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屏东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选项填在括号里。(  

    A.家(chǎn)

    B.食(liáng)

    C.床(pū)

    D.相为命(yī)

  • 2、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   )

    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 3、蟋蟀柴斯特是跟随(     )落在时代广场地铁车站的一堆垃圾里的。

    A.火柴盒

    B.野餐篮

    C.垃圾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鹦鹉先生说了几句不完整的话,让我帮它补充完整吧。(3分)

    1)如果地球被破坏了,

    2)小猴子一会儿模仿小鸟的动作,  

    3)在抗击非典的这场战斗中,白衣天使们有的不分日夜地奋战在第一线,

     

     

  • 5、形近字组词。

    驿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次比赛         第二次比赛

    田忌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输了    ________输了

  • 7、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几个第一呢?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 8、猜字谜。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谜底:______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谜底: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1注音:____   ______

    2我会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人喊马叫__________   喧闹______

    3我能正确选择字的意思。

    练:①练习,训练   ②经验多,纯熟  ③白绢

    瀑布好像一匹白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______

    经过苦,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______

    别看他仅有十多岁,可操起胡琴来却十分老______

    4我会不改变意思,把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____________的特点。

    6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说说你欣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要当一回广告设计师,为黄果树瀑布设计精彩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1940年8月出生在陕北延安。当时尽管正处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但毛泽东还是坚持把女儿留在自己的身边。毛泽东虽然格外疼爱自己的小女儿,可是他并有因此而放松对女儿的严格要求。

    20世纪60年代初,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她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一次。回家时,她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从不乘小卧车。正因为如此,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来临后,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严厉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②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辩地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自己骑车子回来。”

    李讷在北大上学初期,正赶上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当时国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粮食奇缺。李讷认为自己是共青团,应该为国家分担困难,于是在学校报口粮时,只报了17斤。毛泽东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并说就应这样做。由于定量不够吃,李讷经常饿肚子。有一次,李讷从家里拿了一袋奶粉,毛泽东知道后很不高兴,说这样做影响不好,以后,李就再也没有从家里带过任何吃的东西。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容置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 ”的①句,体会句子中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②句,想象卫土长会向毛主席怎么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毛主席不搞特殊化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及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请你用几个词形容你眼中的毛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呜。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屡次: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

    【3】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 )

    【4】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个任务”指什么任务?从“坚定”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想一想,此时的黄继光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加点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他站起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节选)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已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到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1)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

    (2)茅塞顿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的比喻句。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___

    (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读文章完成练习。

    (1)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写_________。第三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的经过。我们从文中“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快步走进”等词语可以体会出刘备重视人才。第四自然段写表现出诸葛亮是________,表现出诸葛亮是_______的一个人。

  • 13、课外阅读。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于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中的“绝望”是指________。文中的“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指黑人孩子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两个“跪”字的含义。

    小男孩“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老船长“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A.在__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B.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1】将下面的词语填在语段A合适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巍峨雄奇             ②风光旖旎             ③碧波万顷             ④无边无垠

    【2】语段A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语段B中“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是个_________句,我可以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先写了世界各地的月亮,又写了朗润园的月亮,联系全文,我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1)楚王在招待来使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 ________   

    (2)“楚王笑嘻嘻。这是一种怎样的笑?________ 

    (3)回忆课文内容,晏子是怎样反击楚王和大臣们对齐国的侮辱的?________ 

    (4)你认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 

  •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携:________。

    ②标致:________。  

    (2)王熙凤说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________,实际上却是在阿谀________,同时又安慰了________,做到了面面俱到。  

    (3)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的性格特点。

  • 17、课内阅读。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  )不动他。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  ”。

    3说一说这段话表现了小嘎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qià_______好把两只前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_______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zhèng zhēng)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了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画出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扩句

    (1)大雁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清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作。

    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曾出现过一幕幕动人情景,曾演绎出一个个真情故事,也许你至今仍在追忆、回味、感动、思念……请以真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