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下流:下等、劣等
B.自足:自给自足
C.窥:看
2、[说明方法]对下列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举例子)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
D.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列数字)
3、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吴敬梓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观风问(_____) 五(_____)四海 互(_____)有无 惊涛(_____)浪
(____)(____)荡荡 心(_____)诚服 化险为(_____) 惟妙惟(_____)
5、词句段运用。
1.先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再分别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句话。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冷或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
②(慢或吵)_______________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一动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词填空。
武断 果断 胆怯 羞怯 刻薄 尖刻
(1)像你这样凭空( )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 ),大家都很佩服她。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 )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 ),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 )了。
(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 )的嘴脸。
8、用成语替换画线的部分,保持意思不变。
(1)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______
(2)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人多手杂,动作纷乱,都忙着拿出来。______
(3)妈妈看到我给妹妹化的妆,哭也不是,笑也不是。______
9、阅读
材料一:目前,由于升学压力大,写字课在不少中小学已被其他课程占据。此外,尽管城市里有一些书法特色学校,但往往只关注特长生的培养与竞赛,未必能让全体学生都受益。所以中学生写不好字、写不出字、写错字、不会认繁体字已经变得十分普遍。
材料二:在日本,中小学普遍将书法列为必修课。而韩国,正准备申报“书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这个名称取代“中国书法”和“日本书道”。这条消息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赵丽宏提交了名为《建议向联合国申报中国书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材料三:书法包含笔墨线条、结构、布局等审美形式,书写者必须做到心、眼、手协调统一,没有意志力的参与,是很难将书法练习坚持下去的。因此,练书法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此外,写毛笔字对大脑皮层有激活或觉醒作用,具有益智功能。
【1】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中小学的写字课被其他课程占据,中学生写不好字的现象很普遍。
B.日本和韩国都非常重视书法教育。
C.中国书法已经成为联合国批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D.练习书法对青少年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有好处,还具有益智功能。
【2】认真阅读后,请为这三则材料拟一个总标题,要能概括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部分海外华人、华侨还在使用繁体汉字,一些古代的文献资料也使用繁体字,对此,语文教育专家给出了“识繁书简”的建议,也就是“能够认识繁体汉字,书写使用简体汉字”。
下面的这一幅书法作品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你能识别作品的内容吗?请在旁边的书写格中,用简体字写出来。
10、精彩片段。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 fēn fèn)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 zhān diàn)污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mā mǒ)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牌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1】我会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 。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4】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牌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外祖父为什么拉下脸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高朋满座:
如醉如痴:
蜂拥而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惊呆”了,是因为 ;人们“惊叹”,是因为 ;人们“震惊”,又是因为 。当演奏者再度登台演奏时,人们的心情是 。
【4】音乐家将乐器摔得粉碎,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啊,体育,你就是乐趣!……和平的竞赛动力。”一段,完成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赞美了体育哪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谈谈对“体育,你就是和平”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g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①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②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可以概括成两个成语: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在文中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共写了三次笑,这“笑”里分别藏着什么?
(1)楚王“冷笑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故意笑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尴尬的笑,装作听不懂晏子的话,用笑来掩饰自己。
【3】晏子与楚王的这一次智斗,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___诸位请想一想___廉将军和秦王比___谁厉害___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____”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
【2】“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来——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来——又没有成功。
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帕尔曼笑了笑,平静谦和,甚至带一点儿歉意,他的同伴,他的观众热切地望着他,大会堂里静极了。他又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
【1】当帕尔曼前三次试图起来,却没成功时,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观众热切地望着他,此时,观众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为什么把掌声送给了帕尔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我敬爱的外公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您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安慰 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3.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4.“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 ,“复活”是指 。
5、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什么?
6.外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字与做人(节选)
五岁那年,我开始学写汉字。读和认字并不难,没过多久,我就能认好多汉字了,但是写汉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写的字不是上下脱节就是左右分家,很难合到一块儿去。
一天,妈妈让我抄一首唐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她指着我写的字说:“看你写的字真成了‘相见时难’了。”我总是把那些合体字拆得七零八落,这次还是这样,“相”写成了“木目”,“难”写成了“又佳”,所有的部件都互不相让,各自为政。“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因为你写字时从不想着其他的部分。写字的原则是要时时想着它的邻居。这个‘相’字,写时,‘木’字的右脚不能伸得太长,它还有个邻居‘目’呢!”妈妈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讲着道理。
“凡事替他人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写汉字也同样。”
我学会汉字,更学会了做人。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脱节(jiē jié) 拆(chāi cāi)得 其(qī qí)他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各自为政”的意思,并用它写一句话。
________
【3】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话,再谈一谈你的想法。
________
【4】你的字写得怎么样?展示一下吧!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
你还知道李商隐的哪首诗?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汗如雨下”形容__________________。
【2】“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刘伯承手术时的表现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
【4】最后一段中沃克医生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人们称瑞恩为“加拿大的灵魂”。
①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班在三月八日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祝妈妈节日快乐”的班队活动。(换个说法)
【3】红日升起。(扩句)
【4】蝴蝶飞舞。(扩句)
【5】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仿写拟人句
22、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4%
(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天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缩句)
(2)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改成反问句)
(3)雨点落下来。(扩句,至少两处)
(4)同学们迎着早晨的朝阳认真地做操。(修改病句)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种变化与进步的认识,请以“关注身边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任选其一来写。要求主题突出,事例典型,能真实地体现出“变化”。500字左右。
1.从衣食住行看身边的变化
2.从城市面貌看身边的变化
3.从环境保护看身边的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