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这来者系(jì xì)谁,只见她头戴珠钗,裙边系(jì xì)着玫瑰玉佩。
(2)、小松鼠翘(qiào qiáo)起尾巴,翘(qiào qiáo)望远处。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zhòu) 牲畜(chù) 妒忌(jí) 风光旑旎(yǐ)
B.琴弦(xián) 秉性(bǐnɡ) 手绢(juàn) 碧波万顷(qǐnɡ)
C.弓弩(nǔ) 颧骨(quán) 矜持(jīn) 老干虬枝(qíu)
D.秽物(huì) 拴住(suān) 发怔(zhènɡ) 龇牙咧嘴(lié)
3、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气(huǐ) 避讳(wěi)
B.抽屉(tì) 袭击(xí)
C.丫鬟(yuán) 手帕(pà)
D.姊妹(zǐ) 绞刑(jiāo)
4、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1)“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2.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句中画横线的部分应该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2)从“得意扬扬”“夸耀”等词语可以看出齐威王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1、叶绍翁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千古名句。其中《宿新市徐公店》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我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古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单元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海伦.凯勒、__________的阿炳、__________的郑和、__________的司马迁. 其中我最喜欢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一课作者写梅花就是为了_________,以梅花开得__________衬托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梅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与_____、_____并称“岁寒三友。”它是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用“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志向。
4、之所以称_________是地球的“孪生兄弟”,是因为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同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是______________,甚至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文中告诉我们如果不经过_____________而直接_____________,就叫做________,也称克隆。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____________”。
6、“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冰心原名________,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我们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括号内。
生活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它让你nán kān( ),fàng sì( )地折磨你;有时又让你juàn liàn( ),带给你美好的回忆。我们必须chéng rèn( ):生活其实是一面镜子。当你只知道xiǎng shòu( )时,它会让你shǒu máng jiǎo luàn( );当你撑起生活的wéi gān( )奋力远航时,它会引领你驶向zhǎn xīn( )的彼岸。
7、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方志敏说自己没钱,(__________)国军兵士并不相信。
8、比一比,再组词。
娜( ) 府( ) 宅( ) 锤( )
哪( ) 俯( ) 诧( ) 捶( )
酥( ) 票( ) 嗅( )
利( ) 漂( ) 臭( )
9、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刺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1】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细致描写了车夫祥子结实健美的身体,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概括成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是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不少于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1、阅读。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文中多处写到梢棒,而每一处的动词均不同,请在文中圈出这些动词。
【2】武松通过连续闪躲三次,避过了老虎最初的攻击,没有料想反击时梢棒打到枯树,折做两截了,此时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试着写出两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1】赵王一方面担心______,一方面又担心_____。所以很为难。
【2】根据画“ ”的句子改写一封以秦王口吻向赵王索要和氏璧的信。(日期为秦昭襄王十年春)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语结成了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的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授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________ 默默无“蚊”________
“骑”乐无穷________ 一“明”惊人________
【2】广告人使用“‘骑’乐无穷”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神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举多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文中写到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还有哪些广告语用了成语或俗语?请举出两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把它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文中“纳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放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画出对王熙凤侧面描写的句子。
【5】《“风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短文通过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
A.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B.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C.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D.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3】巴尔扎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威尼斯的小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只来往很多,他操纵自如,豪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作者将威尼斯的小艇先后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_________)的石桥 (__________)的古建筑 (__________)地穿过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中的“特别好”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综合训练。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节选)
清早醒来,不睁开眼,尽量用耳朵来辨认天天叫醒我的这些家伙们,我能准确地知道它们所在的位置,是在窗前那株高大的叶树里边,还是远远地在房脊和烟囱上。
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后来我在十四区博物馆听鸟儿们的录音时,才知道这家伙的名字。它长得并不美,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像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我闭目倾听它的鸣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彩凤。
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的叫声很像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
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参加音乐会的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教堂钟声的加入,常常使这“免费音乐会”达到高潮。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1】阅读短文,补全下图,并填空。
由此可知,这真是一场 的“免费音乐会”!
【2】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每每这个时候,窗外会散发出一股花香,香气四溢。
②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
(1)句①采用的是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句②采用的是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2)两句写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在写鸟的叫声时,用了“宛如”“像是”“好似”“很像”等词,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你也照样子,写一种鸟的叫声。
还有一种鸟的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题是维也纳的音乐,作者不写“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不写“歌唱家美妙的歌声”,却写了生活中最为寻常的“鸟叫声”“钟声”,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狄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
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受,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__________ 贡献——__________
【2】短文一共写了_______个人物,___________是主要人物。
【3】短文用一件物品贯穿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_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_______。
【4】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
19、课内阅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必须要精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认真——(___) 帮助——(___)
【2】精读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精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3、快乐习作。
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