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夜里,我经常听见屋外的树枝。
B.榕树上停泊着不少小鸟。
C.黄昏的时候,寒风整整刮了一个下午。
D.站在山脚下,我仰望群山,景色可真美。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期末测试结束了,老师不停地夸耀取得好成绩的林强。
B.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C.一听到音乐,她就会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
D.他第一次做这份工作,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3、《游园不值》是一首( )诗
A.咏物诗 B.哲理诗 C.春景诗 D.叙事诗
4、猜谜语。
(1)一月一日非今天。谜底:(____)
(2)木字口中栽,非杏也非呆,若把困字猜,猜了也别猜。谜底:(____)
5、按要求完成练习。
“承”部首_____,除部首外再查____画。“承”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接受,托着;B.担当,应允;C.受到,蒙受;D.继续,接续。把正确的解释填在下面括号里。
(1)承受_____ (2)继承_____ (3)承认_____ (4)承蒙_____
6、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楚人拿着cháng máo( )和dùn pái( ),chēng yù( )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这时有人让他拿自己的cháng máo( )刺自己的dùn pái( )试试,于是,楚人zhī zhī wú wú( )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7、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
谁能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内交不出箭,诸葛亮( )要有杀身之祸。( )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答应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 )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会用计谋战胜周瑜。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8、课文内容我知道。
《景阳冈》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是四大名著之一。课文先讲________,不听________执意________;接着讲武松________,见了________,才知________,但决定________;然后讲武松与________搏斗,终于________;最后讲________。
9、课外阅读。
超级环,未来的超级快车
①你一定在动画片中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人类搭乘类似太空舱一类的交通工具,穿梭在高空中的管道里,高速往来于不同的城市之间;你也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架设在大地山川上的高铁,子弹头动车飞一般地在“半空”中穿梭。超级环正是受此启发设计出来的。
②2013年8月12日,美国科技巨头、民营航天公司创始人艾伦・莫斯克公布了一项名为“超级环”"的超音速高架轨道运输系统设计方案。它采用架设在两个城市间的特制钢铁管道作为轨道,座舱悬浮在管道中,依靠太阳能提供动力,在管道内高速运行。莫斯克预言,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有望在未来7~10年迎来第一批乘客。
③目前使用的常規交通工具最快的就是飞机了,一般波音客机的时速在800~1200公里,超过1220公里(音速)就会很危险一那可是战斗机才能达到的速度。然而,超级环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0英里,约合1287公里。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一般民航飞机的速度,达到了超音速,堪比超音速战斗机的水平。以这样的速度,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从洛杉矶到旧全山大约643公里的路程,乘坐“超级环”只要30分钟就能到达了,比最先进的波音客机还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④有人担心,超级环如此高速,人坐在里面会不会出现头举目昡的情况。其实,超级环是建立在一系列高科技的基础上,高速运行的原理也是极为复杂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密封管道内空气稀薄、气压很低,减小了空气阻力。设计人员也会告诉你;你绝对不会产生坐过山车的感觉。乘坐超级环就像坐飞机样,( )舒适安全,( )还可以使用个人专用的娱乐系统。( )超级环有着私家车的舒适度、飞机的速度和高铁的乘坐感受。
⑤超级环的“列车”是一个如同胶囊的密封舱,每个密封舱独立运行。一个密封舱可以搭乘28名旅客,平均两分钟就可以发出一班“胶囊车”,在高峰时段,还可以缩短为30秒一班。如此算来,这个超级环系统每小时可以运送840名旅客。设计者称,相比加利福尼亚州计划设计修建的高铁,超级环更加安全快速;专为搭乘人员设计的座舱将花费60亿美元,这只是修建同样里程高铁系统所需费用的1/10。因此,乘坐超级环的价格也会非常便宜,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单程票价只需20美元,约合123元人民币。这个价格也远比我们国内的动车便宜多了。
⑥唯一不方便的是,乘坐超级环时,每位乘客只能携带两个包,而且总重量不能超过50公斤。这看起来似乎很不方便,但是已经比我国铁路部门规定的40公斤重多了。
【1】请在文中的第④段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章是按________(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写的。
【3】选文的开头为什么描写动画片中人类搭乘类似太空舱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自然段画“ ”的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的加点字“约”是否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⑤自然段说明的内容。
第④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童年河》(节选)
雪弟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在乡下的时候,很少闻到汽油的味道,风中飘来的是花草的清香,是江水和海潮的气息。第一次闻到汽油味道,是跟父亲坐汽车去城里,汽车尾部喷出的烟雾,雪弟觉得是一股特殊的香味,在田野里闻不到。这气味,比姆妈用的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味道要好闻得多。
到上海后,闻到汽油味道的机会就多了,走在马路上,雪弟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嗜好,被小蜜蜂发现了。有一次雪弟和小蜜蜂一起出去玩,小蜜蜂发现他在马路上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雪弟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小蜜蜂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
“追屁?”雪弟开始没听明白。小蜜蜂说:“像你这样的人没见过呢,喜欢闻汽车放屁。”说着,又笑个不停。雪弟也觉得自己好笑,跟着小蜜蜂也笑起来。
好笑归好笑,可雪弟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雪弟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
雪弟终于等来了过瘾的机会。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雪弟心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他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雪弟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雪弟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雪弟永远不会忘记——随着摩托车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他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雪弟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脑子,钻进五脏六腑。雪弟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为了把汽油味闻“过瘾”,雪弟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根据内容,从文中摘录一个恰当的词语给选文做题目:《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弟很喜欢闻汽油味?从文中找出两处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带“ ”的句子,选择序号填空。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这里包含了对雪弟的( )、( )等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雪弟闻摩托车尾气的过程。
【4】文章最后一段抓住哪些器官的哪些反应写出了雪弟的难受?请仿照这样的方法用一段话写一写你闻到好闻的味道时愉悦的感受。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本学期学了许多课文,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1分)
(2)《田忌赛马》中的主要人物有 、 、和 。 只是调换了马的 ,就使 的原来的马赢了 的马,说明
的道理 ((4)5分)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 写的,后两句是: ,
(3分)
(4)“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的典型战例。它选自罗贯中写的长篇小说《 》,同《 》、《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5分)
(5)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好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一句中“本事 ” 指 的本事 ,“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是指 的花草。(2分)(这道题的设计既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又关注了学生能否跳出课本学语文)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 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zhuǎn zhuàn)。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虽然 不是)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贯 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用“/”画去短文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
