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吮吸(shǔn) 灰椋鸟(jīng) 飞来横祸(hèng)
B. 混沌(hùn) 饲养(cì) 翘首遥望(qiáo)
C. 倔强(jiànɡ) 舷窗(xián) 浑身解数(xiè)
D. 模样(mó) 澎湃(bài) 运载火箭(zài)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降伏(xiáng) 曲线(qǔ)
B.慎重(shèn) 搜救(sōu)
C.骚人(sāo) 逊色(xùn)
D.住宅(zhái) 空隙(xì)
3、“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意思是说( )
A.在此时没有谁流泪。
B.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4、读拼音,写词语
máo dùn róng yù zhī zhī wú w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lǐ mào zhàn yì wǔ r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
( )装( )裹 ( )水( )薪
( )寝( )食 ( )头( )脸
七( )八( ) 严( )以( )
始料( )( ) 夜以( )( )
7、翻译诗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诸葛亮说:“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诸葛亮说,他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告诉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上海转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伯牙很觉惊讶,看了一眼子期。马上,他又拨弦奏起“志在流水”的乐段。才奏了一会儿,子期又出乎意料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垠的江河流水!”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猛地站了起来,拉着子期的手( )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1】括号里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衷心 B.初衷 C.由衷 D.折衷
【2】画线句子中的“出乎意料”用词不当,应换成的词语是( )。
A.意味深长 B.三心二意 C.别出心裁 D.马马虎虎
【3】“喜悦”的“悦”字读___,它的同音字有___、___、___等。
【4】伯牙和子期说的话,要读出___之情。
10、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__________和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__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B.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和冷静。
C.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非常有自信,认为灾难也要听他的。
【4】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推敲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参知政事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定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者向京市),路过京ロ(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在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ロ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体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盘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增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它为例。
【1】试想一下,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推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的“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有区別吗?为什么王安石要一改再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仔细推敲字词,将这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优美。
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给我留下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空很蓝,蜻蜓、蝴蝶、“ 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到风从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绘画班的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与他们相比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要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那年的阳春三月是我忘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甚至课本。有一次,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带到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写出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是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我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当语文老师当众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同学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酸甜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说。“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写出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觉得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文中的“玄德”是( ),“孔明”是( )。
【2】在这部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 )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 )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 )买( )咱买一把伞( )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晩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平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喜出望外”的意思是_________。从“_______” 可以看出我这种心情。
【2】给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这篇文章以_______为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的事。
【4】文中画线句子中有两次对妈妈的呼唤,第一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第二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
【5】“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
A.因为“我”很节俭,从来不舍得扔掉旧东西。
B.因为这把黄油布伞饱含着母亲对“我”的爱,“我”对它的感情非同一般。
C.因为这把黄油布伞虽然款式落伍了,但还能为“我”遮风挡雨,“我”不舍得扔掉。
15、阅读。
爱是最高的学位
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淘汰到剩下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大笑起来。
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演出继续进行。
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予傻子同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做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最棒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1】原教授介绍本科学历的选手在小镇演出上主持节目时化解了几次尴尬场面(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不属于学历低的那位选手被成功招聘的原因的是哪一项( )
A.他表现得更自信
B.原教授对他的了解和力荐
C.一开始就有多数评委同意选他
D.他有爱心,对傻子也能信守承诺
【3】下列信息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
B.研究生学历选手的实力比本科生强了一些
C.傻子上台献花,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应付
D.竞聘的本科生选手刚从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4】“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从句中的“拥抱”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主持人除了要拥有爱心,还需要拥有哪些实力?请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龙虾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两只龙虾。我见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找来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把它们放了进去。因为我知道龙虾是在海洋里生活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龙虾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里搅和了一下。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的。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一条尾巴,真像一个拐棍。它的尾巴可以卷到腹部下面,因为在水里,所以就不容易看见。
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还在盆底游泳。我把食物扔到水中,只见两只龙虾一齐游向食物,游到盆边上,用前面的两条小腿抓住食物,一点一点住嘴里送。
它们游泳时,那只小一点的龙虾表现得很出色,它两只大螯从头的两端直伸出去,尾巴上下拍打着水面。啊!它还会倒着游泳呢?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可是有一次,我看见大一点儿的那只龙虾,用它那只大螯夹住了那只小一点的龙虾的大螯,它们俩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大龙虾用尽全身力量,把小龙虾翻了个四脚朝天,得意地游到别处去了。可小龙虾怎么也不能翻过来了。我为小龙虾打抱不平,便把它翻了过来。
一天,我发现两只龙虾不见了,我很着急,妈妈和表哥在议论着什么,可我还在找呀!找呀!……
【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和: huò( ) 壳: ké( ) 难: nán( )
hé( ) qiào( ) nàn( )
【2】比一比,写出下面划线的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 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子里搅和了一下。(__________)
⑵ 事情让它搅和糟了。(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 )棍 ( )戏 难( )难分 打( )不平
【4】用“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17、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困难 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型。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强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
【2】“V”字型代表_____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罗盛教(节选)
①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他的同伴都吓得哭了起来。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了,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水流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③罗盛教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伸出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臂扒住了冰,______(使劲 使尽)往上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进水里了。
④罗盛教钻出水面,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三次钻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慢慢地露出水面,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已经______(使劲 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读了罗盛教故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体会文中画“﹏﹏﹏”的部分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选文画“ ”的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船长是真的想开枪杀了儿子
B.船长不想救儿子,所以让儿子跳水
C.船长让儿子跳水,其实是为了救儿子
【3】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23、想一想,在提倡全面小康的今天,清贫还需要吗?请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