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客:像诗人、作家等身份的文人。
B.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C.花甲:指人七十岁。
D.期顾:指人一百岁。
2、下列说法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句中加点的词语是“但是”的意思。
B.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柳宗元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此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D.《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两篇文章都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分别向我们展现了水城威尼斯和荷兰牧场特有的风光。
3、填入下面句子中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南部山区环境 ,非常适合人们生活,如果那里的环境遭到破坏,那里的人们就别 有更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安家了。
A.清爽 希望 B.清爽 指望 C.清幽 希望 D.清幽 指望
4、按课文填空。
1.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____了他的毡帽,头上____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____干冷的空气中。
2.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____,慢慢地____,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3.我______想,______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______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4、课文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四个生活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汉字,讲解员请大家来玩猜字谜游戏,请你从下面的讲解语段中总结规律,并写出下列字谜游戏的谜底。
有一种特别的字谜游戏,其特点是通过两个汉字组成部分的差异,来暗示一个成语。例如:“奏”→“春”,谜底是“偷天换日”;“波”→“破”,谜底是“水落石出”;“湍”→“而”,谜底是“山穷水尽”……
(1)杞→休( ) (2)忽→吻( )
(3)做→文( ) (4)痛→捅( )
6、在《再见了,亲人》下面两段话中的括号内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并仔细体会准确使用这些词语的重要性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我们________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________了三天三夜。是您________全村妇女,________打糕,________炮火,________硝烟,________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7、照样子,写词语。
转悲为喜(含反义词): 、 、
手疾眼快(含近义词): 、 、
三抓两挠(含数字): 、 、
8、 读拼音,写词语。
9、课外阅读
梅香
(1)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2)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3)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4)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5)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
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6)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7)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8)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9)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10)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1】面对盛开的梅花,富人在遇到乞丐前后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 震惊 →__________
【2】富人听到乞丐的话后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划线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 ⑾ 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两句平时积累的描写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虚实”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内心的___________。画线句子②主要是关于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曹操________的特点。
【3】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你思考诸葛亮一系列行动的动机: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______;“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
【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独自战斗,独自通关
①放学路上,我边走边四下逡(qūn)巡,想找个“称手”的武器——昨天捡的那根树枝太细太脆,第一回合搏斗刚开始,它就断了,害得我负伤落败,哭着回家。
②我慢吞吞地走着,尽可能拖延着回家的进程。在大院门口,我终于找到了一根比较满意的树枝,可是掂量比画了好一阵,还是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走进楼道。
③我的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它是我家楼下邻居胡姥姥养的宠物。
④胡姥姥对它爱若珍宝,把它养在楼道里,从来不加约束。楼道里养鸡显然不合适,但那时机关大院邻里关系比较和谐,也没人管。
⑤我们管公鸡叫公鸡,胡姥姥管公鸡叫鸡公;我们当地人喂鸡是这样吆喝的:“咕……咕咕咕咕!”胡姥姥是这样吆喝的:“局……局局局局!”每次看到她喂鸡,我都一面学她,一面扮鬼脸。
⑥鸡也没白吃胡姥姥的,一长大就开始报恩护主,凡是路过胡家的小孩,都遭到此鸡的无差别对待——被啄得哭爹喊娘。
⑦但是这只鸡就住在我的必经之路上,不可能绕过它,因此我的每一次往返都成了斗鸡之旅,一开始我还不太把这畜生放在眼里,短兵相接了不到三次,双方战斗力之间的差距就已像基因差距那么大了。
⑧话说那天中午,我刚踏上二楼,就看见这厮阴森森地蹲在那里。我的肾上腺素嗖一声升到脑门,一面用树枝指着鸡,一面慢慢向楼上移动。鸡一看我竟敢用武器指它,肾上腺素嗖一声就飙上鸡冠,毛一抖,翅膀一奓,跳起来就狠狠啄了我一下。
⑨我急忙挥起树枝还击,它灵巧地避开了,眼中放射出凶残、邪恶而又疯狂的光芒,扇着翅膀抢上前来,不要命似的向我发起猛攻。失了先机的我余勇尽泄,无心恋战,一边盲目地乱挥树枝,一边号哭着往楼上奔窜。鸡跟在后面猛追穷寇,照着我的屁股一通狠啄,一直把我追到家门口,看到我妈出来,才不慌不忙地下楼去了。
⑩它最招我恨的就是这点:欺软怕硬,但凡有个成年人在我身边,它要么昂头踱步,要么低头吃米,一脸世界和平大使的表情。
⑪作为一个堂堂人族,被一只鸡欺负成这样,听起来似乎挺丢人的,但我心安理得,因为这鸡真不是一般的鸡。我姐比我大许多,当年也被这恶棍啄得屁滚尿流。现如今,回想起往事,她说:“当年的我饶是短跑冠军,还是被这只大白鸡啄。其实要说有多痛也不至于——它只是只鸡嘛!怎么咬都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关键是那种白色恐怖!”姐姐推心置腹地说:“它那种邪恶的攻击欲念足以摧毁你的信念,让你忘了自己远比它强大的事实!”我把手用力按在这世上唯一知音的手上,重重地点了点头。
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战斗力也渐渐提升。一开始,屡战屡败不说,鸡那残暴的目光还常常出现在梦中,害得我屡屡惊醒;后来,我偶然也能逼退它,成功跨过天险,每日的搏击已是家常便饭,胜负都已被我看淡——是的,这只神奇的大公鸡一直活了很多年,我这辈子再没见过这么长寿的鸡。
⑬再后来,胡姥姥去世了,她的家人随后宰掉了鸡。全院小孩奔走相告,孽(niè)畜已除,世道安稳,岁月静好,大家终于得以重享太平。
⑭在这个江湖上,每个小孩都只能独自战斗,独自通关,独自升级。大人们都忙,大部分时候都顾不上管我们,任凭我们独自闯荡。
——作者:蔚蓝 选自《意林》2018年14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爱若珍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走相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⑪段中,“用力按”、“重重地”等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姐姐有同样的经历而感到高兴,侧面体现了这只公鸡令人畏惧。
