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稿( ) 嗽( )
搞( ) 喇( )
详( ) 挽( )
祥( ) 逸( )
2、组词。
殿(______) 五(______)缤(______) 钥(______) 奥(______)
翱(______) 日(______)月(______) 预(______) 小(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fèng xì níng shì kāng kǎi wēi fēng lǐn lǐn
( ) ( ) ( ) (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的小鸟 ________的花苞
________的甜香 _______的清风 ________的风光
5、我来填完整。
(1)柳是 的使者,杜甫的《腊日》中有这样的诗句:“ , 。历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并逐渐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习俗和 的柳文化。
(2)古时候,寒食节期间,家家有门前 的风俗。到了宋代,人们不仅门前插柳,还要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儿,坐着插满 的车子、轿子,到郊外 。至今,还有人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墓前以示 。
(3) 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与“ ”谐音,折柳相赠有“ ”之意;二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 ,所以,诗文中常用“折柳”来表达
之意。
(4)戴柳之俗含有 、 的意思,此其一。其二是:俗话说:“ , 。”柳是很容易扦插的树种,生机蓬勃,因此戴柳又有 之意。
(5)历代诗人都喜欢以柳入诗。《诗经》中所写的“ ”,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唐朝以后,咏柳的 , 。如:“夕阳返照桃花坞, ”,“ ,勾引春风无限情。”等。但是,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当数 的《咏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6)《春江花月夜》:跟着音乐 ,如沐春风,如临 ,如卧 的花间,如披 的锦绣……
6、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描写的是( )
A.元旦节 B.除夕夜 C.元宵节
【3】这首词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押的是“ou”韵。
B.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今年元夜的情景,下阕写的是去年元夜的情景,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C.从“花市灯如昼”可以看出词中描写的节日有观灯的习俗。
7、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补充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
①攀(五岭)②越( )③渡( )④夺( )⑤翻( )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9、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黑色的雪花
1991年夏天,一支登山探险队开始攀登喜马拉雅山。登山队将到半山腰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大片乌云,直向山顶压了下来,霎时间狂风大作,大雪漫天,飘下的雪和山上的雪纷纷扬起,旋转着,飞舞着,雪片像刀子一样,刮打着队员们的脸。登山是不可能了,探险队员们只能找一个背风的岩壁躲起来,想着等风雪过后再登山。
“快看,黑雪!”忽然有一个队员惊叫了起来。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不知从何时起,雪花不再那么白了,夹杂着一些灰色的雪,渐渐地,雪越下越大,雪花也越下越黑,满天的黑雪旋舞嘶吼,半空中像有一个披着黑袍的恶魔一样,遮住了阳光,昏暗一片,好像进入了黑夜。队员们从飘落的黑色雪花中,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酸味,让人觉得恶心、反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雪终于停了,天也亮了,放眼望去,只见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一片,银白圣洁的喜马拉雅山雪峰,变成了一座黑色的雪峰,黑黢黢的,默然矗立着,失去了女神光艳明丽的神采。队员们的衣服上也都沾满了黑色的雪,令人厌恶却难以揩掉,登山计划就此受挫而取消。
喜马拉雅山下了一场黑雪,这件事很快引起了科学家、环境学家的注意。经过化验调查,原来黑色的雪中含了很多碳的细微颗粒和一些沥青颗粒,同时还有一种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溶解物,所以会产生刺鼻的酸味。
那么,这些黑色的雪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它们是从遥远的科威特飘来的。在1991年年初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战败撤退时点燃了科威特境内的几百口油井,熊熊烈火,黑烟蔽日,大量的石油污染物流散。石油燃烧后的尘埃飘到高空,经过长期旅行,凝成了黑色的雪,于是,喜马拉雅山洁白的雪峰上降下了这场罕见的黑雪。
【1】这篇短文先写了一件事,这件事是( )
A.登山探险队攀登喜马拉雅山时,发现下了黑雪,登山队员们很难受。
B.登山探险队攀登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下了场黑雪,雪中伴着一股刺鼻的酸味,登山计划就此受挫而取消。
【2】喜马拉雅山下黑雪的原因是( )
A.黑色的雪中含了很多碳的细微颗粒和一些沥青颗粒,同时还有一种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溶解物。
B.在1991年年初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战败撤退时点燃了科威特境内的几百口油井,熊熊烈火,黑烟蔽日,大量的石油污染物流散。石油燃烧后的尘埃飘到高空,经过长期旅行,凝成了黑色的雪。
【3】这篇文章先写(____),再写(____)。
A.观察到的现象 B.现象产生的原因
【4】针对这个现象及现象产生的原因,你有什么好的倡议?在好的倡议后的括号里打“√”。
A.战争也能让环境恶化,我倡议全世界的人民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保护环境。( )
B.禁止使用石油,石油带来的污染太可怕了。( )
【5】读了上面的短文,我知道了倡议书的内容该怎么写。在下面说法正确的后面的括号里打“√”。
A.津津:先提出解决问题的倡议,再写清楚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 )
B.宁宁: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倡议。( )
C.丹丹:先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再写清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倡议。( )
【6】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河的自述
我叫黄河,全长5 464千米,生于10万年以前,我的源头在青海巴颜喀喇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 区)。千百年来,我哺育着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都把我认作民族的摇篮,称我为“母亲河”。
