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补充成语
雕________画________ 不落________
古________古________ 余________绕________
曲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不胜________
2、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
(3)不忍舍弃或离开。 ( )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 )
(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希望( ) 优越( ) 卑微( )
静默( ) 改善( ) 坚决( )
反义词:伟大( ) 分裂( ) 卑微( )
赞叹( ) 傲慢( ) 结束( )
4、把词语补充完整。
笔走( )蛇 排山( )海 别出( )栽
5、知识回顾。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佳节,漂泊的游子不禁起了思乡之情,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4)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必背古诗词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和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选连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恨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_______》。
【2】“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
【3】写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
8、课外类文阅读。
移家①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移家:搬家。②浑:全。
【1】这首诗作于诗人________时,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________的深厚感情。
【2】全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的无限痴情。
【3】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下列对“系”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的“系”是“约束、羁绊”的意思。
B.“系”字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
C.“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D.“系”字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表现出它们对主人的款款深情。
【4】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挥师出祁山,准备一举歼灭曹魏大军。但是,由于蜀将马设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诸葛亮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曾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魂不附体。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因此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诸葛亮下令,把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同时,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不得惊慌乱动。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中,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的城楼之下。此时,诸葛亮一人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掏,焚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而且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司马禁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选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A.欲擒故纵
B.反间计
C.空城计
D.调虎离山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诸葛亮挥师出祁山,一开始就是在防守,而不是进攻。________
②马谡失守街亭,让诸葛亮一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________
③听说司马懿大军要杀来的时候,诸葛亮身边的人都非常镇定。________
④故事的结局是,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怕有埋伏就退兵了。________
【3】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方“形势十分危急”?
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应对即将到达的司马懿大军,诸葛亮做了哪些安排?
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说说。
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蚂蚁的世界不堵车
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人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忙忙碌碌的景象。蚂蚁的视力很差,只能(分辨 分辩)出十几厘米以内物体的简单形状。它们在自己的领地上生活,并不会阅读《交通指南》之类的书籍,却从来不会发生交通堵塞的状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
科学家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拥有一种令人惊叹的特殊本领,它们非常善于(交换 交流)路况信息,从而保证同伴随时都知道周围道路的具体情况,使它们选择最佳的行走路线。
研究人员首先在蚁巢附近摆放了一些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在蚁巢和食物之间建立了一宽一窄两条通道。不一会儿,食物吸引了大批蚂蚁赶来搬运。一开始,蚂蚁随机地选择行走路线,较窄的那条通道很快就变得拥挤起来。没过多久,怪事发生了。一只从拥挤的窄路上返回蚁巢的蚂蚁,途中遇到了另一只迎面而来的同伴,前者会尽力将后者“顶”向另一条宽敞的通道。如果路上没有遇到拥挤的麻烦,它就不会这么做。 后来,研究人员又在食物和蚁巢之间建立了多条纵横交错的通道。不久,其中路途最短、最宽敞的那条通道必然成为蚂蚁们的首选。不过,只要这里即将发生拥堵,它们就开始用身体相互“顶”起来。许多蚂蚁立刻转身选择另外的道路,这样每条道路都能够(保持 坚持)畅通无阻。// ( )
人们很难解释蚂蚁这么做究竟是出于自私还是无私。从某一只蚂蚁来看,它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想法。但是从蚂蚁整体来看,它们使用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以后,却使整个群体运行得相当有秩序。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现在,人们利用发达的通讯技术,让所有的车辆都能及时地了解周围道路的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行走路线,这样一来,交通(拥堵 拥挤)的现象就大大缓解了。// ( )
【1】用“√”在文中( )里选择合适的词。
【2】缩句: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字词的意思。
a.……前者会尽力将后者“顶”向另一条宽敞的通道。这里“前者”指的是(____),后者指的是(____) 。
b.但是从蚂蚁整体来看,它们使用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以后,却使整个群体运行得相当有秩序。“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指的是(____)。
c.为了寻找蚂蚁世界“不堵车”的答案,科学家做了两次实验:一次实验是(____),另一次实验是(____)。两次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____)。
