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课文《军神》说法错误的是( )
A.课文对沃克医生进行描写,是为了突出沃克医生的高深医术。
B.通过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刘伯承的钢铁一般的顽强意志,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
C.沃克医生说“你看成军神”,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D.刘伯承将军没有打麻醉摘除眼球,为了革命事业,他忍受巨大的痛苦,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稚子(zhì) 寒漪(yī) 毛毡(zhān) 窗屉(tì)
B.蓬莱(lái) 徘徊(fēi) 千仞(rèn) 踌躇(zhù)
C.镌刻(juān) 遐想(xiá) 晦气(huì) 汗褂(guà)
D.顽劣(liè) 嫣红(yān) 萌动(méng) 黏剂(nián)
3、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由衷(内心) B.端庄(正派) C.难堪(能忍受) D.引荐(献;祭)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厉(_______)咆哮(________) 拥戴(________)请求(________)
凝视(_______)粗暴(________) 纯洁(________)温柔(________)
侵犯(_______)安静(________) 暖和(________)充满(________)
轻盈(_______)误解(________)驱逐(________)舒展(________)
5、指出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
, 金文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村晚》
3.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鸟鸣涧》
5.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论语》
6.《自相矛盾》这个故事中“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7.《手指》一文,丰子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你对______指(任选一手指)印象最深,它让你想到生活中___________的人。
8.本学期,我们认识了作家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有罗贯中笔下神机妙算的___________,有《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_________,有刘义庆笔下_______的杨氏之子,我最喜欢读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______》(作者:_____)中的《_________》(故事名),因为__________。
7、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_________)
2.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_________)
3.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_________)
8、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①不怀好(_____) ②膘肥体(_____) ③相(_____)堂堂 ④心惊胆(_____)
⑤哭笑不(_____) ⑥呲牙(_____)嘴 ⑦垂头(_____)气 ⑧一(_____)一样
(1)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的选手个个_______,精神抖擞。
(2)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不要_______,要相信努力终会有收获。
(3)弟弟把饭碗碰掉在地上,却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真让人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快手刘(节)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掉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球扣碗”。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面都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碗翻来覆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而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了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但他从未失手。
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种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的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________)
(2)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________)
(3)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觉得厌烦。(________)
(4)形容奇妙到了极点。(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快手刘”外貌的句子。
【3】“快手刘”变戏法的道具是______________。他的道具虽然简单,但他却变得神出鬼没。
【4】文中描写“快手刘”变戏法的几个主要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快手刘”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节选)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用“________”画出文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2】用“∥”把文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每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声音的延长
【4】文段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中的“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细致刻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说说这两句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对这句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吓了一跳”,表现了沃克医生十分胆小
B.写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从侧面烘托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结合选文,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军神”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 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 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画“ ”的句子,再填空。
词语“________”、“________”表示数量多, “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自己的王国”指的是____________。
【2】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选择恰当的词语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严肃沉默 ②舒缓平稳 ③悠然自得
【4】第二自然段写了草原从动态到_______的变化过程,忙中有序的人们,在宁静、_______的氛围中走向草原漆黑、_______的夜晚。
13、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在“□”填上合适的标点。
【2】“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7笔是___________。
【3】读文章答题。
(1)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沃克文中用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烘托了 。
【5】选文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
【6】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童年乐趣
罗曼·罗兰
几天之后。克利斯朵夫用椅子围成一个圆圈,正演着一出音乐喜剧,那是用戏的片段回忆拼凑起来的。他学着人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跳着小步舞,向挂在壁上的贝多芬像行礼。正当他用一只脚站着打个转身的时候,看见祖父在半开的门里探着头对他望着。他以为老人在嘲笑他,便害臊起来,立刻停止了。奔到窗前,把脸贴在玻璃上,好像看着什么挺有趣的东西。老人一句话也不说,走过来,拥抱他。克利斯朵夫这才看出他很快活。小小的自尊心不免乘机活动起来:他相当聪明,知道人家赏识他,可拿不准在戏剧家、音乐家、歌唱家、舞蹈家这些才能中间,祖父最赞赏他哪一项。他想大概是歌舞才能,因为那是他自己最得意的玩意儿。
过了一星期,他已经把那件事全忘了,祖父却像有什么秘密似的告诉他,说有些东西给他看。老人打开书桌,取出一本乐谱放在钢琴上叫孩子弹。克利斯朵夫莫名其妙地勉强弹着。乐谱是手写的,还是老人用他肥大的笔迹特别用心写的,题目都用的花体字。祖父坐在克利斯朵夫身边替他翻谱。过一会儿,祖父问他这是什么音乐。克利斯朵夫只顾着弹琴,根本没注意弹的东西,回答说不知道。
“你想一想吧,难道不认得吗?”
不错,这音乐明明是熟的,可想不起在哪儿听过……祖父笑道:“再想想吧。”
克利斯朵夫摇摇头,说:“我想不起来。”
他仿佛心中一亮,觉得这些调子……可是他不敢……不敢指认……
“祖父,我不知道。”
他脸红了。
“哎,小傻瓜,你自己的调子还认不得?”
对,他知道是自己的,可是让人家一提,反倒吃了一惊。
“哦。祖父!”
