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____)
2.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____)
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____)
2、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是作者在______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中引用了司马迁说过的话: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2.在很多古诗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想到坚贞不屈的李大钊,你想起了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读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知道了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美写的《_______________》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在《_______________》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小说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的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
5.长久地近距离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代替句子中划线部分的意思。
囫囵____枣 别出____裁 张____李戴
____经风霜 聚精会____ 惟妙惟____
1.有的同学读书总是不加分析,笼统地接受。______
2.从旧社会过来的很多老人都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______
3.我们读书时,千万不能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之《水浒传》。
1.“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这两句诗出自《水浒传》。诗中“好人”是指_____________,被人称为__________。
2.《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以《三国演义》关云长面目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_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是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_______________。
5.《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__________,和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yī shang mǎ tí lǐ mào róu měi
(____)(____)(_____)(____)
wēi xiào mèng xiǎng huā lěi cēn cī
(____)(_____)(_____)(_____)
6、沙白的《秋》令人称奇,你最喜欢我国现代或当代诗人的哪首小诗?请说说原因。
7、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2) 。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请至少写四个景物出来。
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燕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国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1】文中开头写父亲听我唱《送别》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父亲所说的“好可惜”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说:“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作者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燕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叙事的?我唱《送别》歌与写燕子有着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看待这种“美丽的错误”,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快车。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
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______ 、________” ,说明灯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4】这两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的情景,这一天的气氛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飞夺泸定桥(节选)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 )着冲锋枪、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有改动)
【1】选择正确动词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拿 攀 背 带 冒
【2】战士们飞夺泸定桥时遇到的困难有( )(多选)
A. 没有武器 B. 桥上无板 C. 敌人固守 D. 敌人火攻
【3】“飞过来吧”含有什么意思?( )(多选)
A. 在敌人眼中,这没有木板的铁索是无法过的,除非能长翅膀“飞”。
B. 在敌人看来,红军就算能攀索过来,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封锁下,也无法到达桥头,除非能从空中突然“飞”降下来。
C. 敌人十分狂妄,瞧不起红军。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成语。
(1)形容事态极其危险。(__________)
(2)奋勇直前,不顾生命。(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对飞夺泸定桥的红军战士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建设制造强国,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更多的资金转向实体经济,从而走出一条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子;同时,要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号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激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
古为今鉴,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对工匠精神的精微阐释。如古代描述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用“切、磋、琢、磨”来展现其中的______;又如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表现的是______;又如《考工记》中倡导的“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表现的是学习传承;再如,《庖丁解牛》中十九年不换刀,一心研究解牛的厨师表现的是_____。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并不缺少匠人匠心。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
工匠精神贵在传承,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塑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国工匠”走向“前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工匠精神不仅有了具象的模范代表,而且有了可学可敬的典范。既是受“大国工匠”的带动,又是得益于社会的广泛认同,人们对匠人愈加尊重、对工匠精神愈发推崇,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也更为肥沃。
涵养工匠精神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创造保障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加强高技能产业工人培养。劳动者只有进行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劳动实践,才能既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又通过创造性劳动享受美好生活。
【1】“涵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能控制情绪的功夫;②蓄积并保持。在“涵养工匠精神”中,“涵养”应选第________中解释。
【2】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尽心尽力 专注执着 仔细认真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广泛认同,为工匠精神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______
(2)有了制度保障,加强技能产业工人培养,就能涵养工匠精神。 ______
(3)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是因为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进行科技创新。
______
【4】写出“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吧。
致 爱 丽 丝
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许都听过。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的经历。
那一天,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 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 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 爱丽丝含着眼水说 多好的老人呀 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感招引,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您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所喜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冷寂( ) 旋即( )
(2)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通过学习《月光曲》和阅读《致爱丽丝》,可以看出贝多芬是 一个人。
14、课内语段精读。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柏,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镍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选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作者笔下的所有景物都和_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展现出醉人的江南水乡风光。
【2】画横线句子中的“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作者梦中回忆山阴道,是因为( )
A.那个地方寄寓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B.那个地方是作者的故乡。
15、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20、虽然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但是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夜晚,在你的下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是小虫在树下开家庭会议,是小鸟在树下讲述一天的见闻,还是小朋友在树下做游戏呢?请你以“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为题,发挥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吧。
要求: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想象合理,字数在400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