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工整规范地默写《草原》一课中表现民族团结,依依惜别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积累填空。
(1)《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唯有不断革新,国家才有新进步。正如《礼记》中所说:“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4)即将升人中学,我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填写恰当的诗句、名言、警句或谚语)
3、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 长征》)
(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春日》)
(5) 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6)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7)我乘船旅行,突然天空中乌云翻滚,紧接着就下起了大雨倾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晴朗的夏夜,我信步来到河边,听蛙声阵阵,嗅风儿吹来的稻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9)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
(10)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曹植)
4、基础知识链接
1.《三国演义》中,_________ 曾经想以献宝为借口,想乘机除掉董卓。
2.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_________ 把自己比作鱼,把 _________比作水。
3.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_________。
4.鲁滨逊是_________ (国家)人,他上岛后最想吃的是_________。
5.鲁滨逊上岸后的第一个家是______(A.一个山洞B.一座小木屋C.一顶帐篷)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李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读书时要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字都是有价值的。正如古人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__________,我的日子演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__________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__________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读着这些句子。我能想到《长歌行》中这样写到“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起牛郎织女的传说,我能想到《迢迢牵牛星》里试样写到:“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其中一联诗句即可)
6、我能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另一首诗词:《______》。
【2】这首诗歌的结构特点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3】读一读,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诗句,我发现“__”字用得精炼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人名),诗中“簸”的意思是______。
【2】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织女家,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涯”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话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奔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3】这两句诗使人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_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幽静”说明了小路__________,“断断续续”说明______________。
【2】“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这表现了( )
A.姑娘很想见贝多芬。
B.姑娘很想听贝多芬弹琴,她太热爱弹钢琴了。
C.姑娘喜欢追星,不喜欢做家务。
【3】画“_____”的句子中姑娘是随便说说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又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 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1】第②句中的关联问使用有误。请修改: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对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有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
11、非文本阅读
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1.忌食用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忌食”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8岁的小军觉得这药的味道很好,于是他每天吃三次,每次吃1袋。(_____)
(2)小军嫌天太热,用冰水冲服醒脾开胃冲剂。(_____)
(3)脾胃阴虚的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_____)
【3】出现下面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约?( )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腹胀腹痛。
B.近段时间,李江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导致面黄乏力。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12、读下面短文,并完成练习。
一个巴掌也能拍响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着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着:“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呀?”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着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着:“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得响。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仍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呼唤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那一届奥运会上,他成为当时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女人,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的不能行走。
【1】“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2】文中说“她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这里的“暖流”指的是什么?
【3】照样子写句子。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郎织女(节选)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 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亨,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从此以后”是指从__________以后。
【2】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__________。它写出了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是_______,眼睛________,嘴巴________。
【2】画句子。
(1)用“ ”画出能体现翠鸟有耐心的一个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3】“小鱼悄悄……锐利的眼睛”这两句把_______和_______对比,突出了翠鸟动作______的特点。
【4】你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改成比喻句。
晨雾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必须马上回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唱歌。他喜欢跳舞。(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妈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你不能不听我的建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的声音最难听。(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感情。(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喜欢这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月色皎洁、清亮如水的景象。(仿写句子,要求引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有你,真好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
(2)把事情写具体。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至少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