【4】文中已用“//”符号把短文分成了三部分,请仿照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概括第二、三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几个字拟写小标题。
【5】人们从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善良是美德
①像往常一样,你放学回家在客厅里写作业,我在厨房做饭.突然,你想起了什么,兴冲冲地闯进来:“妈妈,妈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看见你的眼睛在放光。
②“你得了100分?”我问。“不是。”你说。“受学校表扬了?”我又问。“也不是。”你摇摇头。“那有什么好高兴的。大惊小怪。”我不以为然。
③“我们班陈佳佳今天被留在办公室罚做作业,我太高兴了。”我被震了一下,不是因为陈佳佳,而是因为你——我的女儿。我没想到你的心胸那么那么狭窄,那么喜欢看别人倒霉。就像有个词说的那样——幸灾乐祸。“同学都受罚了,你怎么还那么高兴?”我觉得你不应该。“哼,她不做作业还撒谎说本子忘带了,还是我揭发出来的呢!”你补充道。
④我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因为大队长不是你而是陈佳佳,你一直耿耿于怀。我在欣赏你好强的同时又不由地有点难过。你得意地跟我说这是竞争。不错,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有时候竞争还相当残酷,但你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在校园里,你们之间的竞争应该是良性的,善意的;应该是你好了,我比你更好。而不是通过揭短、毁誉来反衬自己。别人退步并不意味着你的进步啊。
⑤你将不良行为揭发出来,这做法本身并不错。但若我们换一种方式,直接向佳佳本人指出缺点,要她改正,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她出丑,被老师惩罚,这一样能帮助她改正错误,岂不是更好?这样,你们还是好朋友。
⑥我发觉你们这一代人都十分地敢想敢做。因为在你们的头脑里没有框框,你们生在一个个性可以得到自由发展的时代,这是你们的幸运。 但我认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还是重要的,即使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
⑦我记得你小时候,看见鸟被关在笼子里,就哭着求人放它;为死去的小鸡举行隆重的葬礼。而今对待自己的同学,你却没有了同情、宽容。
⑧要知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善良永远是人类性格崇高的一面。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世界级的名人,整天奔走在炮火之间为和平游说呢。妈妈希望你做个心地善良的人。
【1】根据意思,选择文中的画线成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 )
2.不愉快的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 ( )
3.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 )
【2】第⑤段中“这样,你们还是好朋友”中“这样”指哪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的句子通常应这样说“但我认为,即使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还是很重要的。”,文中这样说是为了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妈妈”的心里,“女儿”原来是一个 的孩子,现在是一个 的孩子,希望她成为一个 的孩子。
【5】读这篇文章时,你一定产生了“我就是文中的女儿”的感觉,这不仅因为文中出现了很多“____”这个人称,更重要的是我们确实和文中的“女儿”一样,一样的年龄,一样的想法。所以,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父爱昼夜无眠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个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着。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都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 谅解)父亲,(感动 感激)父亲,(看重 敬重)父亲并(抱歉 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名浴客手里接过3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钱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⑦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⑧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⑨“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⑩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请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在第六自然段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睡觉”一事展开,演绎出感人的父爱,读来亲切感人。
B.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立体,出神入化。
C.由于“我”的指责,父亲从此不再在白天休息,而到浴室不分昼夜地“擦背”,好让“我”还清房债。这无不使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金子般的父爱。
D.文章像一曲轻音乐,不惊不乍中奏出父爱的深沉,动人心魂,教人受益。
(3)“我”回到浴室时,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不放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请认真揣摩,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莱,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选自第1课《北京的春节》)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从文中“万不得已”“必定”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
【3】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_______
【4】从这段文字可以了解到老北京过春节都有那些风俗?
_______
14、请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人类健康的“杀手”——大气污染
【材料一】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会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
(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材料二】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表
AQI数值 | 0~50 | 51~100 | 101~150 | 151~200 | 201~300 | 300以上 |
AQI级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质量状况 | 优 | 良好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
【1】材料一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2】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
B.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13时,质量状况为重度污染。
C.当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只有一百种。
【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9、运用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精彩的 (可以填联欢会、运动会、球赛……)
要求:语言流畅,场面具体生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