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句诗不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时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实事求是。
B.他怀着侥幸心理打算滥竽充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
C.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杞人忧天,自欺欺人。
D.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邯郸学步。
3、( )变成了魔法师。
A. 黑猫 B. 白鼠 C. 林鼠。
4、下列对“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一句中“大致”一 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致”表明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作者不能利用它们判断时间。
B.“大致”表明作者利用植物开花,能很精准地判断现在的时间。
C.“大致”表明花钟的时间并不像钟表那么准确,所以不能非常精准地知道时间。
D.“大致”表明这是作者的猜测,为了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5、填空题。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____________。
3.潜艇的主人是_____________。
4.“鱼叉手之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
5.尼摩船长用_______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6.阿龙纳斯的仆人叫____________。
7.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是_________把那条鲨鱼杀死了。
8.尼摩船长在海底用____________做的笔写字。
9.国际通用的海难求救信号是________。
10.鲸鱼用______进行呼吸。
6、课文回顾。
(1)根据意思写出《守株待兔》一文中相对应的古文。
译文: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去。
古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第四单元学习到的新技能。我能运用这一方法,试着概括出《花钟》一课各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植物学家根据花的不同开放时间,修建了一座“花钟”。
(3)《鹿角和鹿腿》一文,是根据《______________》中相关内容改编的,文章最后鹿明白了一个道理:“两只美丽的_____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______却让我狮口逃生!”通过学习故事,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8、看拼音写词语。
bié zhì jī linɡ huí tóu āi ya
shī zi jī huì tàn qì chuán shuō
9、阅读片段,完成要求。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 )的小燕子。
(选自《燕子》)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照样子,再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读这段话,发现句子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⑴聪聪想发明万能胶水,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
⑵为什么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实现吗?为什么?你能给他提些建议吗?
11、课内阅读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那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天黑了,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借着灯光,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纸币像开了花儿似的在他手心里展开。
【1】“恍恍惚惚”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部分的句子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文阅读
(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hào)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如,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中的“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二)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四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清明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名叫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被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mì)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安抚汨罗江中的蛟龙。虽然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有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在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糯(nuò)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多种含有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下列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是( )
A.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端午节是农历的( )
A.八月十五 B.九月初九 C.五月初五 D.三月初三
【3】下列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是( )
A.赛龙舟 B.观月祭拜 C.包粽子 D.挂艾草
【4】下列与中秋节没有关系的传说是( )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屈原投江
【5】下列对文段(一)和文段(二)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是( )
A.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龙舟竞赛、吃粽子、挂艾草等。
B.主要介绍了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
C.主要介绍了中秋节和端午节的来源及相关习俗。
D.主要介绍了有关中秋节与端午节的传说。
【6】想象人们过端午节或中秋节时的情景,写一写你们家过节日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文段
火烧云(节选)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 dān tóng)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口梨黄口茄子紫口这些颜色天空都有口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口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口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mó mú)糊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2】在文段的“口”中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作者用“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来描绘火烧云的颜色,是为了说明火烧云 _________的特点。除了文中出现的颜色,天空中还会出现哪些颜色的火烧云?请你仿照 “金灿灿”或“葡萄灰”这样的形式,试着写两个: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丁丁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就跟妈妈说:“以后不用你和爸爸送我上学了,我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去上学。”
妈妈说:“那我考考你,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
说着,妈妈找出一组交通标识图给丁丁看。
丁丁看了看,一一说了出来。
妈妈说:“你真棒!明天你自己上学吧,一定要按照交通标志的指示过马路哟!”
【1】图1的意思是_______,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不但要走________,还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2】一个圆上加一条斜线,是表示“禁止”的意思。如图2表示禁止_______,图3表示禁止______。
【3】小时候过马路,每次遇到图4这个标志,我就拉起妈妈的手说:“快点,这个地方要拉手才能通过。”妈妈听了,总会笑笑,并不作声。难道这个标志不是告诉人们这个地方不好走,大人必须要牵着小孩的手才可以通过吗?后来我知道了,这个标志的意思是( )。
A.骑自行车通过
B.步行通过
C.只准二人通过
【4】你在马路上还看到过哪些交通标志?选一个画在下面,并说明其表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一词可以改成“ 创造”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四字词语把蔡伦造纸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捣烂成浆→______________
【4】2010年8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月球背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这足见蔡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那么请你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来赞美蔡伦吧! 要求使用比喻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你想去哪儿春游呢?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们去哪儿春游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讨论。说说你选择的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并写一写。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四处错误)
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公园玩。一进公园,弟弟机灵地就跑向娱乐区。我最喜欢爱好玩沙子,就着工具筑沙堡。妈妈坐在摇椅上摇着,戴着耳机轻轻地听音乐。
20、下面这段话不通顺,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修改后抄写下来。
小华养了鹦鹉一只,它有着眼睛大大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它非常的聪明,因为它会学小华说话,所以小华很喜欢它。有一次小华在看书,突然鹦鹉唱起了小华最喜欢的那首歌。它的声线悦耳特别的。这让小华喜爱更它了。
21、习作。(30分)
同学们,你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这次习作,请你把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介绍家乡的景物;可以作自我介绍,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如《这就是我》,还可以写一写你会做些什么?如:我学会画画,我学会游泳等等,请任选一个题材写下来吧!题目自已定。
邮箱: 联系方式: