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漏》这篇课文中,“漏”指的是( )
A.屋顶漏雨 B.老虎 C.贼
2、下面的诗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
A. 《绝句》 B. 《滁州西涧》 C. 《游园不值》 D. 《静夜思》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A.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B.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C.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4、用一则成语来概括《蚊子和狮子》寓意,恰当的一个是( )
A.纸上谈兵 B.自鸣得意 C.夸夸其谈 D.骄兵必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紧——______ 仿佛——______ 美观——______
机灵——______ 准确——______ 担心——______
清爽——______ 消除——______ 希望——______
惊讶——______ 满意——______ 悠闲——______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春天,我在江边看到桃红柳绿,群鸭戏水的场景,禁不住吟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中使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7、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字母相应的大写字母
b—________ h—________ m—________ f—________
j—________ y—________ g—________ r—________
n—________ t—________ d—________ q—________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shè jì rónɡ huà mó xínɡ
yōu xián mó ɡu chèn shān xùn sù
9、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树木的芽高高地在空中过冬。林繁缕叶子在秋天就枯黄了,但它的芽在地面上的枯茎中活着呢,颜色还是绿绿的。触须菊、卷耳、石蚕草以及许多其他更矮小的草儿,也都是在地面上过冬的。它们在积雪下保全了芽,准备浑身碧绿地迎接春天。还有许多种草儿,把芽保藏在地底下过冬,鹅掌草、铃兰、舞鹤草、柳穿鱼等的芽,在根状茎上过冬;野大蒜、野葱等的芽,在地下鳞茎上过冬。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的芽,就在这些地方过冬。那些水生植物的芽,却埋在池底或湖底的淤泥里过冬。
【1】根据全段的内容,在横线上给这段话加一句总起句。
【2】这段话从 这两个方面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介绍芽儿过冬的。
A.树木和矮草 B.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C.草类植物和水生植物
10、阅读理解
伞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很远的镇上去上学,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次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就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妈妈沉思了一会儿 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伞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kuāng)里唯当”、“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织了一夜的布!我走到她跟前,看着她熬红的眼睛,眼泪夺眶(kuàng)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没事……”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笑着对我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鼻子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现在,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已参加工作的我却舍不得扔掉它,因为对我来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把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夺眶而出: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二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我”特别想要一把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这句话中“妈妈的难处”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我”________
【6】为什么说妈妈买的这把伞是世界上最好的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地。
秋海棠
我家门前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一到春天,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十分美丽。花丛中,有富丽堂皇的牡丹,有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的芍药、月季……而我最喜欢普普通通的秋海棠。
秋海棠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它的茎很壮,也很光滑。下面是深绿的,越往上颜色越浅。上面的茎很嫩,仿佛一碰就要断掉似的。秋天,秋海棠长出了许多小花苞,像一个个小仙桃,又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火把。秋海棠的花是鲜红的。每一朵都是由几十朵小花合成,小花又是由几片小花瓣组成,花蕊黄中带红,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美丽。它那碧绿的叶子像一个个小圆盘,挨挨挤挤,衬托着海棠花。
晚上,写完作业了,我就喜欢在花园旁散步,秋海棠那淡雅的花香在空气中飘荡着,使我的疲劳顿时消散了。
百花丛中,秋海棠并不惹人注意,但在百花凋零、万木落叶的时侯,它却怒放着美丽的花。枝叶仍然绿得那么好看。它不惧风霜、凌寒开放的品质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1】仔细读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_______的鲜花 ________的牡丹
_______的火把 ________的叶子
【2】我会填。
近义词:异常_______ 反义词:普通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作者通过描写秋海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普普通通的秋海棠不一样的美。
【4】仿写
秋海棠长出了许多小花苞,像一个个小仙桃,又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火把。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像______,又像_______。
【5】读完短文后,你喜欢秋海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已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提高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努力,这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写作。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还有一个圆木做的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于是,他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十九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
【1】司马光用圆木做枕头的原因是( )
A. 古人的一种生活习俗。 B. 圆木有助于睡眠。
C. 有利于自己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2】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
__________年时间,编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历史巨著。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老师教过的东西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 (_______)
②司马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_______)
【4】司马光堪称惜时的典范,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拿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假如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销,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________如果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并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答案。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 偷别人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 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5】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后的感想。
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仙人掌
今天春天,姥姥给了我一片仙人掌,当时它连跟都没有,扁扁的满身是刺。我想,它能活吗?
回到家里,我把仙人掌随便往花盆的土里一插,浇点水,就不管了。过了一个星期,我无意中发现它的顶端钻出了一个嫩芽,它居然活了。
天气渐渐热了,太阳火辣辣的,仙人掌在阳光炙烤下,就是几天不浇水,依然那样青翠。
秋天,我把一片蟹爪莲嫁接在仙人掌上。过了些日子,蟹爪莲活了,枝叶逐渐茂盛起来。冬天到了,蟹爪莲伫立在仙人掌上面,长势很旺。不久,蟹爪莲开花了,密密层层的绿叶,衬着紫色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但是,仙人掌由碧绿渐渐变黄,刺儿也渐渐少了。它把营养送给蟹爪莲,使蟹爪莲花繁叶茂。
我想,人们在欣赏美丽的蟹爪莲的时候,是不应该忘记仙人掌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这两个词表现了仙人掌的什么特点,再用这两个词造句。
①居然:
②依然: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仙人掌把营养送给蟹爪莲,( )它由碧绿渐渐变黄,刺儿也渐渐少了。
3、人们在欣赏蟹爪莲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仙人掌的( )。
4、本文赞美了
15、课外阅读:葫芦池
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 )句,是围绕第( )句按( )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根据短文内容搭配词语。
( )的景色 ( )的柳条 ( )的桃花
( )的色彩 ( )的波浪 ( )的荷花
16、《童年的水墨画》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的三个画面。结合课文想一想你的童年还有哪些画面,动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综合实践。
在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一些公益用语。在厕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吧!公益用语不仅语句简短,而且意思明确,可谓言简意赅!你能根据下面的环境设计相应的公益用语吗?
阅览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站入口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完成练习。
1.这是一首题画诗,画是北宋名僧_________画的,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_________写的;画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绘了看得见的景物有竹子_________、_________、鸭子、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首诗哪一句描写了诗人想象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共五处)
我家有两条小金鱼美丽的。它们,都有两只宝石般的眼睛,亮闪闪的。嘴巴张开时,就像一条圆圆的“零”。最美丽、漂亮的要数金鱼的尾巴,长长的尾巴像透明的纱裙,不停地摇摆左右。
20、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瑞恩的募捐活动还在陆续。
21、习作。
你周围的同学平日在生活和学习上是不是有些不良习惯?请你针对其中的一种不良习惯编一个童话故事,帮它改掉这个坏毛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