泥模的整个过程以后,严厉地对“我”说了那些话,这是因为“我”总是喜欢____________,跟在____________。
【3】对“无论做什么事都力争‘独创’,力求避开模仿”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仅仅靠模仿,就没有什么大的创新。要尽量避开模仿,才能有“独创”的可能。
B.做事只要“独创”,不需要点滴的“模仿”,二者不能相融。
11、买椟还珠
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1】珠宝商人因为( )把珠宝盒做得很精致。
A.想把珠宝买个好价钱
B.想要珠宝盒的销量更好
C.吸引更多的人买珠宝盒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买椟还珠”中“还”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牙还牙
B.原物璧还
C.返老还童
【3】你认为郑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
A.诚实
B.胆小
C.不识货
12、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举世震惊的大地震重创了北川旅游业。重建后的北川县加大了旅游宣传的力度,但来北川旅游的人依然不多。为改进旅游宣传工作,北川县对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游客了解北川旅游信息的渠道统计表
获取信息的渠道 | 朋友处获取 | 电视新闻获取 | 手机新闻、微信获取 | 微博获取 | 旅行社获取 |
所占比例% | 45.9 | 79.6 | 24.5 | 4.9 | 5.56 |
【1】从统计表中反映出北川旅游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针对这一问题,请你对北川旅游发展的宣传工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
13、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1、本段话的中心句是 。
2、“村民们”指的是 。
3、这段话中 这个词语最能概括“村民们”的劳动状况。
4、对段末所提出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14、阅读理解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
知道一些事,间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如许: 素:
【2】“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
A. 西瓜被路人偷吃。 B. 西瓜在海边被海水冲走。 C. 西瓜被獾猪、刺猬、猹偷吃。
【3】闰土告诉“我”哪些新鲜事(以小标题形式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转述句。
1.“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小强说:“下课后,你帮我把作业本拿到教导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被”字句:________
21、习作。
从以下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话题一: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是诗词小达人、小小歌唱家;或是运动小健将、画画小天才;或是巧手小厨师、魔术小天使……你最擅长什么呢?请以“我是 ”为题,分享你的故事。
话题二:下面提供了两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1)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志愿者徐明
(2)环境:月光下的村庄人物:铁蛋、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