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牡丹江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的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 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C.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D. 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 2、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 ②汽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高铁的运营给旅客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促进经济的发展。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爱迪生

    B.富尔顿

    C.斯蒂芬森

    D.哈格里夫斯

  • 4、莱斯利·贝瑟尔在《剑桥拉丁美洲史》中指出: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1801年又颁布命令称“殖民地工厂与蒸蒸日上的西班牙工业形成对立”,要求殖民地官员们对于殖民地工厂“以他们能够采取的最简便手段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材料能用来说明(     

    A.世界市场形成的具体表现

    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

    C.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 5、小明同学绘制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大事件时间轴,对于时间轴上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②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③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④武汉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6、“冷战”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以美苏为首的一种政策。对“冷战”政策含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苏联解体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

  • 7、拜占庭帝国历经千余年,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遭遇过多次入侵。其中,它没遭到哪支军队的进攻

    A.阿拉伯人的军队

    B.西欧封建主的军队

    C.奥斯曼帝国军队

    D.亚历山大东征的军队

  • 8、坐标轴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历史发展大势。下图反映了1960-199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X轴代表年份,Y轴代表经济发展水平,P点是关键的转折点。那么P点最能说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9、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B.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

    C.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营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现

    D.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

  • 10、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这枪声响起的地点是在( )

    A.萨拉托加

    B.约克镇

    C.波士顿

    D.来克星顿

  • 11、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案

    D.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 12、19世纪上半期,英国患淋巴结核病的人数不断上升。当时很多医生指出,城市的狭窄、工厂及起居室的污浊空气是引发结核病的重要因素。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表明(       

    A.人民生活水平急需提高

    B.工业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C.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医疗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 13、寿春中学九年级某班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亚非拉的奋起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14、新文化运动有两个主要阵地,一个是北京大学,另一个是(     

    A.《新青年》

    B.《民报》

    C.《中外纪闻》

    D.《每周评论》

  • 15、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C.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D.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6、对于工业革命为何发轫于英国,保尔·芒图认为起因在于“商业的扩张往往先于并决定工业的进步”,彭慕兰认为“英国偶然的煤炭资源禀赋和众多的殖民地“福利”,是导致其最先开启工业革命的根由”。他们都将主要原因归结为(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综合因素

    D.文化因素

  • 17、“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18、如图是某一单元的课时目录,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走向近代

    D.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19、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高度评价了新经济政策

    B.全面评价农业集体化

    C.否定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认为苏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

  • 20、“……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天人感应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是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________》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 22、“进化论”思想的提出者,《物种起源》的作者是______

  • 23、19世纪70年代,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_______,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时代。

  • 24、根据提示,写出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的名字。

    (1)《神曲》——

    (2)《罗密欧与朱丽叶》——

    (3)《战争与和平》——

    (4)《最后的晚餐》——

    (5)《向日葵》——

  • 25、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     》)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 26、__________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__________事件成为其导火线。

  • 27、下表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结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A

    资产阶级(华盛顿)

    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

    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C

         D

    经过

    ①开始标志: G

    ③建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④独裁和复辟:克伦威尔独裁;1660年,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⑤结束的标志:光荣革命

    ①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③建国: E

    ④转折:     F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⑥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①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②制宪: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③发展:1792年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④高潮: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掌权,采取措施打败外国军队进攻,平息国内叛乱。   

    ⑤结束: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是结束不是失败)

    结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获得独立,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

    ①《独立宣言》

    ②1787年宪法

    ①《人权宣言》

    ②《法典》

    文件意义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标志美国诞生了

    ②是美国第一部宪法

    ①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有进步意义;

    ②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H

    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

     

     

    I

    (1)A: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____

    (3)C:_______________

    (4)D:_______________

    (5)E:_______________

    (6)F:_______________

    (7)G:_______________

    (8)H:_______________

    (9)I:________________

  • 28、1825年,由____(人物)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____驱动的汽车。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______________

  •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 ______;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

    ______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文明交往史上诸多绚丽篇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举一例世界古代史上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典型事例。

    2)你认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古代东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请分别列举古代东西方的文学成就。

    4)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对待世界多样的文明?

  • 32、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它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区别,其中古代东方文明以大河流域为特征,而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文明以海洋文明为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被希罗多德称为“尼罗河的赠赐’’的古代文明是什么?其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什么?  

    (2)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是什么?它所代表的文明孕育于什么大河流域?  

    (3)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特质的是古希腊文明。在古希腊一百多个城邦中,哪个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它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其观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的“罢候”“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 的影响。

    (4)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的事件是什么?我国封建制度彻底被消灭的历史大事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