【2】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
(1)毛毛虫、比塞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肯·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哪两个方面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凌霄和月季》 (20分)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儿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发着芳
香。
凌霄也花开了,一朵朵橙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她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干往上
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
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高耸入云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
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
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锝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
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中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到地面。
那些为她唱过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她说:“朋友,应该学会独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一组反义词写下来。(4分)
(嘲笑)( ) (高)( )
(2)读短文填空。 (8分)
①大伙儿赞美月季花时,月季花
②大伙儿赞美凌霄花时,凌霄花非常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
③凌霄花跌落地面后花儿草儿 ,月季花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月季花象征的是( )的人。
A、独立自主 B、依附别人,不能独立
C、骄傲 D、虚心
(4)短文已用“‖”分为四段 ,写出第三段的短意。(2分)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2分)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碓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红火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的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碓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①“春”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②“卵”字的字音难读准,一时又确定不了部首,可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
③“湍”字读tuān,用音序查字法可查字母( )。
(2)理解下面句子中画“ ”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选择一种比较确切的解释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花红 B.花香 C.花多
②“粉红色的晨雾里,有……”是指( )。
A.山区的雾本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B.雾里有很多的红花使雾像粉红色的。
C.因为是早晨,太阳快要出来了,所以雾逐渐变成粉红色的。
(3)这篇文章如果分三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4—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是什么意思?(选择一个比较确切的在后面括号里画“√”)
A.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热爱大自然。 ( )
B.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 )
C.赞美在山村里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 )
D.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5)缩句。
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画“——”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愤慨 B.激动 C.憎恨
【3】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5】“别了,我的中国”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②“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③□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④“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⑤“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在第③段的“□”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第①段中加点词“摸”“捏”“搜”表现出两个兵士的____________;加点词“拿着”“拉出”“拉开”“抛掷”表现出两个兵士的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两个兵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两个国民党兵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21位应聘者
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不要整个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
父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
“你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人浮于事,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
“哪些人?”父亲带着怀疑问。
“那些会动脑筋的人。”儿子回答说。
佛瑞迪在“事求人”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 8 点钟到达 42 街的一个地方。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 20 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 21 位。
怎样才能引起主试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动脑筋思索。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索。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
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她直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着一种高级职员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 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笑了起来,并立刻站起来回身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纸条 紧锁的眉头放松了 他大声笑了起来 因为纸条上写着 先生 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 在您看到我之前 请不要做出决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当然!这是他善动脑筋的应有结果。是的,一个会动脑筋思索的人总能把握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以启发。佛瑞迪就是这样一个人。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专长(cháng zhǎng) 怀疑(yí ní) 不禁(jìn jīn)
【2】请给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用一句话简明扼要的概括文章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浮于事的情况下,佛瑞迪为什么坚信他仍然可以找到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佛瑞迪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在“□”填上合适的标点。
【2】“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7笔是___________。
【3】读文章答题。
(1)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沃克文中用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烘托了 。
【5】选文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
【6】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起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文中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中国画”指的是 。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1、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3、习作
题目:我最喜爱的
你最喜爱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物还是一件物品呢?你喜爱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具体的事例写出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