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我”,而“我”毫没有剃头的经验,将小沙的头发随意乱剪一气,结果闯了祸,说明“我”完全是自吹自擂。
B. 以“剃头大师”做题目,带有自嘲的意味,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C. “我”自认为有剃头的天分,比那老师傅还要熟练,艺高胆大,因此自封为“剃头大师”
2、这次习作要求我们( )
A.看图写一段话。 B.写一篇读后感。 C.写一封书信。
3、“嫫”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
A.妈 B.摸 C.蟆 D.姆
4、“憋气时间长是三胖的绝招。”句中“绝”的意思是( )
A.水平达到极点
B.特别;最
C.穷尽;完全没有
5、辨字组词。
夸( )务( )莫( )衬( )喂( )
跨( )条( )漠( )初( )偎( )
6、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将( )将( ) ( )天( )地 ( )( )大雨
( )( )无涯 ( )( )有路 沧海( )( )
九牛( )( ) 孜孜( )( ) 豁然( )( )
(1)用“____”画出表示少的词语。
(2)仿照“( )天( )地”写两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走(______)闯(______) 翻(______)越(______)
人(______)人(______) 密密(______)(______)
各(______)各(______) 晕(______)转(______)
(1)(图中)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彩旗飘飘,__________,好不热闹。
(2)这个人__________,终于来到了小山村,此刻的他已饿得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lú yá guǎng fàn pīn còu jù lǒng
ǒu ěr hén jì zī shì fǎng fú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按照段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马良用心学画。
第二段( ):马良得到了神笔,并为穷人画画。
第三段( ):马良用神笔画画惩罚大官。
⑵马良为大官画了哪些画,目的是什么?
⑶如果你也有神笔,你想画什么,说说原因。
10、课内阅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①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
②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这上面了。
③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④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⑤《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
【1】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B.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C.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D.别看画上的人少,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2】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很传神,体现在(____)和(____)。
A.画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
B.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C.画上的人虽小,但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D.这幅画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3】桥北头的情景最有意思,请给下面的语句排序,把序号写在( )里。
(____)马右边的小毛驴被吓得又踢又跳。
(____)人太多,骑马的人差点撞上对面的轿子。
(____)一个骑马的人,正往桥下走。
(____)桥边看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____)骑马人拽住了马笼头,才没撞上去。
【4】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新鲜有趣?圈画出来,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②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燕子( )时的样子。
A.飞行
B.停歇
【2】第2自然段中,“横掠”一词能换成“飞”字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因为“横掠”也是“飞”的意思
B.不能。因为“横掠”更好地表现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快,飞行的动作灵敏
【3】选文中,燕子有哪些特点?在括号内打“√”,再用“ ”画出文中表现燕子特点的词语。
①身体轻盈( ) ②动作敏捷( ) ③喜欢唱歌(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快卧倒(dǎo dào)……”没等指导员喊完,轰隆一声,炸(zhá zhà)弹就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只觉(jiáo jué)得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头部受伤了。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只是被鲜血染红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仿写词语。
一动不动(一~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快卧倒……”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B. 表语言断断续续
C. 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4】用“______”画出张指导员护书的句子,说一说从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找出上文中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写词语:
悄悄地: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蹦来跳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小鹿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
14、阅读
机智的萧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正当萧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着他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一定会为这个人的有意挑衅而发怒。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萧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1】上演《机器与人》时,场内鸦雀无声的原因是( )
A.《机器与人》是第一次上演
B.萧伯纳巧妙地回答了挑衅者的话
C.有个人劝他停演
D.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
【2】联系上下文,对文中“挑衅”一词的正确理解是( )
A.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B.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
C.借机闹事,企图引起冲突
D.挑起重担
【3】文中对萧伯纳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才华横溢
B.十分机智
C.幽默
D.自以为是
【4】有个人说萧伯纳的剧本糟透了,原因是:( )
A.剧本确实不好
B.他故意挑衅
C.他很不喜欢这个剧本
D.他想借机表现自己
【5】仔细阅读全文,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这句话总领全文
B.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C.最后萧伯纳的一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D.“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说明他待人礼貌
15、课内阅读。
你看天空的珍藏——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1】选段是从_____这个角度来讲述世界的奇妙之处,主要是从______和_____这两个方面来描绘的。
【2】读完画线句子,我觉得云彩像____、像_____、像____、像______。
【3】从字里行间,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您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 人家会笑话您的。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将提示语移到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①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你把作业本发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读背背。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课内阅读吧。
(1)通过读《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风和太阳》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一池荷看作一大幅画,这说明荷花________;说这幅画是“活的”,这是因为________。这里的“画家”是指________,说“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对________的由衷赞叹。
19、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从南方。
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写作。
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试着把你观察到的和感受到写清楚。用词准确,句子要流畅,用上积累的优美词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尽量写生动。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