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语句停顿正确的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心协力 一声不坑 喜不自胜 同归于尽
B.随心所欲 迫不急待 绞尽脑汁 运转自如
C.严阵以待 含辛如苦 喜出望外 艰苦卓绝
D.冲锋陷阵 赴汤蹈火 莺莺燕燕 坚贞不屈
3、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签字 奔赴 斩新 摩拳察掌
B.锻练 包袱 喉咙 攸然自得
C.渺小 恢复 铃铛 一声不吭
D.簇拥 笼罩 亨乐 出谋画策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被誉为( )的化学家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 )首都斯德哥尔摩。他一生共取得( )项发明专利,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 )。诺贝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 ),而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 )。
(2)诺贝尔奖金的项目分为五个,分别是( )、( )、( )、( )、( )。
5、填空。
1.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 ,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3.《月是故乡明》是著名作家____写的,文中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桥老人一颗着恋的心。
6、根据语境写词语。
1.农忙季节又到了,大街上看不到人们在xián ɡuànɡ(____),只有在农田里才看到他们ɡēnɡ yún(_____)的身影。
2.园子里种了一棵yīng táo(____)树,我们常常用chú tou(____)除草,拿着shuǐ piáo(_____)给它浇水,施肥。终于,果子成熟了,一个个yuán ɡǔn ɡǔn(_______)的樱桃挂在树上,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3.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diào(____),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nào(____)。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dì(_____),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给ɡē diào(______),把野菜留着。
7、填空题
1.《伊索寓言》相传是由__________(国家)的寓言家伊索所作,多数以_________为主人公,往往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 _________。
2.《爱的教育》以小男孩_________ 的视角,以______的写作形式,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书中洋溢着浓烈而真挚的__________ 。
3.《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 ________ 的传世佳作,他倾尽毕生的心血在_______ (住宅雅号)完成这部“昆虫的史诗”。他用一支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昆虫,如外表看似优雅却凶狠残忍的_______,长相丑陋却是和平使者的_______ 。
8、看拼音,写词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cōng huì(_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yáng méi(____)。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kǒng què(____)是夫子家禽。”
9、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摔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露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霹雳”的读音是___________。
【2】“说时迟,那时快。”的意思是( )(从下面选,写序号。)
A.有时慢,有时快。
B.事情发生的速度比说的速度快。
C.说得快,做得慢。
【3】这只老虎拿人的三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应对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关键词概括!)
【4】画“﹏﹏﹏”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5】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从下面选,写序号。)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衬托老虎难打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保存(cún chún) 骨气(gú gǔ) 秉性(bīn bǐng)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购物小票
⑴阅读下面的购物小票,并填空。(5)
购物者2014年4月16日在__________________(商家与地址)购买了____________这____________种东西,共花了__________元。“找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判断(2)
①从购物小票上我们知道每一支中性笔的价格是5.8元。( )
②退换货时只需带上货品,不一定需要收银小票。
12、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选第_____种解释。
【2】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_________的,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画出。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土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13、课内阅读。
“贱卖海张五”(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账。
【1】找出表现泥人张手艺高超的一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是如何回敬海张五的挑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文中的“撂”字改为“放”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把“静寂”和“沉寂”恰当地填到文中括号里。
【2】认真读选文,完成表格。
商人 | 坐 小 艇 | ______ |
_____ | 去郊游 | |
老人全家 | ______ | |
_____ | 回家 |
文中提到了“青年妇女”,但是没有说她们乘着小艇去做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填表后,我们发现威尼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______息息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______了;夜晚,小艇一停泊,城市就______了。这一动一静相对比,更衬托出了____________。
【4】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难忘的八个字
[加拿大]玛丽·安·伯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破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裂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慈祥可亲。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A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都做得很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B捂住了右耳。然后,C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慈祥可亲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有删改)
【1】文中A、B、C三处分别应填入哪个词语?选一选。(填序号)
①悄悄 ②紧紧 ③轻轻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请把文中描写“我”的外貌的句子画上“ ”,把描写伦纳德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上“﹏﹏﹏”。
【3】选一选。
文章开头先写“我”天生是裂唇,受到同学们的讥嘲,认为除了家人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这样写的目的是( )
A.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独特的教学方式作了很好的铺垫。
B.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的爱心作了很好的铺垫。
【4】选一选。
“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16、课外阅读(16分)
悬崖上的草莓
一个青年仿佛(fú fó )是天生的失败者-----求学、创业、觅职
未天遂(suí)人愿。胸中万千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灭。
那年春天,这个青年的失意到达顶点,他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秘诀。
青年来到高僧面前,滔滔不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漫不经心地抬手说:“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你去给我采下来,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的梦想。”
山并不高,却及其陡峭,悬崖冰冷伫立,青苔滑腻,那一簇小小红灯,看上去仿佛可望而不可及。
他不禁(jīn jìn)望而生畏,脱口而出:“我怎么爬得上去呢?”但高僧已闭目合十,不再理会。
他在悬崖下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好办法,不由心烦意乱。想,或许高僧是骗人的吧,干脆算了,却又明知,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他沉下心来,回去买来地图,对整座山认真研究,发现它的南面比较平坦,是最佳的途径。他参加了爬山学习班,购置了登山器械,信心十足地开始攀爬-------还不到三分之一,他不得不力竭而返。
抚着酸痛的四肢,他心灰意冷,却在蒙胧月色里,依稀看见远处的草莓。
他每天更积极地锻(炼 练)身体,加大运动量,又向名师请教自己错在何处,之后他开始第二次向顶峰攀登。
失败仍仿佛不可避免,但他心中却再也没有沮丧和愁苦,因为这一次,他离山头已不过几步之遥。
终于在第三次,他掌中充满草莓的娇嫩和芳香,他急切地问:’大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成功的秘(诀 决)了吧?
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微笑:“很甜!”然后又说:“你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他在瞬间恍然大悟。
(1)请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与读音。(4分)
(2)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字的意思。(2分)
几步之遥( ) 滔滔不绝( )
(3)写出下列的词语的近义词。(2分)
倾吐( ) 痛楚( )
(4)读一读4—10自然段,想想他在困难面前是怎样做的,请你写在横线上。
当他遇到 这一困难时,他 ;当他遇到 这一困难时,他 。
(5)请你读读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离山头已不过几步之遥” 时他心中会想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他在瞬间恍然大悟。”他在瞬间明白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其他组员还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课文同主旨:探索汉字)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bó)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____________,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____________,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逼近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慌忙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随便)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靠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诸葛亮是如何考虑周全、巧妙安排的。
(1)把草船“一字摆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军十“擂鼓呐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诸葛亮为什么笑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段,说说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当曹操听到诸葛亮的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后,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游乐园(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爱什么?我会自豪的回答:我最爱语文课本.
每天早晨,我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二遍.三遍……..(毫 豪) 不倦.
上语文课时,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课本里出现的少年润土,舍己为人的海里布,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放学回家,我常常( 仿 妨) 照语文课本练习写作.当我的习作在报刊上发表是,我打心眼里感谢语文课本.
我爱语文课本,因为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1)画出括号中不恰当的字.(1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骄傲( ) 专心致志( ) 感激 ( )
(3)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段意(.4分)
(4)作者为什么爱语文课本?在段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5)给段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轻松习作。
雨是自然的心曲:听雨的感觉真好;雪是大地的新衣,赏雪的感觉真好;小草的萌发,小岛的呢喃,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远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呵责,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分享,跌倒时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种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请以“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