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大同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古诗词。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把下面有错别字的词语改正过来,写在横线上。

    1精致 澳秘 呤诵 侠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嗅到 纹理 议式 瀑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盼》一文以______ 为线索,从孩童的视角叙述事情的经过,围绕一个_____字,写了“我”得到雨衣,盼_______;下起了雨,盼_______;没法出门,盼________;盼来雨天,________等表现,表现了童年的快乐与美好。

  • 4、课文内容回放。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锺子期死,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5、回忆学过的知识填空。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青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迢迢牵牛星》借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人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聚的悲剧,表达了离散恋人之间的愁绪。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段话加点的字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把时间的流逝写得细腻感人。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

    (4)把传统文化赏识和格言谚语补充完整。

    五行:__________土 听君席话,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作者对敌人不屑一顾,对人民全心全意。________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_____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穷困潦倒,生活落魄。_____

    【2】下列对诗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 7、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综合实践

    【材料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影响了全民就业。2020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小地摊关系着大民生,蕴藏着大学问。城市管理者要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此,救国歌试。“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材料二】

    “又可以摆地摊了,真好……”

    最近,这快活的话语伴随两会的召开在市井间疯传,不知怎的,我听得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在疫情期间,这条亲民的政策,犹如一道人性的黎明,一下子将“人民至上”的箴言拉近泥土,贴近大地,揉进苍生。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北宋的《清明上河图》,市井的繁荣让汴京城有了人间温情与底气。今天,久别的地摊景象再次与城市的高冷重逢,令寒冬有了庇护,今黑夜有了光亮,令蹒跚有了从容;令喘息有了方向

    【材料三】

    伴随着这股地摊潮流,一则一年前的旧闻再次登上热搜:

    寒假期间,读初二的德州男孩跟他妈妈要了800元,买了400多个玻璃杯和300多个乒乓球,往玻璃杯里塞了金额不等的钱,参与者只需要购买与投掷次数相等的乒乓球。如果乒乓球被成功扔进杯子里,那么杯子里的钱就是参与者的了池在元宵节灯会上租了个场地,摆起了地摊。摆了8天地掉轻松就赚了1万7千元。

    他会怎么花这笔钱呢?小男孩的回答也是超暖心了——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要给她买一台手机。

    【1】该【材料一】中画“——”的句子,我会想到《淮南子》中的这一句: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的句子,加点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的句子,文章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现在国家允许摆地摊了,即将升入初中的小明。想利用暑假期间摆地摊,体验生活,不过,妈妈并不认同这一想法,再三阻拦。请你分别站在妈妈和小明的角度上展开辩论,联系三则材料以及生活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全面地看待事情。

    妈妈

    小明

     

     

  • 10、阅读。

    山海关

    ①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②——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③这铮(zhēng)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④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那高高的箭楼,巍(wēi)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páng bó)的雄关浑然一体,无比壮观。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ì dié)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⑤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yān]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面蜿蜒(wān yán)而来,向着南面仲展开去。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jǐn)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⑥站在这雄关之上,人的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我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大踏步地向着西北走去,一路上去登临那一座座的屏藩(fān)要塞,烽(fēng)台烟墩(dūn)。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yōng)关、雁门关,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关口。我又想返回身来,纵缰(jiāng)驰马,奔腾于广袤(mào)无垠(yín)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我还想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qǐng)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⑦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之上,身披盔(kuǐ)甲,手执金戈,站立在这成武的雄关之上。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

    ⑧在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rǎng)、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hàn)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yān]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⑨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⑩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1】读句子,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1)那高高的箭楼,巍然(sǒng   zhù)立于蓝天白云之间。

    (2)北面是重重叠叠的(yàn   yān)山山脉。

    (3)我想纵缰驰马,奔腾于广(máo   mào)无垠的(sài   sè)外草原之上。

    【2】读下面的句子,用另外的词语替换带点词,意思不变。

    (1)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 )

    (2)如今,这雄关已成为历史陈迹( )

    【3】山海关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5】第6自然段,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精神异常振奋,并由此萌生出_______个愿望。借助表格梳理一下,分别写了哪几个愿望?

    第几个愿望

    去哪里?

    如何去?

    去干嘛?

    第一个愿望

    ____

    ____

    ____

    ……

    ____

    ____

    ____

    【6】读下面的句子,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

    (2)山海关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 )

    (3)山海关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更是中华民族英雄历史的见证人。( )

    (4)在捍卫中华神圣疆土的历史长河里,如果不是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根本不敢去山海关。( )

    【7】山海关为什么号称“天下第一关”?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8】读完全文,猜一猜作者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请分条表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9】你会怎么朗读第7自然段呢?请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1)声调:稍高     适中     稍低

    (2)语速:稍快     中速     稍慢

  •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古人因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在选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①段,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②作者觉得虽然“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________,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解不完的问题,所以才不至于太________了。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⑤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资料: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看见了一篇好的故事(“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 注解》

    【1】结合资料可以看出,作者的理想是________的,但现实却是________的。选文通过这样的矛盾,写出了作者向往________,也相信美好的故事有一天会到来的心愿。

    【2】读第④段,完成练习。

    ①“真爱“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你体会到的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想挽留住这个美好的故事 B.“我不在小船里了”说明梦醒了

    C.“我“后悔做了这么美好的梦 D.这个梦表现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结合资料,下列对“昏沉的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昏沉的夜“表面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指当时黑暗的社会

    B.“昏沉的夜“象征着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混乱,人民被压迫的局面

    C.“昏沉的夜“中灯光昏暗,美好的梦境无法继续,只好回到现实之中

  •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米雕

    ①去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说话。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粒米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印章,章上有两个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来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在争着观赏时,米粒蹦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支吾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他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他的雕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子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练出了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上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凝聚了屈茹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这粒米是(  )

    A.爸爸花钱买的。

    B.爸爸用摄影作品换来的。

    C.屈茹赠给爸爸的。

    D.爸爸参加摄影比赛得的奖品。

    【2】屈茹主要用(  )练雕功

    A.木头

    B.竹子

    C.头发

    D.石头

    【3】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  )的写作顺序。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4】文章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

    A.爸爸说这叫微雕。

    B.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C.去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

    D.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5】文章末尾提到的“一种精神”是指(  )的精神。

    A.坚定执着

    B.不怕挫折

    C.精益求精

    D.爱惜物品

    【6】你觉得为了那一粒米雕,爸爸把沙发拆了,这值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过生日时收到过什么特别的生日礼物吗?你明白送生日礼物的人的用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

    ①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②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③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④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⑤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选自《读者》2013年第1期)

    【1】请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件主要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①但他在我最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作者是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他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本文即属于他讲的故事,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这位王老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字。

    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改写句子。

    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句子进行扩句。

    1他托父亲给我鸟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看见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扫出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 19、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20、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题目:回首……

    提示:这一学期,这一年,这六年,在美丽的母校,在你和同学、老师之间,一定发生了许多值得回忆的瞬间,请你选择一个,把故事完整的再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