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期末双鸭山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音

    1地( )

    A.kōng B.kòng

    2( )

    A. B.mǒu

    3( )

    A.liú B.lìu

    4价格便宜( )

    A.pián B.bián

  • 2、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持(jīn     xuán

    B.chú   然(nián     天

    C.huì    

    D.跄(làng   下(kuà   性(bǐng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组是(       

    A.在学习中,会遇到无数困难,我们要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最后胜利。

    B.张老师巧舌如簧,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游历泰山的经过。

    C.坐在观光车上,沿途的风景使我应接不暇

    D.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巧猜字谜。

    1.人不在其位——______

    2.需要一半,留下一半——______

    3.酿酒之后隔日香——______

    4.中国——______

    5.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______

    6.有火才能煮熟饭,有水才能把田灌,蚕儿吐丝一圈圈,日头出来亮了天。——______

  • 5、辨字组词。

    ____  划____  控____  桥____

    ____  戏____  腔____  侨____

  • 6、将词语补充完整

    (   )相处 (   )无穷 (   )(   )

    (   )力尽 (   )暴雨   (   )(   )

  • 7、近义词

    说破- ——______   突然——______   缄默- ——______

  • 8、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语。

    huá ____  ____冰  狡____

    shāo   船____  ____微  树____

    ɡù     ____佣  照____  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妒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

    2这段文字以(   )描写为主,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3“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下列对这个句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周瑜想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

    B.周瑜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C.军中缺箭,周瑜特别着急,只好请诸葛亮帮忙。

    4文段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尝试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7分)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因此失控,并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学生一起把司机拖起来,并立即报警。过了一会儿,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司机和五位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其余的学生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泪流满面,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6分)

    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形容人多嘴杂,讲个不停。(   )

    乱冲乱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拉里这样做是逞能,是为了炫耀自己。

    B.拉里在危急时刻这样做,是为了救助同学。

    (3)第1自然段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几句同学们说的感激的话。(3分)

    同学们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助一车小学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忘的索溪峪(节选)

    是的,怎么能不着迷呢 ,又怎么能忘怀呢 ?

    尤其是那十里画廊。啊,画廊,这名字实在是好,真不愧是画廊。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松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娄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女郎,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每一座青峰,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他们纷纷的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山峰的众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苍翠,山峰的秀丽,是索溪峪一带风光最显著的特色之一。这十里画廊,可以说是比较集中地把这些特色表现出来了。那真像一道长长的画廊。人走在这画廊中。看着那两边的景色。真有置身于画中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这画中的一点,和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啊,朋友,你说,这般景色,怎不令人着迷,又怎能使人忘怀呢?

    1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它们有的像( )老人,有的像( )妙龄女郎,有的像( )大楼,有的像(   )城堡,有的( ),像( )竹笋,有的(   ),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

    这句话可以( )来概括。

    2文中写到了作者的两次惊讶,前一次是___________,后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索溪峪的迷人的景象,然后仿写句子。

    A、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山峰的众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苍翠,山峰的秀丽,是索溪峪一带风光最显著的景色之一。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2020年伊始,跟随着新年的脚步悄然而至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冠病毒席卷全世界。截至北京时间6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影响2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6746529例,累计死亡395957例。其中中国累计确诊84629例,死亡4645例。

    材料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出力尽责,齐心协力守卫家园,有很多人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生命。当湖北面临困难时,全国各地3万多名医护工作者驰援疫区;全国向武汉输送58000多吨各类物资,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援政府抗击病毒。

    【1】读完以上两则材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你想对参加抗击新冠病毒的人说些什么? (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语段阅读

    草船借箭(片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议——_____ 推却——_____

    【2】选文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

    【3】周瑜明知道十天造不出十万支箭,为什么还要诸葛亮造箭,并且还要他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C.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看到“行船的速度极快”,我想到四字词语___________,看到“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我想到四字词语_______

    【3】从上面的片段中选择一个词语,概括文中A、B、C三处画“﹏﹏﹏” 的句子的意思。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后生可畏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膝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用“____”画出文中休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2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 (A)人已衰老,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言辞恳切地说  找遍城乡各地  找遍五湖四海  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五湖四海

    【2】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选择下面合适的成语,准确概括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生死攸关  病入膏肓(A)处_____(B)处______

    【4】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指_____。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助手“很温顺很尊重”“语气沉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挥泪送衣给“干人”

    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四次流下了滚滚热泪。其中一次就是为穷苦老百姓。

    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红军进入贵州后发 现这里的穷人(充分   十分)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

    此情此景(震荡   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在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行进中的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说:“老妈妈家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儿子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别的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他们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又冷又饿。”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

    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得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她领着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毛泽东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他为中国的命运担 忧,为中国革命的命运担忧。在不久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革命开始扭转乾坤。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画“√”。

    【2】仿写词语。

    颤巍巍(ABB式)_______        _______

    奄奄一息(AABC式)_______        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干人:_________       扭转乾坤: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一处描写毛主席神态的句子,用“       ”画出一处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

    【5】“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毛泽东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你认为毛主席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填空。

     

  • 19、你准备制作“武松”系列团扇,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了解武松不同的性格特征,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团扇。

    片段一: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②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③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片段二:施恩邀武松到里面坐下,仆人已自安下肴馔,将酒来筛。武松道:“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仆人排下大碗,将酒便斟。武松也不谦让,连吃了三碗便起身。仆人慌忙收拾了器皿,奔前去了。武松笑道:“却才去肚里发一发,我们去休。”两个便离了这座酒肆,出得店来。

    【1】根据片段一武松思考后最终上山的过程你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一中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③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联系上下文猜测,片段二中的“肴馔”指_________,“酒肆”指_________。(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4】根据片段一、二,你认为下面不符合武松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A.爱面子

    B.英勇无畏

    C.瞻前顾后

    D.豪爽直率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8)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

     

     

  • 21、句子练习。

    (1)改为字句和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字句:

    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 22、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2020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在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时候,在你身边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者令你感动,或者令你难忘……,请你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写看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要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