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树(sānɡ) 篝火(ɡōu) 玉磬(qìnɡ) 水瓢(piào)
B.供职(ɡònɡ) 倭瓜(wō) 澄澈(chénɡ) 点缀(zhuì)
C.蚌壳(bànɡ) 燕园(yān) 渺小(miáo) 啃掉(kěn)
D.秉性(bǐnɡ) 眷恋(juàn) 铲地(chǎn) 承认(cénɡ)
2、“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中的“故臣”说的是( )
A.文天祥
B.史可法
C.郑板桥
D.范仲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序号)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而立、不惑、花甲、古稀”分别指的是人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七十岁。
C.鲁莽刚猛、足智多谋、多愁善感、神通广大,分别代表诸葛亮、李逵、孙悟空、林黛玉这四个人的特点。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________
②骆驼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________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________
5、根据积累、背诵的内容填空。(没学的字用拼音代替)
1.或曰:“_____________,何如?”其人____________也。
2.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志,王昌龄的“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誓死守卫疆土的决心;诗中有景,翁卷的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江南烟雨迷蒙的美景;诗中有情,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对母爱的感激。
4.有的商贩为了挣钱,不惜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学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的田忌;知道了________的威尼斯的小艇。同时我们也读了课外书《西游记》,请写出四个扣人心弦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
3.牧童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口吹。
4.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7、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背诵诗文,按提示填空。
1.元代白朴所做的散曲《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十个字写出了五种色彩,把一个斑斓的秋天展示在我们眼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句话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画掉。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国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手 ______的图书馆
______的脸蛋儿 ______的空气
【2】“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把你观察到的生活中的一个精彩场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
11、开心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你说说选文中最后一句, 诸葛亮为什么要“ 仍旧擂鼓呐喊,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去借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_________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3、猴王出世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 )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 )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 )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 )见风,化作( )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 )树果;与狼虫为( )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请把文中带点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用“ ”标出描写石猴生活习性的动词。
【3】这段话描写了一只(_______)的猴子,这只猴子就是(_______)
14、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冷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
(1)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2)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
第二个“光”指的是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
【2】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
(1)“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
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哦!冬夜的灯光(节选)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说了几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是很节约的。一路的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qínɡ),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充满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亮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前行。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索索声。可是我决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横线。
出诊(chū zhěn chū zhěnɡ) 恐惧(kǒnɡ jù kǒnɡ jù)
沿途(yuán tóu yán tú) 碾过(niǎn ɡuò zhǎn ɡuò)
(2)照例子,扩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外面寒风吼着。 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吼着。
①汽车行驶。
②医生做手术。
(3)我能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不管……也…… 虽然……还……
(4)农家冬夜的灯光说明了什么?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1993年10月,南宁市二中学生黄天明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sài shài)中获得了银牌,为祖国争了光被评为“南宁市杰出中学生”新长征突击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惊人的毅力和个人的勤奋。他十分喜欢数学,常常专心致志地做数学练习,往往为解一道题,花上几天时间。他想,如果从这里到火车站有三条路,把每条路都走一次,就能知道哪条最近、最快;学数学也是这样,常用多种方法计算,才能使今后的计算做到既准确又迅速。
天明从小学开始学计算机。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课本。多少次,他为解一道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妈妈喊吃饭,他却走错了方向……就这样,他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了聪颖(yǐn yǐng)的天资和勤奋的精神,要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升华的契(qì qiè)机。小学辅导员把他引入计算机那奇妙无穷的世界,推举他参加市、自治区、全国的多次比赛,让他崭露头角。进入中学后,学校购进新型的计算机供他随时操作。数学老师更是热心地辅导他,使他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1990年至1993年,黄天明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中国,并飞向了世界。
荣誉没有使他陶醉(zuì zhuì),黄天明仍在不懈地拼搏。他正准备参加下一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大赛,去攀登新的高峰!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加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聪明(____) 推荐(____) 优秀(____) 发奋(____)
【4】“升华的契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天明要攀登新的高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盆_______碗,_______灶_______床,_______过来,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_盆________碗,________灶________床,________过来,_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写出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19、(二)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上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所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声道谢。
老人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用曲线画出老人所讲的使两个孩子开始新的追求的话。(2分)
(2)用直线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2分)
(3)给第一段选择一种恰当的段意,在后面的括号里画“√”。(2分)
①两个孩子都有不幸的命运:一个耳聋了,一个眼瞎了。( )
②两个孩子的理想破灭了。他们感到失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
③两个孩子都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
(4)从文中找出带点字的近义词,写下来。(4分)
避免( ) 专心( )
(5)细读文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括号内。(5分)
两个孩子的理想分别是( )和( ),结果想当( )家的突然( );想当( )家的突然( )。
在一位老人的鼓励下,经过新的追求,( )的孩子成了( ),( )的孩子成了( )。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
20、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团结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团结松的树干很粗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受到汉字很有趣呢?请写一写自己在学习中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