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D.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2、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建造金字塔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
C.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3、某景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园中草木春无数”,下联应该是( )
A.心在西湖山水间 B.一家移如画图中
C.湖上山林画不如 D.故乡无此好湖山
4、品析句子,再按要求仿写句子。
1.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1)写大树会发声,土墙会回答,表现出园子里充满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拍一拍手,仿佛__________________;叫一两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____________。描写蜻蜓和蚂蚱,侧重于写它们的________,而写蜜蜂时,着重描写了它的________,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2)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小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语解密。
1.稚子弄冰 (_______)
2.短笛无腔信口吹 (_______)
6、根据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líng dāng dù jì xiōng táng juàn lià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chéng rèn qīng tíng shuāi jiāo bào fù yí tài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7、我要用上抓住诗歌意象或表达作者感受的词句,边读边边想象画面,品读其他的诗句。
题目 | 意象或感受的词 | 表达的感情 |
《从军行》 | _______ | _______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_______ | _______ |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 _______ | _______ |
8、我会辩字组词。
渲( ) 僵( ) 偏( ) 析( )
喧( ) 疆( ) 编( ) 晰( )
9、课外阅读。
可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方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kān)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地大物博”的“博”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 )
A.(量)多,丰富
B.通晓
C.博取;取得
【2】照样子写词语。
波光粼粼(ABCC式)
___ ___ ___
水平如镜(含比喻意)
___ ___ ___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这个比喻句把___比作___。
【4】作者分别从几个方面写了祖国的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分)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院的出身大部分是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 ),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讲之前,( )有参议员等着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 )不能打败林肯,( )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大家的笑声歇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去世了,我一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手艺。”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的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样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留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为赞叹的掌声……
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1)按要求写词语。(4分)
①近义词:感谢——( ) 卑下——( ) 沉默——( )
②反义词:谦虚——( )
(2)在文中(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3)为什么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有议员想要羞辱他?(6分)
————————————————————————————————————————————————————
(4)当参议员羞辱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的时候,林肯却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最伟大的。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用“~~~~~~”画出来,说说你能体会出什么?(7分)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携:________。
②标致:________。
(2)王熙凤说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________,实际上却是在阿谀________,同时又安慰了________,做到了面面俱到。
(3)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2、(二)奇妙的书
①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1分)
【2】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奇妙的书。(3分)
【3】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分)
【5】“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中的“一般”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在桂林的东南方,还有一座小县城叫朔阳,这里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优美奇妙,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说法。阳朔城北是阳朔水,城东面临漓江,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众山拱卫看看城,阳朔就好像隐居在开放的莲花瓣之中,所以古人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牌莲峰里住人家。”这里的名胜风.很多,如书,山,因山服有一块巨石耸立,高约五米,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还有一座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也称为碧莲山。
【1】给加点字注音。
阳朔( )迂回( )耸立( )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浑浊——(_______) 闭塞——(_______)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把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4】阳朔县城有哪些风景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段做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阳朔在桂林的东南,漓江在阳朔的东面。 ( )
(2)莲花就是荷花。( )
(3)“迂回”就是“迂腐”的意思。( )
14、阅读理解。
丰碑
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丰碑原指____________,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这一句是______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里连用了三个省略号,它的表达效果是( )
A.表现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
B.暗示警卫员此时身体也很虚弱。
C.说明风大,话音断断续续。
D.表现警卫员面对将军异乎寻常的问话十分紧张。
【4】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5】为什么将军后来眼睛湿润了,并向那位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想把小手
( )在桃树枝上。
( )着一串花苞,
( )着万缕(lǒu lǚ)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yà yā)
( )在柳树根上。
( )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上“√”。
(2)把下列五个字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伸 牵 安 接 带
(3)把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 )的歌声 ( )的营养
( )的土地 ( )的篷帐
(4)诗中“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 予 是 幸 福 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
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写自己的心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脱 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呼 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本段选自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里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我还知道书中有许多故事广为流传。如 、 等。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反映出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时,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微群阅读
(文段一)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文段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í)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1】(文段比较)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这两段话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展现景物的美。文段二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叶。
(2)文段一写了云雾的________、________,将云雾比作________。文段二写了荷叶的形状________,荷花的姿态是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两个文段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选择一个生活中你喜欢的情景进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精彩片段。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俊 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宽阔 广阔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词,用“√”标出。
【2】文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自由王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
【3】从作者对骏马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骏马的生活状态是______________
20、我能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句。
(1)大雁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清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请你观察一处景物,也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写一个片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