从前,人们总爱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说的是我含的泥沙量大。我每年要把16亿吨泥沙带走,淤在下游,把河床抬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悬河”。这些我都没有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我,几万年也都这样过来了。
最近又有一句话说我——“跳进黄河洗不净”,我听了很伤心。要是以前“洗不清”,澄澄(chéng dèng)泥沙就清了;现在洗不净,可事关我个人“品质”。不知道最近大伙到我那儿看了没有,我中游支流的汾河、渭河、洛河、新蟒河、沁河都脏(zāng zàng)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简直成为“排污沟”,脏东西超了好几倍,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质都在三类以上,既能浇地,也能到机器里转转;现在好多河段的水质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当景观用水,也有人提意见。别人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脏过。从三门峡以下到入海口,7个水质监测口,有6个说我脏。他们对我说,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饮用水都从我这里取,为了让人们喝得放心,处理脏东西花了好多钱。
我知道,今年这样脏,与缺水有很大关系。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干渴过,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年份。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我今年的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半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问了,不是说不让往你那里排污吗?其实也有人管,但总有人偷偷地排,检查的人来了,少排点,检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误。管这种事的也不好办,有人总结得很形象,叫“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更何况,还有一些不肖(xiào xiāo)子孙说是当地挣钱重要,把帮我处理干净的事往后放放。我听说,天津已经不用我了,我真羞愧。人们费老大劲(jìn jìng)修了引黄济津的水渠,我却帮不了他们的忙。要是再这样给我身上泼脏水,我这母亲河就变成臭水沟了。
救救我吧!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仔细阅读短文,从母亲河的自述中,你获取了哪些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干渴过,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来水最少的年份。”句子中加点的短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回答问题。
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我今年的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半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上句中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感悟。
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身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本文作者鲁迅,原名______,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等,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他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的坏脾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 )
A.完全没有听到 B.听得清清楚楚
C.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D.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5】文中描写了___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
【6】文章的结尾说“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理想的风筝(节选)
苏叔阳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青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这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那浮在脸上的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1】短文主要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一个拟人句,说说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句对刘老师的语言描写,抄写下来。并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章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决心不再想狼和狐狸的事。真是怪,他越是决心不想狼和狐狸的模样,越是清清楚楚地在他脑子里显现出来。而且不知什么缘故,总觉着有一只狼,在屁股后面跟着他,拖着长长的大扫帚尾巴,瞪着两只红红的小眼晴,伸着鼻子,闻他的屁股。他不时地转动着脑袋,左右回头往后看,可是什么也没有。真是俗话说的,越胆小就越害怕。
他走着走着,脑子里又出现了狐狸的身影。他忽然觉得在屁股后跟着他的不是狼,而是一只狐貍了。他似乎感觉到,狐狸毛茸茸的嘴巴已经触到他的脸了。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不由地用手摸摸脸。
【1】选段作者是__________。选段描写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
【2】关于文中主人公的故事还有很多,下列故事和他无关的是( )
A.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B.在还乡河里游泳被妈妈打
C.撒尿浇灭了导火索 D.被敌人抓住,咬了警备队长一口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从“_______”“_______”两字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丁香花更显俏皮活泼。
【2】从“_____”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还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开得____而美丽。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人说,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小练笔场。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这是一种温馨的画面,还是一种……请你说说对这个画面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