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修辞辨析。

    1.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  

    2.一首诗,就是一清淡的水墨画。  

    3.不都把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

    4.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写出下列句于运用的描写方法。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___________

    3.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___________

    4.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位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___________

  • 3、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巧( )天工       ②忘乎所( )       ③别出心( )

    ④全神( )       ( )笔生花       ⑥斩钉截( )

    (1)这样( )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2)在奥运会场上,射击手们都( )的盯着射靶,准备着射击。

  • 4、根据拼音写生字。

    我想去天______海角游玩,我想去看黄yīng ______,所以我不怕劳累。

  • 5、日积月累

    (1)郝副营长的死让我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我想起了诸葛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拼死阻挡日寇,我想起了李纲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因为陆游说过:“______________。”

    (2)春天是美丽的,在朱熹的眼中是“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杜牧的眼中是“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 8、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生,有的人虽生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该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我”对雨天的___________之情。

    【3】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冬来临前,妈妈给你买了一件漂亮的新羽绒服,你特别喜欢它,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穿出去。请写出你想穿它的渴盼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你在文中找出4个意思一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元宵节指的是______(具体时间),这一天人们________,小孩子们________,大家还必须__________

    【3】文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4】①句中的“又”表示_________,①②句此文段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从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_的段落结构。

    【5】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我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选段中,“她”指________“他”指________,“他们”指________

    【2】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

    【3】选段主要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象,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沉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看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了15天了。当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时,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1936年,他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冯·卡门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在美国,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札炮声中诞生了。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又强烈地躁动起来: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时的钱学森已下定

    决心,随时准备回国。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一位高级军官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的回国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岁月,在我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1】“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中“心迹”的意思是_______,钱学森的心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钱学森当时已经有很高的成就,国外官员非常想留住他。

    B.这是美国军官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

    C.这句话说明钱学森是美国最杰出的人才。

    【3】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想一想哪种写法更好,并说明理由。

    (1)当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时,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2)当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时,他多么希望脚下的轮船快一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描写了钱学森,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5】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短文第一自然段应该插入到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前面。作者把它放在开头,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学成后归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一小部分留学生认为国外生活条件更优越,不愿回国。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你误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 (   )(   )。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2)母亲对我的评价是( ),这是( )的爱,父亲对我的评价总是( ),这是( 的爱。(2分)

    (3)作者认为当初自己很幸运是因为(   )。(1分)

    (4)文中画线处的这个是指(   ),作者认为不全面的原因是(   )。(2分)

     

  • 14、重点段落品析。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的决心和 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改为字句)

     

    (2)小萝卜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改为字句)

     

    (3)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用加点词造句)

     

    (4)小萝卜头大概是刚下课。(修改病句)

     

    (5)这种虫子陪伴着常年里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缩句)

     

    (6)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7)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照样子写一个比喻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 18、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按给出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这种修辞仿写句子)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及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善意的谎言

    提示:我们常说,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那么善意的谎言可不可以有呢?请写出你的想法。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