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干燥(zào) 文雅(yǎ) 灼伤(zhuó)
B.大概(gài) 超过(chāo) 掀开(xīn)
C.比较(jiào) 腹部(fù) 吻合(wěn)
D.逆风(nì) 钳子(qián) 期末(mò)
2、匹诺曹为了去看戏卖了( )。
A. 一只笔 B. 识字课本 C. 自己的鼻子 D. 衬衫
3、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只有……才…… 不仅……而且……
如果……就…… 即使……也……
1.( )多读多写,写作能力( )能提高。
2.这件衣服( )合体,( )漂亮。3.( )明天下雨,我( )不去游泳。
4.( )你的成绩再好,( )不能骄傲。5.王老师( )病了,( )她仍然坚持来上课。
4、给画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燕子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
A. 掠夺(多指财物)。 B. 轻轻擦过或拂过。
C. 用棍子或鞭子打。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
A. 合上。 B. 靠近;到达。
C. 总合。 D.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
5、按要求写词语。
(1)照样子写词语:金灿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含有”风"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激励人们勤奋学习的四字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按要求写词语。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翻来覆去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字词。
一只梅花lù______跑到小chí táng______边,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它一边xīn shǎng______一边发出感tàn______:“我的身段多么yún chèn______啊!”
8、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共10分,每个字0.5分)
9、阅读加油站
他一片田、一株稻地去寻找可以用来杂交的稻穗,最后终于从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他用这些种子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水稻,并在大范围推广。在水稻生长期里,袁隆平爷爷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所以有人说他“比农民更像农民”。
1. 从“一片田、一株稻”可以看出袁隆平( )
①找稻穗的面积大②找得很仔细
③找得很容易 ④找的时间长
2. 用“”画出这段话的第一句话。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袁隆平。
3. 为什么人们说袁隆平“比农民更像农民”?
10、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
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它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徽墨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学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是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好像得到极珍费的宝物。________
②得到它非不容易。________
③喜爱得舍不得放下。________
【3】“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________;“一百多年”说明________。
【4】根据短文中的介绍,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徽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____)
②歙砚珍贵的原因是材料稀有,制作不易。(____)
③安徽泾县是宣笔和宣纸的故乡。(____)
11、课文精彩回放。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况且你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1.“不料把脸一沉”中“沉”的意思是( )
A.向下方(多指抽象事物)。B.分量重。C.(程度)深,很生气。
2.父亲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从文中找出答案,用“ ”标出。
3.父亲为什么认为克莱谛比“我”高尚呢?
。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把文中描写鹿的神态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这句话表现了鹿___________的心理。我会仿照这句话,写一个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鹿抱怨的是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鹿感叹的是_____这两段话运用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鹿对角和腿前后态度的转变。
【3】下列对选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难看的东西要批评,对于好看的东西要赞扬
B.对于事物,不仅要看美丽的外表,还要讲实用
C.不要因为事物的长处就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D.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13、课内阅读。
国庆期间,妈妈带我去长沙生态动物园看了一场精彩的大象表演。
大象果然是_____________的表演家。后面一只大象的鼻子牵着前面一只大象的尾巴,还边扇动着它们的耳朵。走进场内,大象_____________地向我们问好,有的大象还不时发出一点儿声音,好像在说:“欢迎大家来这儿看我们表演呀!”场内立刻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最有趣的是大象踢足球。只见一只大象用鼻子卷着一个足球走到训象师指定的位置,把球放下来,用它那只跟柱子差不多的粗腿轻轻一踢,球便进了球门。而这头大象第2次却有些赖皮。它用鼻子卷着球把球放在离球门不远的地方,用又粗又笨的脚轻轻一踢,把球踢进了门。这只既憨厚又聪明的大象,让观众们笑得前俯后仰。
大象的短跑比赛尤其激动人心。随着训象师的声音:“3、2、1,开始!”3只大象一齐跑了出去。我仔细一看,呀!大象是用3条腿跑的!我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鼓掌。大象可真厉害呀!用3条腿都跑得这么快!不到10秒钟,大象便跑完了全程。我们都为这3只可爱的大象鼓起掌了。
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训象师与大象一同表演的“吊挂金钩”。训象师抓住大象的象牙,两腿夹住象鼻子,倒挂起来。等大象张开嘴吧的时候,训象师把脑袋放进了大象的嘴里!我们不禁为这位勇敢的训象师捏了一把冷汗,要知道如果大象的嘴巴合起来,训象师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过了一会儿,训象师安然无恙地下来了。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表演结束了,观众们纷纷掏钱买香蕉、胡萝卜喂大象。大象们吃得津津有味,嘴里还好像在说:“谢谢,谢谢,谢谢大家。”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名不虚传 彬彬有礼 精彩纷呈
【2】文中的大象都表演了哪些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概括选文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大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大练兵。
老人回答说:“有哇,我的窍门就是反复练习。练习五六个月之后,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两个泥球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蝉就多半能成功;如果练习到放三个泥球,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如果练习到放五个泥球,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
孔子听了,若有所思。老人又接着比画说:“你看看我站在这里,就像一截木桩;我举起的拿着长杆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枝干。虽然天地很大,但是这会儿我的眼里只有蝉的翅膀。我心无旁骛不管外面的天地如何。要是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孔子感慨万千。他回过头来对弟子们说:“老人家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做事心无杂念,就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1】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
【2】用“_____”画出老人粘蝉技术高超原因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4】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观察描写颜色的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是两种颜色的融合;
(_______________)用拟物的方法让色彩形象,好像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色彩的光亮;
【2】试着用上面的方法,学写词语。
两种颜色的词语_________,拟物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 ”的句子是比喻句吗?如果不是比喻句,你能把这句话改写成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都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
第一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仿照第二段写一写。
云变化可真快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照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效果,填上恰当的拟声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他用力一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了。
3.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把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悠闲地玩耍。
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我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17、根据要求写句子。
1.水不停地流动。水能保持清洁。(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补充句子,具体写出人物说话时的样子。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是谁帮我们打扫了教室呢?”同学们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不敢___ 铁罐兄弟___陶罐谦虚地回答___
18、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________________
(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
(4)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
20、判断下列句子的病因并修改句子。
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语义重复
D.前后矛盾 E.用词不当 F.语序不当
1.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考古学家发现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
风貌。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说话算数的孩子。
句子病因:(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或让你高兴,或让你难过……请以“一件让人_____的事”为题把它写下来。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上“开心”“烦恼”“痛苦” ……
2.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这件事给你的感受,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