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世纪末期,英国诗人乔叟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尖锐地揭露了教会僧侣们欺诈、贪婪的本性以及“禁欲主义”的本质。该作品( )
A.宣扬人文主义
B.发起启蒙运动
C.推进社会革命
D.宣扬众生平等
2、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9十字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 中国人 B. 古印度人 C. 古埃及人 D. 古希腊人
3、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某遗址出土的稻谷和大米,也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一遗址最有可能的是( )
A.城头山遗址
B.彭头山遗址
C.玉蟾岩遗址
D.高庙遗址
4、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自耕农为主体
C.严格禁止竞争
D.基本自给自足
5、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物种起源》的出版( )
A.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D.在化学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6、下图(《母狼哺婴》)反映的传说与哪一事件有关?( )
A. 凯撒被杀 B.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 罗马城邦的兴起 D. 颁布《十二铜表法》
7、如下图漫画形象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
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集团是
①三国同盟 ②法西斯轴心国
③反法西斯同盟国 ④三国协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日本崛起经历了两次重要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一次是明治维新改革。大化改新主要是向中国隋唐时期学习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因此被称为“汉化”,它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亦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主要是向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和经验,因此被称为“欧化”,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了民族危机,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其中大化改新领导者是( )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川庆喜
10、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 ②用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通过武力斗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随着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看到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以上技术反映了( )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进步
12、孙中山在1916年说:“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由此可见孙中山强调
A.政治制度
B.国家权力
C.民主民权
D.民主科学
13、云南省内高铁建设如火如荼。渝昆高铁2018年开工,预计2023年建成。追本溯源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斯蒂芬森 C.爱迪生 D.牛顿
14、“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纱幕”在意大利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意大利拥有许多文学、艺术巨匠
C.意大利处于地中海航线的中心地位
D.罗马教皇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15、莎士比亚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他的作品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A.神学主义
B.民族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16、佛教创立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17、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主要论述了下列哪一史实的影响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法国启蒙运动
D. 法国大革命
18、“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B.庄园的农奴如果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即取得自由的身份
C.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D.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19、在唐代有一个商人要前往君士坦丁堡经商。请问:该地属于当时哪一个国家的领域(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0、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科技进步的推动 D.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21、根据所学知识填出下列内容:
(1)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_______。
(2)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文献是《_______》。
(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
(4)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
(5)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_______。
(6)文艺复兴的主要社会思潮是_______。
(7)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_______。
22、【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古代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
23、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1871年3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
24、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 科学证明人是从____ 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最初是原始社会,它的基本组织是 。
(2) 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是世界上第一都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3) 世纪至16世纪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____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
(4) 1653年____ 用武力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792年9月后以 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5、填表题:
宗教名称 | 创立时间 | 创立地点 | 创始人 | 经典 |
佛教 |
|
|
| 《金刚经》
|
基督教 |
|
| 耶稣 |
|
伊斯兰教 |
|
|
|
|
26、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领导人是________。
27、项羽骁勇善战,在________(战争)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消灭;公元383年,在________(战争)中,前秦被东晋打败。
28、《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___________》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29、1921 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30、(_______)年,以英美军队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在(___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31、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和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发展,特别 是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式,对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掠夺之间、殖民掠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2)世界上最早进行殖民的是哪两个国家?
(3)“三角贸易”中,受益最大和受害最深的分别是那一洲?
(4)欧洲殖民扩张有何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各写一点)
32、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与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倡导个性,崇尚人性。根据所学内容请回答:
(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和国家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和本质是什么?
(3)请你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任何一项作品来谈谈它是如何体现文人主义思想的
(4)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文艺复兴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33、探究题.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回答问题
(1)“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这一法律文件诞生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它的诞生给这国带来什么变化?
(3)这国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3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罗马军队每征服一处,就铺设道路,兴建港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就像是罗马帝国的血脉……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来自罗马帝国各个角落的货物汇聚罗马,“使罗马城消费的商品种类不胜枚举”,也使罗马城中百业兴隆。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三:
——摘编自《世界历史地图册》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军队的征服对哪方面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交流互鉴”有何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