B.文章开头描写“我”寻找武器,设置了悬念,再引入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强烈的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我”被一只鸡欺负得心安理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懦弱、胆小怕事的人。
D.本文以公鸡为线索,记叙了我童年时和公鸡“斗争”的故事,情节完整,语言幽默,寓意深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兵相接”指“我”和公鸡双方面对面的搏斗。
B.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和公鸡的战斗力不相上下。
C.这句话写出“我”一开始过于轻敌,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D.这句话为下文“我”的惨败做铺垫。
【4】这只公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谈文中第⑨自然段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从“我”和公鸡两个角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心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填空。
(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得知,手术过程对于病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_的,而病人却一直坚持着,这足以反映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病人的______,更衬托出他的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充分流露出了沃克医生内心的______和_______。朗读这句话时要用________(A.激动高昂 B.低沉缓慢)的语调。
【2】选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沃克医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不恰当的是( )
A.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接受手术,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像神仙一样厉害。
D.刘伯承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13、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笑题。
①……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②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③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④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⑤二十多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短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另外三部中国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节选部分,按“借箭”过程填写。
绳索连船,开向北岸→靠近水寨,______→逼近水寨,仍擂鼓呐喊,掉船受箭→______→______。
【3】读短文并联系课文节选,写出诸葛亮借箭成功的条件(至少写3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你阅读古典名著感受人物形象时,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可多选)
(1)联系整部名著( )
(2)抓住章节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
(3)结合插图和电视中人物表现推测( )
(4)没有依据凭空想象( )
14、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容孩子可爱的词语,在这里用在蜜蜂身上,体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_______和自己______的心情。
(2)这句话写出了蜜蜂的(_____)。
A.习性 B.样子 C.样子和姿态
【3】作者笔下的蜜蜂是那么可爱,请你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 )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 )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 )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用劲 B.死力 C.拼命
【2】大拇指和食指的工作分别有什么特点?
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最肯吃苦。
B.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比大拇指“机敏”。
C.食指的作用很大,常靠自己完成任务。
D.选文分别介绍了大拇指和食指的长处和短处。
16、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短文内容选出下面带点的字的解释。(____)
① 会意:A.理解,懂得 B.表示有可能实现 C.多数人集合
② 后生可畏:A.害怕,恐惧 B.佩服,敬佩
【2】根据下列句子找出文中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青年人很容易查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____)
②嘴里还带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____)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当哑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荷兰的郁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判断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再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描写某一种花草。
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生”,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祥子买车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绊 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掉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历 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祥)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 即)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抛弃——( ) 安静——( ) 谅解——( )
【3】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是对祥子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的个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哆嗦”“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
A.这辆车花光了祥子所有积蓄,他忍不住心疼钱。
B.祥子极度激动,他因为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日思夜想的车而产生了欢喜之情。
C.祥子以后即将以拉车为生,要过苦累的日子,觉得自己命很苦。
【5】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ǎn zì rú(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tiān fù( ),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将要
明白:①清楚;明确 ②公开的;不含糊的 ③聪明;懂道理 ④知道;了解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______) 轻盈(_____) 舒展(_____) 澄澈(_____)
【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句子。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3)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4)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22、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23、习作。
在小学阶段,一定有些人让你印象深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拟个合适的题目,运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注意结合具体事例来写,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