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的意思是( )
A.哥哥 B.弟弟 C.哥哥和弟弟
2、匹诺曹相信金币种下后能得到( )。
A. 更多的南瓜 B. 更多的豆子 C. 更多的金币 D. 更多的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迎客松不但饱经风霜,而且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B. 万里长城不仅雄伟壮观,而且举世闻名。
C. 黄山松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D. 因为黄山松装点着黄山,所以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4、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我会想到哪个成语?( )
A.人山人海
B.争奇斗艳
C.学富五车
D.变化多端
5、看拼音,写词语。
tóng bāo yí shì shōu gē
(______) (______) (______)
liú tǎng jiǎng lì
(______) (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得—________ 吞—________ 略—________ 攻—________
进—________ 始—________ 是—________ 憎—________
劣—________ 偏—________ 浊—________ 罪—________
偶尔—________ 果断—________ 熟悉—________
扩大—________ 特殊—________ 干涸—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冻( ) 篇( ) 继( ) 秘( ) 状( )
栋( ) 偏( ) 断( ) 密( ) 壮( )
8、读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líng lì mà zhà
cí qì huā gū duǒ er
9、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了,那时我就决心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生活,其中也包括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是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住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了鼻子一酸,哽咽着问:“后来呢?”
“后来,走熟了,脚竟然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睛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你说在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就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听了夏老师的故事,希望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1】夏老师为什么搬走学校门口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
A. 人行横道 B. 盲道 C. 人生的道路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夏老师的故事,你一定深有感触吧!你打算做些什么呢?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非常漂亮。它红红的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额头上有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羽毛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它总是摇摇摆摆地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很可爱。它张开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咬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可有意思了。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水面上就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有时还会翻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大。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扁又宽
又( )又( ) 又( )又( )又( )又( )
例:圆溜溜
黑________ 亮________ 沉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请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__。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6】第一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的漂亮,然后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具体叙述。
11、阅读理解。
揠(y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高一点儿,于是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农夫很着急、在田边转来转去。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裸地往上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后,他 对家里人说:“真把我累坏了!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我帮咱家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呢!”
农夫的儿子听了.感到很奇怪.到田边一看,发现禾苗全都枯死了。
【1】短文中的农夫希望__________,就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揠苗助长: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
【3】“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儿都没有长高。”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天过去了,禾苗已经长高了不少。
B.禾苗在慢慢长高,但不容易看出来。农夫心情迫切,以为禾苗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C.很多天过去了,禾苗的确一点儿都没有长高。
【4】农夫回到家.会怎样对家里人说?请将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5】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会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大舞台(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间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
②“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煮书”是指________
③“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
【3】说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得心应手:________
13、阅读《颐和园的廊与画》,完成练习。
颐和园的廊与画
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长廊的建筑非常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造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了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个钉子,这是老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画。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
这些画是有来由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上了许多江南的美景。这以后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画中那丰富生动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有文学传说中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这就是颐和园的廊与画,你想去看看吗?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_____)
(2)山水风景或文学作品吸引人。 (_____)
【2】长廊的建筑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分别是___、___、___。其中介绍第二绝时,作者分别从____和___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
【4】颐和园的画的来由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14、回顾课文《肥皂泡》,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选文的作者是____,原名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选段中的排比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体现了泡泡的特点。 B.增加文章说服力。 C.写出了“我”的心情。
【3】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什么美丽的去处呢?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聆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图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课充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 高兴地说 这下 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 你的功劳真不小啊______
【1】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作者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 )→( )→眼珠→( )→( )→( )
【4】“小花鹿”的功劳是( )
【5】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不是的打“×”。
A.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
B.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
16、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枣核这么小,养活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衙役把县官的牙打了下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枣核被衙役们塞进钱褡里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能不帮他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一次我终于考满分了!”哥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那一只(小巧玲珑)的翠鸟飞过去,(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一条(______________)的小路,(______________)穿过那片密林。
18、按照要求改句子
(1)再把浆捞出来晒干,不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了
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______)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拉。(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9、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错误。
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两只大眼睛特别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非常喜欢它,每天放学回来都要给它味食。
20、我会修改病句。
1.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走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午后二时许,健步登上礼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看了《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段落修改。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的名单已经公布了,我们班的同学王丽陆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结果,她一点儿也不骄傲。同学们夸耀她,她总是说“自已做得还不够。”(标点1处,关联词语1处,词语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动物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好朋友。这次习作,让我们利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种小动物。
1.请以该种小动物为题。
2.语句通顺,借助自己平时搜集的资料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