老人喜气洋洋地把这份乐谱解释给他听:
“你瞧,这是咏叹调,是你星期二躺在地上唱的。——这是进行曲,是我上星期要你再唱,而你想不起来的。——这是小步舞曲,是你在我的安乐椅前面按着拍子跳舞的……你自己瞧吧。”
封面上,美丽的哥特字体写着:
童年乐趣:咏叹调,小步舞曲,圆舞曲,进行曲。
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号。
克利斯朵夫简直愣住了。他看到自己的名字,美丽的题目,大本的乐谱,他的作品!……他只能结结巴巴地接着说:“噢!祖父!祖父!……”
老人把他拉到身边。克利斯朵夫扑在老人的膝上,把头钻在他怀里,快活得脸红了。
【1】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思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画“﹏﹏﹏”的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外公对克里斯朵夫的帮助大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心读一读短文。想一想,你的童年中有哪些趣事呢?写一写并说说你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这一些云彩,一到了八月,就都没有了。那满天红彤彤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无论早晨或黄昏,天空就再也没有它们了,就再也看不见它们了。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六月的黑云,七月的红云,都没有了。一进了八月,雨也没有了,风也没有了。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
——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1】画“ ”的句子将晚霞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语句主要是写( )里云彩瑰丽的景象。
A. 七月 B. 八月
【3】文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萧红儿时对七月和八月天空的不同感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南沿海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从4月21日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东南沿海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啥利弊?有媒体以深圳北至潮汕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深圳北至潮汕”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厦门至深圳,公路运行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1】本次东南沿海高铁票价是怎样调整的?( )
A. 都涨价 B. 都降价 C. 有涨有降 D. 不涨不降
【2】本次调整,“一等座”票价大多涨幅( )
A. 较高 B. 不高 C. 较低 D. 很低
【3】从深圳北到潮汕,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车次的二等座最合算?( )
A. D3108 B. D2342 C. D2350 D. D7406
【4】利用文中的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和杨开慧是1920年在北京结婚的。
自结婚以来,毛泽东和杨开慧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其间也有过短时的分离,但很快又聚到一起。但这次却不同了,毛泽东深知兵凶战危的道理,再说依目前的敌我力量对比看,以后的斗争必然是异常曲折、复杂、激烈。此一走,还能否和杨开慧再见上面,实在是一件很难预料的事。毛泽东一想至此,心里非常难过,只有强忍悲痛安慰杨开慧:“霞,你肩上的担子也很重,要保重身体。”
二人面临生离死别,有说不尽的情话。眼看鸡叫三遍了,毛泽东拿起雨伞说:“霞,我得走了。”杨开慧开门先看看外面,见无异常动静,才招呼毛泽东出了屋。杨开慧把毛泽东送到杨家下屋的后山,毛泽东止住她:“霞,你回去吧。”杨开慧止住步,眼看着毛泽东进了松林,看不见了,オ回到屋里来。二人万没想到,此一别却成永诀。
1931年春,毛泽东在指挥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后,立即采取对策,领导红军跳出外线,开始了打破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的战斗。当部队行进到闽西的一个小镇时,毛泽东从一张小报上看到了一则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共党匪首毛泽东之妻杨开慧昨日在长沙被处决”。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一直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但是,当时正处在第二次反“围剿”的关健时刻,作为一个历史巨人,他暂时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搁在一边,全身心投到指挥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中。
不久,第二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红军也回到驻地休整。只有到这时,毛泽东才再次想起了自己的爱妻。他要警卫员找来笔墨,给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对杨开慧的死表示无限的怀念和追思,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在一张纸上为杨开慧写了碑文:“毛母杨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1】为什么毛泽东把自己心中的痛苦搁到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是从何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碑文结尾,这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阅读短文,用心感悟,完成练习。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 不会孕育出我们人类的子孙万代。因为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在海洋中孕育形成,逐渐扩展到陆地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水。 我们每天要喝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说,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炎热的夏天,正当人们感到酷暑难耐时,来一场雨该有多痛快啊!走到海边,海风习习,一扫酷热的情绪;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海水把储存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给它周围的陆地……这些都是水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近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恶劣,易门已经连系四年干旱。干旱造成了庄稼绝收,水库缺水,很多学校的学生喝不上水,现有的积水越来越少。假如干旱持续,我们将无法生存,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在这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酷热﹣_____
枯竭﹣_____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的横线上
只要……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
【4】“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作用?请你写上恰当的内容。
_____
【5】引号的作用有三个: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下面的句子中引号起什么作用?请把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
①“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_____
②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_____
【6】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摇篮”?
_____
【7】为什么说“水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_____
【8】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等。
这样写的好处 。
【9】从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① ② ③
【10】谈谈你对“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11】水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面对日益加重的干旱,假如你会克隆,你准备怎样做?
_____
19、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彩、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绒、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 (chuǎng)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轻________(yíng)
(2)________(chuǎng)荡
【2】用“/”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正确的字。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引文的省略 B. 语意未尽、意在言外 C. 列举的省略
【4】“飞得老高老高的”中“老”的意思是( )。
A. 年岁大 (跟“少”或“幼”相对) B. 很;极
C. 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 D. 经常
【5】缩句: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小嘎子没有小胖墩壮实。小胖墩摔不过小嘎子。(关联词合成一句)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陈述句)
(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5)妈妈一下子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改成“被”字句)
(6)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了(改“把”字句)
(7)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好极了,我向你道歉。”(改第三人称转述)
(8)今天早上下雨,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改双重否定句)
(9)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加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10)秋天,枯叶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23、习作训练。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超市里卖东西的阿姨,马路上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要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